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強兵雄霸天下的商鞅為何遭到誤解?

小編曾經看過《商鞅,一個冷血的國家主義打手》一文,有一些疑問。文章甚長,歸結起來,無非是如何看待商鞅變法問題,再放大些來說就是如何看待儒法之爭。文章嚴詞批判了商鞅及其變法,認為是徹頭徹尾的倒退,是中國歷史的毒瘤。一讀之下,覺得不免失之偏頗。故不揣冒昧,僅就幾個方面略作討論,以成此文,願就教於作者及讀者。

富國強兵雄霸天下的商鞅為何遭到誤解?

商鞅變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又說這些效果並非商鞅所要的結果,不知作者這個結論的根據何在呢?所謂變法就是為了取得某些效果,何以就簡單地斷定商鞅變法取得的效果非商鞅所要的結果呢?退一步講,即使如此,變法客觀上取得了利國利民的效果,這也算是好事,於變法者無可厚非。就像王夫之評價秦始皇一樣,不能僅僅從所謂的動機出發。所謂“秦國民眾存在的目的,只是為了給秦國這輛戰車添磚加瓦”,也是失之偏頗的。不錯,商鞅變法某個側面就是為了

天下,為何要如此呢?是否商鞅就是徹頭徹尾的戰爭販子呢?這不能孤立地來看,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

富國強兵雄霸天下的商鞅為何遭到誤解?

《史記·秦本紀》:“孝公元年,河山以東強國六···周室微,諸侯力政,爭相併。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六國把秦國當成夷狄之國)”,因此孝公即位後才下令說::“昔我穆公···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通過這段話,我們對當時秦國所面臨的處境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秦國當時國弱民窮,非常危險,隨時都可能被東方大國吞併。所謂戰國,就是一個大爭之世,不是靠仁義道德詩書禮樂而是靠實力說話的。不管是好還是壞,也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這已經是不得不面對的歷史大勢客觀現實。所以作為一個國家,第一要義在於生存,沒有生存能力,其他一切都等於空談。反過來說,當時由於秦孝公的求賢令而入秦國的人也很多,裡面大概也有儒家學者,為什麼單單商鞅能受到孝公的重用呢?這隻能證明,商鞅的做法是順從了歷史大勢的,而不是偶然的“反動戰勝先進”。

富國強兵雄霸天下的商鞅為何遭到誤解?

那些號稱仁義道德的國君又得到什麼下場呢?如有名的宋襄公,仁則仁矣,最後落得身死國破,淪為歷史的笑柄而已。至於後世那些號稱“聖朝以孝治天下”的朝代,也無非是徒有其表而從無多少實際,悖逆的禍亂層出不窮,老百姓當然只能是陷於水深火熱的境地了。反倒是那些並不口稱仁義道德的國家,卻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到底哪個更靠譜呢?這樣說不是說儒家學派毫無價值,而是說在大爭之世,儒家的主張是不可能有多少用武之地的。孔孟的遭遇不是充分說明了這點嗎?

對《史記》記載的秦國變法後的成效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質疑。《史記·商君列傳》載:(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作者認為,所謂的“家給人足”過於簡單抽象,並且認定這種家給人足是一種“半溫飽半飢餓的狀態”。跨越兩千多年居然推測的這麼清楚,不知根據又何在呢?當時認定的家給人足居然成了半溫飽半飢餓!此其一。其二,退一步講,就算是半溫飽半飢餓吧,考慮到戰國時代生產力水平的低下,戰爭的連綿不絕,如果能達到這種半溫飽半飢餓,那很可能也是那個時代比較高的生活水平了。否則,以太史公的嚴謹,我們翻遍整部史記,又能看到幾處 “道不拾移,山無盜賊,家給人足”這類的評價呢?

富國強兵雄霸天下的商鞅為何遭到誤解?

其中提到《資治通鑑》對《史記》的修正,如把“孝公既用商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改為“商鞅變法,秦人不悅”,如果說“不悅”的話,恐怕這些人應當是秦國的貴族吧。因為商鞅變法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剝奪宗親貴族的特權,比如以戰功授爵,就是剝奪了貴族宗親的世襲特權。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有功就必賞,反之無戰功,完全不可能得到獎賞。“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如果是犯了罪,就是貴族也要嚴懲不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因太子犯法而懲罰了其傅公子虔,這些措施當然是有利於下層百姓的,這當然極大地觸犯了貴族們的切身利益。改革改到了到這份上,貴族宗親們能“悅”的起來才怪呢!

也把歷代儒法之爭歸結為國家為本還是以民為本,認為商鞅變法一切政策的出發點皆是國家,絲毫不考慮老百姓的利益。然而僅僅從以戰功論爵位來看,這不正是有利於下層百姓的嗎?這不正是一種平等精神嗎?治罪不避貴族,完全以法律為準繩,不正與現代社會追求的法治平等精神符合嗎?當然這畢竟是兩千多年前的“法治”,與現代社會的法治還有較大的差距,但是終是有了法治的一些因素。要想從中國傳統中尋找法治資源,必須首先從法家而非儒家去找。儒家以德治國的方略,在封建宗法社會,自然有他的優越性,但到了近現代以後,已完全顯示出了它的巨大的侷限性。

富國強兵雄霸天下的商鞅為何遭到誤解?

後來孝公死後,商鞅被公子虔發動政變予以逮捕並施以車裂之刑,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劇。孟子說,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儒家溫情脈脈的面紗下,掩蓋不住其森嚴的等級制度和剝削本質。當然我們也不必苛責,這是特定歷史環境下的必然選擇。商鞅的悲劇就在於極大地觸動了貴族巨室的利益,其悲劇結局也有某種必然性。商鞅被車裂之後,其人雖死,但變法的措施卻一直延續了下去,這不是正說明了這場改革運動的深入人心嗎?

還對《商君書》裡的“弱民”理念提出了嚴厲的批判,認為這是赤裸裸地將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對立起來,“強國之道就在於儘可能地剝削民眾”。其實,這裡對“弱民”的解釋還是很值得商榷的,那麼“弱民”究竟什麼意思呢?高亨先生解釋說,所謂的“弱民”就是老百姓不敢違法。另外,《商君書·說民》:“民勝其政,國弱;政勝其民,兵強”,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了,所謂的弱民並不是說國家赤裸裸地最大程度去剝削民眾,而是說國家制定了法律政策(政),民眾能嚴格地遵守,這就是國強(兵強)。

富國強兵雄霸天下的商鞅為何遭到誤解?

如果國家制定了法律政策,而民眾還能夠有左右甚至破壞法律政策,這就會導致國家的衰弱。其實,反觀後世每到王朝後期,朝政漸趨崩壞,正是由於中央政府大權旁落控制力衰弱、政策法規不能暢行導致的,於是王朝的滅亡更替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這裡商鞅強調的仍是有法必行,在商鞅變法剛開始時,擔心群眾不信任政府,就採取了徙木立信的方式,最終贏得了民眾的信任,司馬光對商鞅的這點提出了讚揚。“商君尤稱刻薄,又處戰攻之世,天下趨於詐力,猶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況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可見,司馬光對商鞅雖有意見,對他的誠信還是很贊同的。商鞅只是不要儒家詩書禮樂等虛文禮法這些無益於富國強兵的東西,而非就是反對人類文明的。

富國強兵雄霸天下的商鞅為何遭到誤解?

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曾經有人把商鞅列為中國六大政治家之一,並不是信口開河的戲論。當然,作為歷史上的一場變法改革,也有其歷史侷限,限於篇幅這裡不能進行詳細的討論。但僅就諶旭彬先生提到的以上幾點來說,這場變法改革絕不是反人類反文明,更不能就說是歷史的毒瘤。相反,總體來說,這場改革有著深刻的歷史必然性,順應了歷史潮流,調動了下層民眾的積極性,推動了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變,促進了中國大一統國家的建立,大體來說是一場進步的改革。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