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三受降城”:改變歷史走向,實現唐與突厥和平

前言:

唐朝前期,為了防禦突厥南下,朔方軍總管張仁願在黃河之北修建了三座受降城,連同周圍的其他防禦設施共同構築了一道堅固的防禦網,有效地遏制了突厥、回鶻等北方民族南下侵 擾。三受降城先防突厥,後防回鶻,對唐代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唐朝前期,原本歸附唐朝的東突厥逐漸強大起來並滋生了反叛的情緒。唐高宗永淳元年,東突厥在阿史那骨咄祿的帶領下,重建了後突厥汗國,經過幾年的南征北戰,後突厥汗國到默啜可汗時期逐漸強大起來。

細說“三受降城”:改變歷史走向,實現唐與突厥和平

三受降城遺址

唐中宗神龍三年,默啜可汗率領後突厥大軍入寇靈州,唐朝朔方軍總管沙吒忠義率軍迎戰, 被突厥擊敗,默啜乘勢進入原、會等州,掠奪了隴右良馬萬匹而去。此後唐朝派左屯衛大將軍張仁願擔任朔方軍總管。張仁願提出在黃河北岸突厥轄地修建三座防禦突厥南下的城池,用來防禦突厥人的想法,得到了唐中宗的支持。

經過數月的緊張施工,三座遙相呼應、佔據要津的城池竣工。這三座城市東西相去各四百餘里,遙相應接,上置烽火臺一千八百餘座。從此突厥人再不能像從前一樣隨時南下,給朔方一帶帶來了和平和安寧。

這三座城中,東受降城在今內蒙古托克托一帶,中受降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西受降城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地區。當地群眾自發為主持築城的張仁願立祠。

細說“三受降城”:改變歷史走向,實現唐與突厥和平

一、後突厥的崛起

天授二年,東突厥默啜自立為可汗。唐朝當時的實際執政者武則天正忙於處理統治階級內部 矛盾,對北部邊疆的危機認識不夠,對東突劂採取妥協避讓的方針,實行消極防禦的政策。 而突厥卻在默啜可汗的領導下,逐步走向強盛。他們趁唐朝與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發動戰爭時,從唐朝手中獲得豐、 勝、靈、夏、朔、代六州降戶以及大量生產資料和財物,得以迅速崛起。聖歷年間, 默啜可汗又發兵侵襲大唐河北道,將河北地區歷年積攢的糧食和牲畜、財帛搶虜而去,這時的後突厥汗國已發展成"擁兵四十萬,據地千里,西北諸夷皆附之,甚 有輕中國之心"的強大力量。

後突厥汗國強盛之後,原本依附於唐的高麗、靺鞨等國紛紛歸附,成為後突厥汗國的蕃屬國,特別是神龍二年在與唐朝的鳴沙之戰中,後突厥汗國大獲全勝,使唐朝損失將士數萬,後突厥的鐵騎甚至深入到唐朝的腹 地原、會等州,大肆搶掠,搶走大批漢人、金帛和馬匹,使得後突厥汗國的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後突厥汗國迎來了最輝煌的時刻。

細說“三受降城”:改變歷史走向,實現唐與突厥和平

默啜

二、張仁願與三受降城

鳴沙之戰的慘敗使唐朝的統治階級開始反省,開始轉變以往對後突厥以撫為主的態度,決心要用武力降伏後突厥人。為了找到對付後突厥人的好辦法,唐朝開展了一場如何對付後突厥人的大討論。中郎將田海建議從舊長城至遼海地區挖掘一道闊十步、深三丈的壕溝,壕溝外埋下鐵釘,"以刺突厥馬蹄,斷賊北道"。右補闕盧俌則認為不宜急進,要"理內以及外,綏近以來遠,俟倉廩實,士卒練,然後大舉以討之"。 盧俌認為鳴沙之戰的慘敗,與邊關的主要將領不稱職有關,建議選派有勇有謀的將領擔任抗擊突厥的重任。這個建議得到了唐中宗的批准。

景龍元年,大唐名將張仁願被授予朔方道大總管之職,以備突厥。 張仁願"少有文武才",是武狀元出身,智勇雙全,在戰場上屢立奇功。聖曆元年後突厥大舉南侵趙、定等州時,張仁願主動邀戰,"流矢中手" 而不退,終於擊退了突厥人。他是堅定的主戰派,是當時朝野一致認同的邊帥首選人物。

細說“三受降城”:改變歷史走向,實現唐與突厥和平

張仁願

景龍元年張仁願被任命為朔方道行軍大總管,張仁願到任後,通過對地形的勘察分析,大膽地提出在黃河北岸突厥腹地修築三座受降城以抵禦突厥南下的構想。但他的這一建議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對。太子少師唐休璟認為"兩漢以來皆北阻大河,今築城寇境,恐勞人費功,終為虜有。"張仁願堅持己見,經過數月施工,內置置一千八百所烽候、連綿數百里的三座受降城建設完畢。

三座受降城皆在突厥腹地,"皆據津要",成為抵禦後突厥的中流砥柱。但是張仁願並不是消極防禦,他號召手下將士不要把防備突厥的希望完全集中在受降城的防禦上,應該積極進 取,主動打退來犯之敵。《韓國公張仁願廟碑銘》中。將三受降城的作用稱為"據河山翫其動靜, 納行旅歸之袵席,憑墉而望,匹馬單兵不匿形影,虜由是械手足 而刳腹心,朝廷無草竊之虞天下減徵役之半矣"。

三、三受降城的作用

1唐代三受降城作為邊防重鎮,連同周圍的其他防禦設施共同構築了一道堅固的防禦網,有效地遏制了突厥、回鶻等北方遊牧民族興兵南下。


細說“三受降城”:改變歷史走向,實現唐與突厥和平

三座受降城地處險要,是唐朝與北方民族交戰的前哨陣地。三城中,西受降城有兵七千人,馬一千七百匹; 中受降城管兵六千人, 馬二千匹; 東受降城管兵七千人, 馬千七百匹。三座受降城共有戰馬五千四百匹,總駐軍達到兩萬, 幾乎是朔方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在三受降城之外,唐朝還修築了其他一些防禦工事。築於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的豐安軍城,坐落在今寧夏靈武市西南的黃河北側,"管兵八千人,馬一千三百匹";築於先天二年的定遠城有健兵五千五百人,豐安、定遠加上三座受降城,構成了唐代的河外五城,是唐代控制河西、拱衛靈州及關中的前沿軍事支撐點,是唐代守衛黃河防線的主要軍事陣地,也是防備西北少數民族入侵靈州及關中的前哨,同時也是切斷靈、鹽地區內附少數民族與後突厥汗國相連接的封鎖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唐代就對受降城的邊防意義給予高度評價。宰相裴炎就稱三受降城是:"制匈奴上策。城當磧口, 居虜要衝, 美水豐草, 邊防所利。"


細說“三受降城”:改變歷史走向,實現唐與突厥和平

築城

唐廷在三受降城及其周圍地區組織屯田 ,部分解決了駐軍的後勤問題。 受降城地處河套 地區黃河"幾"字灣邊,此處"有平田數千頃,可引水灌溉,,足以贍給軍儲"。黃河在這裡由南北流向轉向東西流向,形成廣闊的沖積平原,有著大片可耕作土地。

三受降城建在此處,有著良好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官軍屯田支持軍需。開元二年,唐朝將安北大都護府治所遷到中受降城,並在此置兵屯田。唐朝在三受降城周圍,墾田三千八百多頃, 年收粟達二十萬石, 為朝廷節省開支二千多萬緡。

受降城還成為唐王朝與北邊民族互市的場所。 三受降城修築之後,"突厥不敢度山放牧,朔方無復寇掠"。 突厥從此失去了在唐朝朔方地區搶掠的可能,國內經濟受到重創。在強硬的默啜可汗死後,後突厥國繼位的毗伽可汗不得不開始與唐求和。 開元十五年,唐朝同意在三受降城建立雙方互市的榷場,用唐朝出產的絲帛換取突厥的戰馬,"由是國馬益壯焉。"

唐朝雖然重視馬政,但由於受各種條件限制,最高峰的開元年間,全國戰馬也僅有二十四萬匹。自從在三受降城與突劂互市以後,短短兩三年時間,戰馬就增長到四十三萬匹。突厥戰馬筋骨強壯,能夠長途奔跑,"田獵之用無比",大大提升了唐朝戰馬的質量,提高了唐軍的戰鬥力。

細說“三受降城”:改變歷史走向,實現唐與突厥和平

突厥人

受降城除了馬匹交換外,突厥人也通過互市獲得了唐朝的絲綢、茶葉、陶器等生活必需品,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質量,這種互市對雙方來說都是互惠互利的。

四、受降城對突厥政局的影響

後突厥是一個遊牧政權,也是個奴隸制政權。它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其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戰爭掠奪的本質。

遊牧經濟是一種單一性的經濟結構。放牧是後突厥國的基礎,這種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並不適合發展農業和手工業,所以他們經濟上的對外依賴性很強,特別需要通過交換去換取必要的生產和生活物資。而作為農耕大國的唐朝,對後突厥出產的動物及製品的需求其實並不特別大,這就造成後突厥和唐朝雙方貿易上的一種不平衡。

細說“三受降城”:改變歷史走向,實現唐與突厥和平

正常的貿易渠道無法滿足後突厥人民的需要,所以他們只能通過武力搶掠的方式去儘可能得獲得物資。遊牧民族生長在馬背上,這種特定的生活方式使他們每個人都是優秀的騎兵,在冷兵器時代對中原步兵有著先天上的優勢,他們能夠比較容易的戰勝農耕民族。後突厥通過掠奪獲得的財富在其社會經濟中佔有很大比重,是保證遊牧貴族集團統治穩定的需要,這也是他們才屢次進犯中原的原因。

由於唐朝修築了三座受降城,突厥南下的通道被封鎖,逼迫默啜可汗不得不將發展的目標轉到其他方向。三受降城修築竣工後,突厥人對唐朝的入侵減少,對西方的征服明顯增加。

從默啜可汗後期開始,突劂人主要入侵的方向是突騎施國、昭武九姓國家和大食等西域國家。默啜可汗不斷髮動對這些國家的入侵,突厥人最遠的腳步到達過吐火羅國的鐵門關和天子山。


細說“三受降城”:改變歷史走向,實現唐與突厥和平

但是西域諸國由於經濟水平發展低下,突厥人在這裡掠奪的物資遠遠不能滿足戰爭的開銷。在默啜可汗遠征葛邏祿、胡祿屋、鼠尼施時,唐朝派定邊道大總管阿史那獻與三國聯合起來,共拒默啜。正當唐軍準備大舉進攻之時,默啜卻在攻打拔曳固部落時被拔曳固人襲殺,並傳首獻於唐朝。

默啜死後,後突厥陷入內亂,許多突厥人紛紛降唐。毗伽可汗好不容易登上可汗之位,面臨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此時的後突厥已無力再與唐朝抗衡。所以從毗伽可汗時代開始,突厥與唐朝開始了以和平為主的方針,唐朝的北疆終於獲得了安寧。

五、三受降城的歷史地位

三受降城是在後突厥勢力南下、不斷侵擾唐朝北疆的產物。唐朝通過三受降城的修築,將北部邊疆推進到突厥腹地三百餘里,這條防禦線也成為後世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分界線。

細說“三受降城”:改變歷史走向,實現唐與突厥和平

受降城

唐朝通過三受降城,在北部連續形成了一條連貫的防禦體系,有效的阻止了遊牧民族的南下,斷絕了突厥人的財富和物資來源,使得其國內矛盾加劇,不得不進行西征。而西征的收穫遠遠小於從大唐所得,也遠遠不夠突厥人的戰爭開銷,加再上默啜可汗的窮兵黷武,最終激化了後突厥的國內矛盾,默啜可汗死於戰爭途中,後突厥的國力受到極大削弱,不得不改變對唐的方針,也為兩國人民迎來了久違的和平。

三受降城不僅是一個單純的軍事防禦工程,它的作用已超越了單純的軍事防禦,影響到了突厥人的政策走向和政局變化。在突厥與唐實現和平後,三受降城又經歷了軍事職能到經濟職能的轉變,成為唐朝與北方遊牧民族互市的場所,從而掀開了新的歷史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