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席捲全球,各國央行如何應對?

疫情席捲全球,各國央行如何應對?


各國央行接連降息

北京時間3月3日11時30分,澳大利亞央行宣佈,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降至0.5%這一歷史新低水平。

澳大利亞央行行長菲利普•洛在聲明中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低於此前預期,下調基準利率將有助於推動經濟增長。

隨後,馬來西亞央行宣佈降息25個基點,至2.50%。

3月3日,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該機構正在密切關注冠狀病毒的爆發,並準備好在必要時採取合適的行動。

另外,日本央行表示將入市5000億日元,目前日本基準利率為﹣0.1%。

緊接著,3月3日晚,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聯邦儲備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降至1%-1.25%。

美聯儲稱,美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給經濟活動帶來了不斷演變的風險。鑑於這些風險,為了支持實現其最大限度的就業和價格穩定目標,決定降息。美聯儲正在密切監測事態發展及其對經濟前景的影響,並將利用其工具,酌情采取行動支持經濟。

這是美聯儲2020年首次降息。對於此次降息,市場已經有所預期,但其宣佈降息的消息是處於美股交易時間,這一點並不尋常。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降息是為了幫助美國經濟保持強勁。美聯儲認為經濟前景面臨風險,因此選擇採取行動。

疫情席捲全球,各國央行如何應對?


美聯儲降息將帶來哪些影響?

由於降息可以給市場提供更充足的流動性,一般被認為是股市的利好消息。

受到大幅降息的消息影響,當天一路下跌的美股立刻直線上揚,但是持續時間不長,走勢震盪。

在上個星期,美股經歷了自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一週。因為擔心不斷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放緩,三大股指均下跌超過10%,不過,本週一美股大幅回漲。

鮑威爾稱,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擾亂了許多國家的經濟,對經濟影響仍然不確定。降息可以避免金融環境收緊,提升家庭和企業信心。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日大幅下調2020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從2.9%調至2.4%。該組織警告,2020年上半年世界經濟增長將急劇放緩。

財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認為,美聯儲降息有助於提振市場對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經濟增長的信心,加上最近全球其他央行也採取降息措施,整體上有助於全球市場信心的恢復,有利於資產價格的穩定和金融風險的平抑,當然也對國內A股構成利好。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美聯儲降息後,美股有望短期反彈,但是創新高就比較困難了,美股見頂的風險依然很大。

疫情席捲全球,各國央行如何應對?


中國如何應對?

在美聯儲3月3日降息後的首個公開市場操作日,鑑於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合理充裕水平,中國人民銀行按兵不動,3月4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

方正證券稱,美聯儲降息將給中國人民銀行更大的貨幣政策可騰挪的空間。預計全球各經濟體將再掀起新一輪降息潮,甚至不排除美國再推出量化寬鬆政策。

伍超明分析,中國人民銀行短期內跟隨降息的概率低。因為前期中國人民銀行針對疫情影響,在流動性供給和利率水平降低等方面出臺了不少政策措施,當前要做的是讓政策落實到位,並觀察政策效果如何,等3月份數據出來後評估能否完成年內的統籌目標,再決定是否降息,所以3月份降息可能性較低,除非有特殊情況。

此前,在春節假期後,為應對疫情衝擊,中國人民銀行就已先後下調了7天期、14天期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和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最新一期的1年期和5年期LPR同樣走低。

對於中國未來是否會降準降息的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日前回應稱,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的,對旅遊、餐飲等行業有一定衝擊,疫情可能會對一季度經濟活動造成擾動,但疫情緩解後中國經濟將迅速企穩,並出現補償性恢復。中國貨幣政策調控空間十分充足,中國人民銀行正在認真分析和評估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進行政策儲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