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簡單認識中醫“治未病”

中醫“治未病”理念源遠流長,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獨具影響的理論之一。治未病採取預防和治療手段,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是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內容,也是中醫預防保健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準則。我國醫療體系的一大特點是除了現代醫學外,尚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中國傳統醫學體系,二者相互結合,取長補短,在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準上顯示出獨特優勢。


中醫歷來重視疾病的預防。《黃帝內經》首先提出“治未病”的概念。《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生動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義。要想成為一名高明的醫生,要善於預防疾病,防患於未然。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簡單認識中醫“治未病”

《靈樞●逆順》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唐代醫家孫思邈提出了“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將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三個層次。


“治未病”理論主張人們的陰陽平衡通過飲食、運動、精神調攝等來維繫,以達到維護“精神內守,真氣從之”的健康狀態,以及“正氣內存,邪不可幹”的疾病預防目的。同時還強調了對人的體質狀態進行辨識,做出診斷,進行調理,以求恢復其正常生理狀態。


治未病包含三個含義:

一是防病於未然,強調攝生,預防疾病的發生;二是既病之後防其傳變,強調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及時控制疾病的發展演變;三是防止疾病的復發及治癒後遺症。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簡單認識中醫“治未病”

如果不懂預防,醫生見肝之病專治肝而肝邪入脾,則脾又病,正所謂“故病未已,新病復起”者也。


接下來,筆者向大家介紹“治未病”的主要內容供大家參考

“治未病”的主要內容:


(一)調攝精神

中醫強調“形神合一”,重視精神因素在疾病發生、發展、傳變、預後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即指思想上安定清淨,使真氣和順,精神內守,無從得病。所以,調攝精神,可以增強正氣抗邪能力,預防疾病。


(二)加強鍛鍊

恰當的鍛鍊對於抵禦病邪的入侵具有重要意義。華佗創造的“五禽戲”,後世發展的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多種健身方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預防疾病的發生,而且還對多種慢性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當然,中醫強調運動,但又反對劇烈運動,正如孫思邈所說“養生之道,常於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簡單認識中醫“治未病”

治未病是採取預防或治療手段,防止疾病發生、發展的方法。


(三)生活起居應有規律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指出要保持身體健康,精神充沛,益壽延年,就應該懂得自然變化規律,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對飲食起居,勞逸等有適當的節制和安排。


(四)順應四時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苟疾不起,是謂得道”,充分體現了天地人相應的整體觀念。強調個體必須適應自然氣候變化,才能夠避免疾病發生。


(五)藥物預防

中醫藥調治亞健康的優勢在於根據個體的不同情況辨證施治,綜合調理。調治上關鍵在於理氣健脾、疏肝解鬱,以及養心安神、健脾和胃、滋陰補腎等為主。


(六)針灸推拿

運用針刺、艾灸、推拿手法作用於相應的穴位和皮膚、肌肉等處,以調整陰陽,疏通經絡,運行氣血,從而調整臟腑功能,溝通內外上下,使人體恢復陰平陽秘,臟腑功能活動協調的狀態。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簡單認識中醫“治未病”

中醫認為,健康的本質是“和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