华东战场解放军大踏步后退,毛主席急电:战役指挥交给粟裕责任

如果要让吃了败仗的部队从阴影中走出来,真正恢复精、气、神,最佳办法莫过于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翻身仗。1946年8月,山东野战军头号主力第8师,在泗县攻坚战中失利。陈毅所指挥的山东野战军和粟裕所指挥的华中野战军因此认识到,要改变局势,两支野战军必须会师。但是对于会师后如何作战,陈毅和粟裕有很大的分歧。陈毅认为重心应该放在鲁南,粟裕认为重心应该放在苏中。

10月4日,陈毅给山野8师写了著名的检讨信,承认自己在泗县战斗中的指挥失误,但陈毅同时对未来的战局很有信心。因此,在10月8日,陈毅突然提出山东野战军负责鲁南,华中野战军负责苏中,还是分兵作战。对于陈毅的意见,不光华中野战军表示反对,山东军区的张云逸也提出这样不妥:“如山野北上入鲁,则华野亦恐难连续战斗,且山野入鲁后如敌即乘此进占沭阳与陇海线,将对整个华东战局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粟裕为避免分歧,主动北上向山野靠拢,保持两军会师态势,要求山野华野统一指挥、集中行动。同时,粟裕提出,歼敌区域放在淮北为宜。

然而陈毅坚持不妥协,一定要先回鲁南。10月13日陈毅致电军委,称“目前行动以迅速出击鲁南为宜”,“在鲁南,战场好,供应便利,易求运动战,可避开桂系。山野、华野同去,胜利有把握”。为说明在鲁南打仗比淮北好,又强调“在淮北,敌有准备,工事坚固,敌火下渡河困难,战场不好”。军委和毛主席向来主张集中兵力,歼灭敌人,在反复进行沟通后,回电陈毅对其分散兵力的做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因此陈毅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在10月15日报告军委和毛主席,决心在淮海打一仗。同日,毛主席回电:“决定在淮海打仗,甚慰”,“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这一安排的实质是明确了陈毅在华中的地位,为今后华中和山东的统一领导打下基础。同时突出的是粟裕,因为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已经为毛主席所认可,所以被授予了更大的指挥权。

在泗县失利的山东野战军第8师在粟裕指挥下的首仗,就是华东战场上有着里程碑式意义的宿北战役。

这是华东我军从分散走到集中的首仗。这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会合后,在粟裕首次行使统一的战场指挥权下打的第一场战役。这是我军在接连放弃苏中、淮阴、淮安,大踏步后退时,突然对敌实施的一次战役反击。

本来,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的如意算盘是:四路同时发起进攻,以北面一路进逼鲁南,牵制山东野战军。南面三路压迫华中野战军北撤山东,一举结束苏北战事。但出乎国民党军意料的是,陈毅不受北面敌军的牵制,亲率山野主力1纵、2纵、7师、8师南下,集中数倍于敌兵力,歼敌一路。

宿北战役中,8师和1纵为右翼突击兵团,计划于12月15日拂晓前隐蔽集结在新店以北地域。8师的任务是向盘踞嶂山镇、峰山、晓店的敌预备第3旅发起攻击。歼灭该敌后再阻击敌整编11师可能对整编69师的增援。

预备第3旅原属整编57师建制,后划归戴之奇的整编69师指挥。该旅辖第7、第9团和旅属山炮营,约6000人。1946年12月14日,预3旅从晓店、峰山到嶂山镇,从南到北排成了一字长蛇阵。旅部率第7团及山炮营位于南面的晓店,第9团位于北面的嶂山镇。二者之间的制高点峰山,由第9团1个加强营附2门山炮守备。该旅的任务是掩护整编69师和整编11师向沐阳进攻,保障其侧后安全。如果8师能顺利歼灭预3旅,整编69师就陷入我军重围之中了。换句话说,迅速打掉预3旅,是战役取胜的关键所在。

华东战场解放军大踏步后退,毛主席急电:战役指挥交给粟裕责任

鉴于敌我兵力相差并不算大,8师师长何以祥、师政委丁秋生汲取泗县战斗的教训,决心集中6倍于敌的兵力,先攻取峰山,占领战场制高点,拦腰斩断预3旅战斗队形,接下来转移兵力,攻歼嶂山镇之敌,最后全力围攻晓店。

8师的具体部署是:23团1营从峰山西南实施主攻,3营全力夺取峰山以西仇庄,保障1营侧翼安全,2营位于峰山以南公路两侧,阻击可能由晓店北援和峰山南逃之敌。24团1、2营负责夺取峰山北面小庄后,转攻峰山。该团3营在嶂山镇以南地区,负责截断嶂山镇与峰山的联系,阻击嶂山镇可能南援之敌。同时准备在我军攻占峰山后,担任峰山守备任务。22团和师特务营位于新店附近,为师第二梯队。师指挥所设在夏营南侧小营。

高约百米的峰山,位于嶂山镇和晓店之间,扼守宿(迁)新(安)公路。抗战期间,日军曾在这里修筑了完备的防御体系。预3旅进占此地后,又绕山脚加筑了许多梅花型子母堡。在山顶围寨外挖了条宽6米、深3米的壕沟,沟内沿筑有暗堡,沟外设置了铁丝网与鹿砦各1道。在铁丝网和鹿砦间加筑了一道土墙。土墙上设置了诸多射击掩体,形成了绵密的交叉火力网。1门山炮安放在山北坡一个围寨内,另1门山炮安放在顶峰上。守敌为修这些工事,不仅砍光了周边的树木,还从老百姓家中抢走数万斤柴草,在夜间点起一堆堆营火。

华东战场解放军大踏步后退,毛主席急电:战役指挥交给粟裕责任

12月15日下午,8师23团、24团由新店子以北分路向峰山开进。预3旅发现我军直插嶂山镇侧背,剑指峰山,遂急忙从晓店派兵增援峰山。23团2营在峰山东南一个小村庄与援敌反复拉锯4、5次。黄昏时分,出援之敌被迫退回晓店固守。

15日21时,8师突击部队在火力掩护下,向峰山发起进攻。23团3营首先攻占峰山西面的仇庄,歼敌1个排。22时许,23团1营接近山脚,消灭了位于峰山西南坡一个支撑点里的2个排敌军。24团也肃清了山脚下的敌据点。

不过,接下来,8师突击部队向峰山山顶发起的三次攻击均受挫。主要原因是山顶围寨前的那道壕沟又宽又深,出乎我军意料。突击队在壕前停留聚集,遭到敌沟内沿暗堡火力杀伤。此时虽未天亮,但是晓店之敌不但以炮火向我军射击,并又有出援迹象。何以祥命令23团集中1营所有力量,重新选择突击路线,不惜一切代价于拂晓前夺占峰山制高点。同时令24团1、2营也加紧向山顶突击。

24团3连首次突击峰山北麓敌军1个重要支撑点失利后,该团1连连长郭继胜率突击队迂回到敌支撑点侧后西南角一条小沟里,用5挺机枪压制住敌火力,然后组织连续爆破,炸开鹿砦和寨墙,不到5分钟就解决了一个围子。接下来,他令俘虏向另两个围子喊话劝降,自己率突击队从右翼悄悄迂回过去,猛然投出一排手榴弹,乘敌被炸得七荤八素之际迅速突入两个围子。前后仅十余分钟,就以1个连的兵力全歼守敌1个连,夺占了这个重要支撑点。

华东战场解放军大踏步后退,毛主席急电:战役指挥交给粟裕责任

23团1营副教导员张明将全营仅剩的40余名突击队员重新编组成4个班,由3连长轩广盛带1个班从正面原路突击,吸引守敌火力。自己率其余3个班,绕到山顶东南敌侧后发起第四次突击。他们用手雷将鹿砦炸开2米宽的口子,跳进1人多深的壕沟,搭人梯爬上沟崖,继续向敌第2道壕沟发起冲击。

此时正面进攻的那个班因敌火力封锁太严而未能越过壕沟,于是也转到东南侧主攻方向来,与其余3个班合力突击。守敌发现我军改变了主攻方向,迅速向这个方向转移火力。跳入第2道壕沟的排长汤继雨中弹牺牲,战士高风海立即跳下壕沟高喊:“我代理排长指挥,跟我来。”这时,敌人密集的火力倾泻而来,又有许多战士倒下了。紧要关头,张明喊着:“同志们跟我冲。”他领着高风海、马云才等3名战士,冒着弹雨爬上沟崖,后面的战士奋勇跟进,一举突入山顶的围寨,与守敌展开白刃格斗。敌人被这股“有我无敌”的气势压垮了。与此同时,24团也从西北侧突上山顶。两支兄弟部队横扫敌顽,全歼守敌1个加强营,毙、伤、俘敌团长以下700余人,缴获山炮2门,轻重机枪24挺。

夺取峰山的战斗于12月16日5时45分结束。这个战场制高点的失守,甚至惊动了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吴奇伟和敌前线指挥官,整编11师师长胡琏。胡琏急令整编第60旅旅长黄保德火速西援,令预3旅旅长魏仁鉴倾全力夺回峰山。

华东战场解放军大踏步后退,毛主席急电:战役指挥交给粟裕责任

此时,8师已经迅速转入了防御部署:24团3营及23团2营一部扼守峰山山顶。24团3营9连守山顶南端,10连守北山,11连、12连配置于峰山西北角小围寨,为营预备队。16日天亮后,成群的敌机从徐州起飞,对峰山实施轰炸扫射。位于六塘河南岸的整编11师的榴弹炮群,以及位于晓店的预3旅炮兵营,都向峰山疯狂倾演炮弹。火力准备持续了长达3个小时,敌整编60旅及预3旅第7团于10时许从峰山东、南两个方向发起反击,拼命争夺峰山。

8师守备部队在“攻得上守得住,保证战役全胜”口号鼓舞下,顽强抗击。在战斗中,伤亡大的部队均能迅速整顿组织,23团政委王六生、政治处主任郎玉民、参谋长景健忠均到各营直接指挥战斗,各级政工干部在战火中深入前沿,鼓舞大家的斗志。

打退敌首轮进攻后,何以祥立即令22团参谋长率该团3营增援峰山,并统一指挥峰山守备。3营9连上了峰山,其余3个连在山下集结待机。14时许,2个营左右的国民党军对峰山发起了第二轮进攻。8师山炮连待敌爬上半山腰时,突然开炮,集火射击,炸得敌军满山乱滚。守山部队也趁机大量投掷手榴弹,粉碎了敌第二次进攻。

16时许,国民党军孤注一掷,倾尽全力发起了当天最后一轮进攻。扼守峰山的勇士们弹药将尽,就利用敌冲锋的间隙,跃出战壕,在敌军尸体上搜集弹药。当进攻之敌不顾惨重伤记,逐渐逼近山顶时,在山脚待机的22团3营的3个连,从峰山东北迂回到敌军侧翼,突然发起反击,打得进攻之敌全线溃退。

华东战场解放军大踏步后退,毛主席急电:战役指挥交给粟裕责任

20时许,8师22团主力和师特务营向嶂山镇之敌发起攻击。守敌察觉到我军行动后,慌忙从东面绕过峰山逃向晓店。24团在追击中歼敌一部。当晚,8师部队完成了对晓店守敌的包围。与此同时,1纵第1、第3旅也自峰山附近再次楔入敌纵深,攻占老虎洞、高庄、蔡庄,并包围罗庄,切断了预3旅与整编69师主力的联系。

晓店位于峰山南面,该村南北长约300米。村中有公路通过,村四周有围寨。村南有座三台山,比峰山略低。守敌在围寨里修长了地堡和单人掩体,寨外有壕沟、鹿砦和铁丝网。预3旅7团1营防守晓店东面和东南角。2营守北门两侧,3营守西面及西南角。旅部山炮营(7门山炮、4门战防炮)位于西北角。9团残部约2个营为该旅预备队。

8师决心以24团从峰山以东插入晓店东南,控制三台山,阻止晓店守敌南逃,并同友邻1纵部队并肩阻击敌整编11师北援。23团从晓店东、北两面实施助攻。22团和师特务营从晓店西南实施主攻。师指挥所推进到晓店西北的何庄,何以祥打算对该敌发起总攻。

担任主攻的22团团长毕庆堂决定以1营从晓店西南角突击,2营从西北角进攻,3营和师特务营为团第二梯队,并集中了2门步兵炮、4门迫击炮、9具掷弹筒、4挺重机枪、10挺轻机枪编成火力队,掩护部队突击。

17日晨,陈毅专程给8师打来电话,要求当晚解决晓店之敌,尔后全师向三台山发展,断敌退路。天亮以后,24团发现一小股敌勤杂人员出晓店南去,误以为敌军突围,即令4连出击。这一小股敌人立刻缩了回去,4连3排勇猛追击,越过鹿砦、铁丝网,抢占了晓店西南外围集团工事中的几个地堡,打退敌三次反击。但终因伤亡过大,我后续部队未及跟上,最后主动撤回原阵地。

17日白天,晓店守敌拼命加修工事,而8师22团的各级干部也都抵近前沿侦察,选择突击路线。师炮兵连将在峰山、嶂山镇缴获的火炮和弹药悉数拉上阵地,从上午开始对敌实施扰乱射击,下午18时起对敌重要目标实施集中射击。从上午8时至下午15时,胡琏的整编11师出动援军,对守卫台台山和蔡林、高家洼一线阵地的1纵3旅7团发起了三次大规模进攻,但均被击退。

华东战场解放军大踏步后退,毛主席急电:战役指挥交给粟裕责任

20时许,8师炮火向敌纵深延伸。22团、23团开始对敌军阵地实施连续爆破。22团1营战斗英雄林茂成率领的1连,从晓店西南角发起突击后,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的水壕。敌军扔来的手榴弹不断在壕沿边上爆炸,但战士们不为所动,翻上壕沿,炸毁敌地堡、土墙,爬上近3米高的围寨,仅用时5分钟就突破成功,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通路。

从晓店西北发起进攻的22团2营,其先头5连连续三次爆破成功,清除了前进路上的鹿砦、地堡,突击排架着梯子勇猛突破围寨后,连续打退敌两次反冲击,巩固了突破口。6连迅速跟进,从5连左侧向前发展进攻,全营仅用25分钟就全部突入敌纵深。22团适时将第二梯队3营和师特务营投入纵深战斗。激烈的巷战一直持续到24时。少数残敌企图向南突围,被24团歼灭。

至此,预3旅被全歼。8师以伤亡千人的代价,毙伤俘敌预3旅旅长魏仁鉴以下60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26门,以及大量枪支、弹药及其他军用物资。19日上午,戴之奇的整编69师师部及所属3个旅,共2.1万人全部被歼,宿北战役以我军的大获全胜而落幕。

就在19日上午,8师营以上指挥员及攻守峰山的排以上干部,按该师传统悉数集中到峰山进行现场总结、评议,探讨得失,汲取新的经验教训。

此役,峰山既是预3师防御部署的强点(地处要害,可凭险据守),又是弱点(守备兵力不多)。8师集中力量,首先从这里开刀,虽付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一举割裂了预3旅的防御布势,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为之后各个歼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突破战术方面,8师已从强调火力、爆破、突击“三结合”,发展到火力、爆破、架梯(架桥)、突击和预备队这“五结合”。这就解决了国民党军防御时偏好挖壕、筑墙,以及善于在组织纵深战斗时实施反扑的问题。这个战术转变,是部队全面总结泗县战斗失利后提出的,经此一役证明是行之有效。

华东战场解放军大踏步后退,毛主席急电:战役指挥交给粟裕责任

在歼灭预3旅过程中,8师对奇袭和强袭两种战法都有运用。攻击峰山时,守敌以为8师还在鲁南,因此采用奇袭战法,秘密运动接敌,突然发起攻击,尔后再视情况转入强攻,这是正确的。但当进攻部队实施第一次冲击失利后,战斗的突然性已不复存在,23团1营就应及时转变战法。因为战术转换没能及时完成,该营蒙受了较大伤亡,延长了歼敌时间。后来该营根据师部指示,在发起第四次冲击前,重新编组突击班、火力掩护组、爆破组,用火力直接掩护爆破和突击,并重新选择了敌人薄弱的侧翼实施突击,结果一举成功。这充分说明,在奇袭不成时,指挥员切忌急躁盲动,而应及时由奇袭转入强攻。

此外,8师在战前休整练兵期间,有意识地让各团在全面提高战术水平的同时,各有侧重地培养特长。22团以村落攻击见长,23团擅长山地攻坚,24团的山地平原阻击练得最多。每个团都重点培养1个尖刀营,每个营都有尖刀连,每个连都有尖刀排。各个层级的骨干部队都用在最关键方向,在最关键的时机投入战斗,往往能决定战斗进程。此次宿北战役期间,8师组织突击队时,并不像以前那样临时编组,而是指定尖刀部队成建制担当。这么做的好处是突击队成员间彼此熟悉,协同动作好。

全国解放以后,8师歼灭预3旅这一仗,被南京军事学院编入《战例教材》,供后世学习和借鉴。这是该师全体指战员无上的荣光。

本文作者:忘情,“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