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身世之谜12:九龙天子殿,天子是谁?

朱元璋身世之谜

——四川广安朱元璋现象调查与研究

在四川省广安市,至今流传着朱元璋及相关的故事,如朱洪武儿时当和尚,朱元璋起义修筑黎梓卫,朱元璋子孙修建华蓥山宝鼎24座庙等。为此,笔者联同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侯立新、广安市作协主席邱秋、广安著名考古专家刘敏等,深入实地走访搜集,并整理成篇,后期还加上一些推理和思考,形成《四川广安朱元璋现象调查与研究》系列文章,共计5万8千余字,并配上相关内容图片。

通过现场调查与史料研究,我们基本揭开了朱元璋掩藏的千古谜案:他并非汉人,而是蒙古钦察人,其祖上还是元朝显赫之极的宰相家族;元朝末年,朱元璋祖上一族因宫斗惨败,其分布各地的族人被迫隐姓埋名,四处逃散……

【之12】九龙天子殿,天子是谁?

今岳池县城区九龙镇,曾有一古建筑,名曰天子殿,该名一直让我们释怀不下,其因有二:

其一,在古代的民间,殿这种建筑一般不单独存在,它常常是寺庙、道观里的一部分,如大雄宝殿之类。但岳池的天子殿却有些怪,它是单独存在的,四周还有土墙包围,周边百米之内也未听说有什么庙、什么观的。

其二,天子殿之名,国内并不多见,即便有,此“天子”也常指两种人:一是指皇帝,如重庆涪陵城西的天子殿,是法雨寺僧人为纪念康熙皇帝赐寺院黄金三千两而建,此天子具体指的是康熙皇帝。一是指阎王爷,如重庆丰都的天子殿,该天子殿在唐宋时期均为道观,明清时期建阎王殿,因丰都被民间称为阴朝地府的都城,阎王则是阴朝地府的皇帝,于是就把阎王殿习惯地称为天子殿了,这种理解也只有丰都才有。

朱元璋身世之谜12:九龙天子殿,天子是谁?

岳池县城一位退休老人根据记忆所绘的天子殿俯瞰图。

通俗地说,天子,其实就是指皇帝,那么,岳池的天子殿又是为何呢?

关于天子殿,岳池史料多有记载。一是《岳池县志》(1911-1985)“区(镇)乡建置”部门记载,九龙区区公所驻县城东天子殿。二是《岳池县城关镇志》(1911-1985)记载:“岳池县私立文正中学,1943年开办,校址在小东街圣龙宫(今东街小学)……1944年,因校舍狭小,故又增添了东门外天子殿(现九龙区公所)作教室,小东街原址作宿舍……1949年12月,原校长杨继武逃走,县人民政府封闭了学校,学生转入岳中校。”三是《岳池县城关镇志》(1911-1985)还记载:“雁塔书院,地址在东门外天子殿上面,清光绪后期,凤山书院与雁塔书院合并,成立‘岳池县高等小学堂’,地址在今城关中学。”

遗憾的是,在1911年之前的岳池史料中,我们均未发现有“天子殿”的记载。

九龙区公所,在1992年拆乡并镇后,便不再有这样的机构。1992年之前,岳池县共划有10个区,九龙区是全县最大的区,管辖有12个乡、124个村。之所以以“九龙”命名,是因区公所驻地的天子殿侧畔有一堰口,名为九龙堰。拆乡并镇时,城关镇与原九龙区管辖的自生、龙藏、杜家、银塔、高垭、洗马、北城7个乡合并,并更名为九龙镇。


朱元璋身世之谜12:九龙天子殿,天子是谁?

九龙镇综合文化站所在位置,便是天子殿遗址的一部分。

今天子殿遗址处,早已不见当初的天子殿建筑,而是九龙镇综合文化站和九龙镇家属宿舍。现年80多岁的张志义老人是九龙镇九龙堰村村民,曾亲眼见过天子殿,他对天子殿的情况介绍如下:

天子殿占地面积约15亩,有土墙包围,分上、中、下三殿。其中,天子在上殿,人称天子老爷,又叫天子菩萨。上殿高10余米,天子菩萨为坐像,泥塑,高3丈有余,头上接近屋顶。传说天子菩萨是从外地运来的,由于太高,进不了城门,便安放在了雁塔梁子的正下方。

解放前的军阀混战时期,天子殿曾作为军阀的驻地,后来又改作为岳池县私立文正中学,但上殿的天子菩萨始终没有被破坏,而且还单独隔在一边保护起来。

天子菩萨的头像和普通人的头像没有太大区别,看起来比较亲和,还戴着帽儿,就像普通老百姓戴的帽儿一样,平平的,两边没有帽翅,前面没有帽檐。解放后搞“大跃进”,人们把天子菩萨砸得七零八碎,用来熬土肥。

朱元璋身世之谜12:九龙天子殿,天子是谁?

民间收藏的朱元璋画像。

天子殿旁边就是九龙堰,时间比天子殿晚得多,那是民国丁丑年(1937),岳池县城大旱,县上便组织人员在天子殿侧边挖了一口大塘堰,面积约有10亩。可能是因为天子殿,便以龙生九子之意,取名为九龙堰。上世纪80年代,九龙堰改作了游泳池,并归属文化局。而今,游泳池也早已不在,原址改建成了文体花园。


朱元璋身世之谜12:九龙天子殿,天子是谁?

九龙堰茶坊。

对于天子殿古建筑,岳池县文化界知名人士、年过七旬的周杰也曾亲眼见过,他十分肯定地说:“天子殿的结构很复杂,与以前岳池县城九宫十八庙的清代建筑风格也不一致,其历史肯定在清朝以前,甚至可能比明朝还早。”

结合走访与史料记载,我们对天子殿作出了以下分析:

第一,天子殿始建于明朝早期的可能性较大。原因是,天子殿被土墙包围,这种以土墙围护建筑的方式,是明朝县城的常用方式,如今武胜县中心镇系明代定远县城,至今仍保存不少明代遗迹,包括围护建筑的土墙。再者,岳池县城最早的城墙也是土墙。如《岳池县城关镇志》(1911-1985)记载:“明英宗年间始修城墙,最早的城墙是土墙,内用木棒打桩,外用粘土夯筑而成。”清光绪《岳池县志》也记载:“明天顺间,知县陈琳始筑土城。”

第二,天子殿应为单独建筑,与任何寺庙或道观无关。尽管天子殿正后方为雁塔梁子,梁子上确有明清古寺雁塔寺(清代《岳池县志》有记载),但雁塔梁子为三面悬崖,天子殿根本无法与雁塔寺直接相通。其之所以不归属于寺庙或道观,乃是因为天子的地位,进一步讲,天子殿所供奉的天子老爷,的确是皇帝——皇帝住的地方,自然该称殿了。

如果天子殿建于明朝,供奉的天子老爷又是皇帝,那么,这个天子就应该是明朝的皇帝了。一读到这里,想必又有读者急了:你东拉扯,是不是又想把朱元璋拉拢来了?

我们的分析还真是这样的。因为,岳池县城还真与朱元璋有几个巧合之处:

其一,在写第二期《四川岳池龙井沟村的朱元璋故事》时,我们就收集到了一个故事。排楼乡龙井沟村村民陈炳章老人讲,听传说,朱元璋当皇帝后,想挂榜修城,这座城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城要处在驿道上,二是城后面的山当属翔凤朝阳之地。通过考察,确定了两个备选位置,一是大寨子下面(今龙孔镇柏林湾村和艾家场村),二是今岳池县九龙镇的翔凤山下。后来,又将两地的泥土称重,发现翔凤山下的泥土重些,最终就把城确定在了翔凤山下。

其二,史料记载,今岳池县城系洪武四年由伏江里(今岳池县秦溪镇周家坝村、峰山寺村)迁来,这与排楼乡所传朱元璋修城之说有不谋而合之处。

其三,今九龙镇翔凤山,确为翔凤朝阳之地。若真把翔凤山比作一只正在飞翔的凤凰,那凤头恰是天子殿正后方的雁塔梁子。雁塔梁子是一道细长的山梁,左右两侧均是山湾,而在以前,雁塔梁子最前端的悬崖之上,还有一棵巨大的黄桷树,远远望去,如同凤冠。如此,翔凤山就活像真的凤凰似的。


朱元璋身世之谜12:九龙天子殿,天子是谁?

岳池翔凤山凤头岭。


其四,10多年前,岳池县知名文人杨武曾写过一篇传说故事,讲的就是朱元璋派刘伯温选址修建岳池县城的事,不知是其编撰还是搜集于民间。

其五,如果今岳池县城为朱元璋所定,岳池人民要建天子殿以表纪念,那天子殿选址,最合适之处,就应是凤头下方了。

话说回来,以上仅是分析,历史真像是否如此,还靠读者自己慢慢去体会和把握了。而我们的倾向则是这样的:既然逻辑上说得过去,若说是,又为何不可呢?若不然,这种说得走的逻辑,又怎么去否定呢?或者,你又怎么来解释天子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