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歷史——前秦立國戰西涼

公元359年,晉穆帝昇平元年,苻堅已經即位整整兩年的時間,那一年,躊躇滿志的苻堅只有22歲,就這樣身負眾望,登上了前秦浩大的舞臺。

細說歷史——前秦立國戰西涼

公元359年,王猛在苻堅的大力支持下,在一年之內,五次升遷,從一個普通的布衣,立刻登上了帝國的最高權力中心,權傾朝野、豪情滿腹,那一年,他年僅36歲。

苻堅在登基之後,就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一來消除瞎眼兒苻生在位兩年留下的遺毒,二來將王猛提拔到權力中樞,讓他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打擊豪強,剿滅外患,建立一個欣欣向榮的新的前秦帝國。

苻堅是一個好皇帝,不僅僅是因為他提拔了原來處於社會最底層的王猛,更加重要的是,這個人雖然年輕,但是少年老成,喜歡別人直諫,並且樂於納諫。而輔國大將軍王猛的才能並不在諸葛亮之下,不過王猛的出身非常低賤,史稱“少貧賤,以鬻畚為業”。王猛早年生活非常艱苦,經常遊走江湖以買賣簸箕為生,是一個典型的鄉間小販,自產自賣。

諸葛亮雖然躬耕隴畝,其實那是在做樣子,他並不是真的想耕地,諸葛亮的人脈非常厲害,他的很多親戚都曾經是東漢的重臣和駐守一方的官員,諸葛亮要風有風,要雨有雨,連對外宣傳都有專人負責。“臣本布衣,躬耕於隴畝”只是一句謙詞。但是王猛不一樣,他一來沒有靠山,二來沒有摯友,輾轉鄉間,流落華陰,滿腔才華,就等待明君賞識,最終他到了呂婆樓的手下當了門客,再後來才被呂婆樓舉薦給了苻堅。

細說歷史——前秦立國戰西涼

(時人和後人對王猛的評價)

從王猛的個人經歷上,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草雞變鳳凰、醜小鴨變白天鵝的真實例子,因此讓我們不能不對其更加敬佩。因為在那個年代,出身低賤的人即使想獲取普通的官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一個縣令都是難比登天,王猛能在紛亂的年代,將自己的滿腔才華奉獻給明主,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並且還是全身而終,這是很不容易的。

我們可以做這種假設,要是王猛能多活上20年,不是在51歲那年去世,而是在71歲去世,那麼前秦提前200年統一全國,也是非常有希望的事情。可惜,歷史不能假設,苻堅因為違背王猛的遺言而遭到慘敗,讓老百姓又繼續過了200年的分裂與苦難的日子,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建立隋朝,持續了幾百年的大分裂才最終結束。

現在,輔國將軍王猛已經將長安的貴戚和豪強好好收拾了一把,讓他們都明白,在苻堅的統治下,貴戚和豪強想要繼續無法無天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永遠過去了。

細說歷史——前秦立國戰西涼

(匈奴)

收拾完貴戚和豪強,前秦天下大治,周邊的豪傑就紛紛趕來歸附。首先歸附的是匈奴左賢王劉衛辰,這個劉衛辰和前趙劉淵等人屬於一個族類,都是南匈奴的孑遺。而匈奴原來並不姓劉,在西漢時期,漢家王朝和匈奴和親,西漢政府就賜匈奴姓劉,這就是劉姓匈奴的來歷。左賢王劉衛辰在前秦時代不顯山不露水,只是想方設法讓自己為數不多的族人能夠在亂世中生存下去,因此,看見前秦苻堅治國有方,就派人來歸順。劉衛辰也是一個甘做犧牲的種樹人,就在劉衛辰死後,他的一個兒子就要登上歷史的舞臺,這個人後來背叛後秦姚氏,在西北地區建立了一個歷史上很有名、也很短命王朝:匈奴大夏王朝。其開國皇帝就是劉衛辰的兒子赫連勃勃,史稱“赫連勃勃大王”。

細說歷史——前秦立國戰西涼

(赫連勃勃大王的統萬城遺址)

赫連勃勃大王的事蹟也驚心動魄,他差點就將南宋開國皇帝劉裕的兒子及其數萬大軍全部剿滅,大夏建國十幾年,傳了三代皇帝,就被北魏皇帝拓跋珪給滅掉了。

現在,劉衛辰遣使來降,這對苻堅是個利好的消息,趕緊派人前去迎接安撫。沒想到,一件好事差點被一個人弄成災難,這個不識時務的人就是前秦雲中護軍賈壅。賈壅看見劉衛辰千里迢迢趕來關中地區,就派手下司馬徐斌派兵對其大肆劫掠,劉衛辰剛剛得到好消息,接著壞消息就接踵而至,進退兩難,暗暗叫苦。還好,苻堅馬上就知道了這件事情,立刻將賈壅喊來臭訓一頓,同時將搶劫來的財務完璧歸趙這才了事。

其實劉衛辰和其他降來降去的將軍們一樣,都是誰有奶就是娘,什麼禮義廉恥全然不顧。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將軍和官員投降叛變稀鬆平常,大家也見怪不怪。想投降,歡迎;想叛變,由你,但是馬上起兵討伐你,直到殺死你或者讓你繼續投降為止,投降了也不殺你,還要高官厚祿大加安撫。有這麼好的環境,這對那些將投降叛變當成習慣的人無疑是一種福音,所以史書上叛亂、投降不斷,亂哄哄令人目不暇接。

劉衛辰歸降不久就重新叛變,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除了匈奴劉衛辰,其他來歸降的還有烏丸獨孤氏、鮮卑沒亦幹氏等部族。除了上述這些小胡不斷歸降之外,前秦還和西涼張氏幹了一仗。早在苻生時代,西涼張瓘就在閻負等人大肆忽悠之下歸順了前秦,但是,等苻生死後,西涼那塊地方同時也陷入了自相殘殺之中,張瓘後來被殺,另一個猛人張天賜掌權,西涼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過了沒多久,西涼的一員大將李嚴就開始叛亂,張天賜聞聽大怒,就派兵進行討伐,連克李嚴佔據的大夏和武始兩座郡縣,李嚴支撐不住,就趕緊向前秦認罪求救,苻堅就派遣前將軍楊安和建安將軍王撫率兵2萬,與征討另一個叛將斂岐的王猛會師,共同救援李嚴。

前秦兵分兩路,一路由大將邵羌帶領,繼續追殺叛將斂岐,另一路由王猛和楊安率領進軍抱罕(甘肅臨夏東北),去解救處於困境的李嚴。張天賜本來馬山就要旗開得勝,沒想到半路上殺出來一個前秦,張天賜想不通,我討伐叛將,你苻堅瞎摻和什麼?本來都是兄弟嘛,做事怎麼這麼不地道?張天賜越想越生氣,立刻就派兵和王猛等人在抱罕城東展開了血戰,結果張天賜不是王猛對手,被俘虜斬首的士兵有17000人,可以說是慘敗。

細說歷史——前秦立國戰西涼

補充一句,那就是史書為何都要記載某某戰役,斬首多少萬級,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在古代,士兵們作戰之後,要論功請賞,那麼用什麼來證明你的戰績呢?那就是敵軍的人頭。所以,那些戰死的士兵,沒有一個是全屍,全被砍了腦袋,這種拿人頭請功的做法一直持續到了明代。大家可以想想,當年的戰場是多麼慘烈,遍地無頭屍體,那些渾身是血的士兵,嗷嗷亂叫,左手提著人頭,腰下拴著人頭,背上揹著人頭,渾身上下掛的人頭沒有10個也有8個,右手舉刀,嗷嗷叫著玩命廝殺,就是為了不被別人殺死或者多撈點銀子。

張天賜大敗,就和王猛軍隊陷入了僵持狀態。王猛修書一封,送給了張天賜,說道:“張將軍,我是奉詔前來救援李嚴,所以不讓他和涼州兵馬作戰,將軍你現在應該安營紮寨,以聽後詔,如果大家這麼僵持下去,曠日持久,對大家而言是一個雙敗結局。如果將軍你退軍等待,我抓住李嚴之後送到長安,將軍你將軍馬帶回西涼,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嗎?幹嘛我們兩家為了李嚴要自相殘殺啊!”

張天賜看完書信,覺得很有道理,本來自己是討伐叛逆而來,現在卻和前秦交惡,實在不值得,於是領兵西歸。王猛將張天賜打發走後,就想把李嚴帶回長安,沒料想,李嚴一看張天賜走了,感覺危險已經解除,夾著的尾巴馬上就翹了起來,說什麼也不聽王猛的號令。王猛一看李嚴是這等貨色,就脫下戎裝,帶了幾十個人,乘坐馬車親自趕到李嚴的城下,要求面見李將軍。

細說歷史——前秦立國戰西涼

李嚴一看王猛沒穿戎裝,就沒了戒心,開門讓王猛進入了城中,沒想到,王猛來者不善,一進門就招呼士兵一擁而上,將李嚴捆了個結結實實,隨後就用檻車一裝,將李嚴押進了長安。苻堅對待降將確實寬容有加,所以對李嚴既沒殺頭,也沒責怪,相反還封李嚴為光祿勳,賜爵歸安侯。歸安、歸安,歸來就安排你,苻堅也是拿對待李嚴的這種手段,來對待其他所有降將的。

苻堅的名聲之所以好,就是不濫殺無辜;苻堅之所以亡國,也是因為對待降將和敵人太過寬容,這才養虎為患,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災難。

李嚴現在被收服,西涼張天賜也已經迴歸故地,周邊那些小胡該歸順的也都歸順了,同時,在這幾年,苻堅還抽出時間對東晉王朝進行了一次小小的騷擾,那就是公元366年的7月份,苻堅派遣輔國將軍王猛、前將軍楊安和揚武將軍姚萇率兵2萬,南下進攻東晉王朝的荊州地區,攻下了南鄉郡。現在前秦天下太平,苻堅應該稍微喘口氣了,不管怎麼說,畢竟現在天下正南八北登基稱帝的就東晉、前燕和前秦三個王朝,也是一個三足鼎立的局面。前燕現在還不能攻打,因為丞相慕容恪還在,東晉也不能攻打,因為前不久那個桓溫老煞星差點把前秦給滅掉。現在要做的就是養精蓄銳,韜光養晦,瞅準時機,奮力一撲,最終統一北方廣袤的地區。

但是,苻堅請你先別忙,因為還有一件事情需要你馬上進行解決,這件事情要是解決不好,會給帝國帶來另一場災難。這件事情,輔國將軍王猛已經提醒過苻堅很多次了,但是都被他給拒絕了,因為苻堅心太軟,下不了手。既然你下不了手,那麼對方摩拳擦掌就要動手了,這些將要動手的人就是瞎眼兒苻生的三名親兄弟,分別是徵東大將軍晉公苻柳、鎮東將軍魏公苻庾和安西將軍燕公苻武,以及苻堅的親弟弟徵西大將軍趙公苻雙。苻庾、苻武和苻柳在苻生被殺之後一直惶惶不可終日,感覺到大禍臨頭,沒想到堂兄弟苻堅不但沒有對他們下黑手,反而個個身居高位,手握兵權,比在親兄弟苻生的手下做事還要強。但是,苻堅的皇帝寶座畢竟是從親哥哥苻生手中搶過來的,即使把苻生殺掉了,那皇位也應該傳給我們兄弟,而不是你苻堅!你苻堅對我們高官厚祿加以有優待,這不過是安撫人心而已,一旦你掌權日久,翅膀硬了,肯定會再對我們兄弟幾個人大開殺戒。到那個時候,我們兄弟四人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啊,乾脆,我們先動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