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治癒手段——「治未病」


疾病是一種失衡狀態

健康是平衡。平衡包括心和身的平衡。衡量健康的尺度是調衡的能力。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疾病就是失衡。失衡的隱性狀態叫“未病”;失衡的顯性狀態叫“已病”。由健康發展到疾病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同時也是“未病”由萌芽到凸現的經過。病理變化的信息量必須經過一個“蓄積”過程,當病變信息量較少時,人體一般從外觀上難以看出明顯的變化,隨著信息量逐漸增多,可以表現出輕微的症狀,雖有不適,但對人影響不大,直至病變嚴重才引起明顯的全身或局部的典型症狀,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發病”。

糖尿病前期治癒手段——“治未病”

未病不是完全無病

“未病”是不具有診斷某種疾病的特徵性症狀的前病狀態。“治未病”理論是中醫學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謂:“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靈樞•逆順》亦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在疾病未生之時進行保健治療,此實開中醫預防思想之先河。未病特徵性症狀主要是指患者的主觀感受,在醫患交流過程中患者給與醫生的關鍵信息,如糖尿病患者的“三多一少”,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胸悶胸痛,肺結核患者的午後潮熱、咯血等等。“有諸內,必形於外”,雖然未出現明顯症狀,但總會在神志得失、面色榮枯、形體胖瘦、舌質老嫩、舌苔厚薄、脈象虛實等方面露出端倪。只要細心觀察,充分發揮傳統中醫望神、察色、觀體質、辨舌、按脈的優勢,四診合參,常可見微知著,明其客觀證候所在。未病雖然沒有診斷某一疾病的特徵性症狀,但是具有一般症狀,如乏力、頭暈、頭痛、食慾不振、失眠等等諸多自我感覺方面的不適,現代醫學可以檢測到異常結果,中醫辨證施治過程中可以找到指導治療和養生的證候。

糖尿病的未病階段即糖尿病前期,主要指糖尿病耐量低減,而處於這一階段的人群及早治療往往能夠恢復正常。我們經多年臨床實踐,發現“六鬱”和“絡滯”是糖尿病前期的核心病機。鬱而化熱是發展為糖尿病的必要條件,無論肝鬱、腸鬱、胃鬱,首要疏鬱,釜底抽薪,熱自無源可生;同時客觀的實驗結果證明糖尿病屬於絡病的範疇,糖尿病前期存在絡氣鬱滯,處於“病絡”階段,即微血管功能障礙,首要辛香疏絡,防止“病絡”進入“絡病”。糖尿病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一種慢性重大疾病。糖尿病一旦發病,至今尚無根治的辦法。縱觀糖尿病發展過程,正是由“未病”至“已病”的具體體現。糖耐量低減(IGT)是糖尿病前期的主體,也就是處於“未病”狀態。我國IGT的患病率高達4.72%,大城市達10%以上。幾乎所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要經過IGT階段,IGT患者發生糖尿病的幾率是正常人的100倍。更為重要的是IGT能夠被逆轉,因此,防治IGT是阻斷糖尿病前期發展為糖尿病的最後關口。

糖尿病前期治癒手段——“治未病”

糖尿病前期患者往往沒有“三多一少”的症狀,大多數患者是在體檢過程中發現血糖升高,有些患者還可能伴有高血壓、高血脂、超重或肥胖等代謝綜合徵的綜合表現。患者雖無所苦,但由於現代醫學先進的檢測手段及早發出預警信號,以及中醫證候的客觀體現,處於“未病”狀態的這一類人群則能避免發展為“已病”。2型糖尿病中約80%的患者肥胖或超重,並且以微血管病變為特徵性病變,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根源。肥胖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機是“六鬱”和“絡滯”。六鬱即氣、血、痰、溼、食、熱鬱。以食鬱為先導的六鬱理論,核心思想是樞機不利,大氣不轉。鬱包括肝鬱、胃鬱,熱包括肝熱、肺熱、胃熱、腸熱。疏鬱首選經方大柴胡湯。柴胡疏肝鬱,柴胡、黃芩、白芍清肝熱、肺熱,枳實、半夏、生薑、大黃疏胃鬱、清腸熱。絡滯主要表現為絡氣鬱滯,首要辛香疏絡。降香、檀香等辛香走竄之品在糖尿病早期階段應用具有可靠的療效。臨證時要著重觀察病情演變,不同時期病機往往不同,不可拘泥一方一藥,力求證治效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早期截流防變,在疾病初始階段將其逆轉。

“未病”是中醫學概念,現代醫學提出“亞健康”的新理論,其實未病涵蓋亞健康在其範圍之內,未病包括非特異性的現代實驗室檢查陽性的人群,而亞健康尚未發展到此階段,實驗室檢查往往呈陰性。追根溯源,“亞健康”這一觀點最早是由前蘇聯學者Berkman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他當時將之稱為“第三狀態”,他在嚴密的科研設計方案指導下,經過嚴格統計後發現,在健康(第一狀態)和疾病(第二狀態)之間,有一種非健康非疾病的狀態即“第三狀態”,這一狀態實際上也是心身疾病的病前狀態。我國學者王育學首先使用了“亞健康”(Subhealth)這一概念,將其界定為介於健康和不健康的中間狀態,也即經系統檢查後未發現有疾病,而“病人”自己確實感覺到了軀體和心理上的種種不適的狀態,這種狀態就稱其為“亞健康”。

糖尿病前期治癒手段——“治未病”

“治未病”與現代醫學的“預防”觀念有相通性 預防應該是主動順應自然的規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未病的情況下積極防禦,避免發展到已病狀態,這一階段至關重要,關乎對生命質量的影響。《素問•八正神明論》雲:“上工救其萌芽”,於疾病未發生之時進行治療,實為一種預防思想。孫思邈反覆告誡人們:“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如同有效的預測、防範措施是人類應對海嘯、颶風、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的最佳手段一樣,在糖尿病、高血壓等危害人類生命的主要疾病還沒有發生之前,採取必要的手段來避免嚴重的後果發生無疑也是醫學發展的一種最高境界。

“治未病”勢必將引導現有醫療模式的改進 醫院在過去乃至現在仍然以“治已病”為主要任務,面對人口如此眾多的泱泱大國,醫療衛生資源顯得捉襟見肘而又分配不均,與其在“已病”時四處奔走、求醫問藥,不如在“未病”時就將苗頭消滅。中醫辨證施治側重於宏觀調控,對微觀的揭示不及現代醫學那麼精確,診斷未病的依據往往顯得較為籠統,因而影響了治未病的普及運用。所以,要想有力促進“治未病”事業的發展,就必須將中西醫理論加以有機融合,互相促進,互為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