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循環等系統疾病,有“胸滿煩驚”就用這個方

導讀:柴芍龍牡湯乃重慶市陳源生老中醫從《傷寒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化裁而成,對於西醫診斷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和內分泌腺疾病,只要具備“胸滿煩驚”這一主症者,均可以此為基本方,隨證加減出入,能獲良效。

———— / BEGIN / ————

柴芍龍牡湯的臨床應用——陳源生老中醫臨床經驗介紹

作者/袁熙俊

重慶市中醫研究所顧問陳源生老中醫,年屆八十五歲高齡。陳老醫學源系家傳,善於吸取各家學說的長處,對《傷寒論》、《金匱要略》的臨床意義多有闡發,在內、婦、兒科臨床上有較深的造詣。陳老學醫、行醫七十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本文介紹的是陳老自訂“柴芍龍牡湯”的臨床運用經驗。

柴芍龍牡湯方劑組成:柴胡6克~12克,白芍15克~25克,龍骨18克~25克,牡蠣24克~30克,玉竹15克~25克,茯苓12克~25克,甘草3克~10克。水煎分三次溫服,其中龍牡皆用生品,先煎。

本文系從《傷寒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化裁而成。原方由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牡蠣、龍骨、茯苓、鉛丹、大黃、桂枝、生薑、大棗,共十二味藥組成。是為傷寒八、九日,誤用攻下,致變“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之壞證而設。斯證乃陰陽錯雜之邪,故遣方亦用攻補錯雜之藥。

近代,國內外學者發展了該方的臨床運用範圍。如日本大塚敬節等在《中醫診療要覽》中提出:“此方應用於神經衰弱症,癔病,神經性心悸亢進症,陰痿症,癲癇,動脈硬化症,腦溢血……,小兒夜啼症……”。但是,陳老就數十年臨床觀察,認為許多西醫診斷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和內分泌腺疾病,按中醫辨證寒熱錯雜的病情比較少見,一般均以虛證為主,本虛標實者甚多。當然,某些精神疾病,如癲癇狂證就常可出現寒熱錯雜,虛實互見的證候,治療則應寒熱參伍,攻補錯雜方不致誤。圍繞“胸滿煩驚”這一主症,陳老在臨床上逐步對仲景原方進行加減化裁,經過反覆實踐乃擬定出以七味藥組成的柴芍龍牡湯方。

為什麼以“胸滿煩驚”為主呢?祖國醫學認為:肝藏魂,心藏神,腎藏志;所謂魂、神、志,皆屬精神活動的範疇。《靈樞·經脈篇》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胸中乃心肺兩陽髒之居地,為清曠之區,若心臟自病或風陽上擾致心神不寧,亦可出現胸中煩熱、滿悶的現象。必須指出:柴芍龍牡湯所治之“胸滿”乃虛滿,即滿而且悶,或曰似滿非滿,總覺胸中不快。此“胸滿”多伴見臍上悸動、心慌、心跳、心煩不安、易驚易恐等症狀。《素問·金匱真言論》雲:“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靈樞·本神篇》亦曰:“肝氣虛則恐,實則怒”。是以“驚則氣亂”於心則神散,“恐則氣下”於腎則精卻,七情之用因而弗調,故有“胸滿煩驚”的症狀出現。

因此可說“胸滿煩驚”即為肝與心腎機能之太過或不及所致之病證,或曰精神情志調節功能失職的臨床表現。張景嶽曾指出:“夫百病皆生於氣,正以氣之為用無所不致,一有不調則無所不病,故其在外有六氣之侵,在內則有九氣之亂。而凡病之為虛為實,為熱為寒,至其變態莫可名狀,欲求其本,則止一氣字足以盡之”。

而本方立意正欲取柴胡性輕清,輕可去實,暢達氣機而除胸中煩渴;清則清宣鬱結,疏通氣滯,令肝氣條達則氣機樞轉。資以白芍之斂,並倍量於柴胡,使散斂有濟。龍牡介類有情之物,功能鎮肝之驚,斂肝之魂,使已亂之氣歸於常;並益腎之水,潛熄風陽以濟心火;又固腎之精,斂戢相火以安心神;更兼茯苓去胸中邪氣,除煩滿而定驚。白芍乃血分之藥,力能柔肝,損於肝陰,肝氣恣橫,風陽上擾者,白芍最為佳品。“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玉竹味甘多汁,正以緩肝見長,平補“諸不足”,可益腎而強心,與白芍同用,則柔潤熄風之效尤捷。使與甘草者,其與白芍苦甘化陰,其與茯苓甘淡和中,亦使諸藥調和,各盡其長。

綜上所述,本方有升有降,能散能斂,疏理氣血,調燮陰陽,從治肝著眼,顧及心腎,諸凡氣鬱血虛,肝陰不足,肝腎陰虛,風陽上擾,心神不寧,心腎不交所引起的頭痛眩暈,心悸怔忡,耳鳴耳聾,脅痛,失眠,自汗盜汗,遺精遺尿及癲、癇、狂證等(或現代醫學所稱之神經衰弱症,神經官能症,精神分裂症,高血壓病,心動過速,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婦女更年期綜合症,美尼爾氏綜合症,以及慢性肝炎,肝大等),只要具備“胸滿煩驚”這一主症者,均可以此為基本方,隨證加減出入,能獲良效。

神經、循環等系統疾病,有“胸滿煩驚”就用這個方


附:柴芍龍牡湯治驗

一、巔頂頭痛

鄧x x,男,四十歲,江北統井人。初診七四年六月十四日。

一週前忽患頭痛,微惡風寒,疼痛漸至劇烈難忍,伴見頭目暈脹,在當地醫院急診治療無效,隨即轉送某醫學院。經該院抽腦脊液和超聲波檢查,未能明確診斷。乃轉請中醫治療(用擔架抬來就診)。

患者形瘦,面色青晦,頭部兩太陽穴青筋怒張,呼吸聲低微,艱於言語。詢其病情,僅雲頭部怕風,巔頂冷痛。切其脈,兩關弦細而數,右寸微浮,舌紅苔薄白。諦觀脈證,知患者肝陰素虧,初因外感,失於表散,“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邪客肝經,厥陽化風上擾清竅,是有巔頂頭痛之劇。治宜平肝滋陰,熄風潛陽,少佐疏散。

處方:柴胡12克,白芍25克,龍骨25克,牡蠣30克,玉竹18克,茯苓12克,藁本6克,蔓荊10克,川芎6克,甘草3克,水煎溫服。

服上方二劑,頭痛若失。十六日即可步行復診。原方去藁、蔓,加柏仁,太子參善後。

二、陰虛耳鳴

黃x x,男,二十八歲,工人,七四年八月十一日初診。

耳鳴年餘,曾在某醫院診斷為“神經性耳鳴”。主訴:耳若蟬鳴,漸次兩耳失聰,伴見頭昏痛,胸滿不舒,易驚善恐,艱寐多夢,間或遺精,兩眼乾澀,好生眼眵。脈細弦,兩尺尤弱,舌淡苔薄。揆諸證情,乃肝腎陰虛,風陽幹竅,而致耳鳴。

處方:柴胡10克,白芍18克,玉竹18克,龍骨25克,牡蠣30克,茯苓12克,沙藜12克,響鈴草30克,建菖蒲6克,甘草6克,水煎溫服。

患者守服上方十餘劑,年餘之耳鳴意獲痊癒。

三、陰虛肝鬱

段x x,女,三十四歲,工人。七四年六日二十八日初診。

患者曾經幾個醫學檢查確診為“甲狀腺機能亢進”,病程年餘。

現證:兩眼略向外突,頸項稍見粗大,手足心熱,手指微微顫抖,自汗心跳,失眠多惡夢,口渴易飢,胸中常覺滿悶,心煩易怒,稍聞響聲即驚恐不安,溺黃便燥,月經先期七至九天,白帶多,適經期則乳房脹痛,愈添煩躁。其脈弦細而數,舌邊紅,苔黃。辨證為肝氣鬱結,肝腎陰虛,肝陽上亢。

處方:柴胡12克,白芍25克,龍骨25克,牡蠣30克,茯苓20克,玉竹25克,生香附12克,桑葚18克,生首烏25克,夏枯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溫服。

數服上方,諸症悉減。守方調治月餘,經帶正常,胸次舒展,即聞巨響已不覆驚恐但眼仍外突。再以柴芍龍牡湯方加浙貝、玄參、蛤粉、香附、桑葚、首烏、黃藥子,夏枯草膏,煉蜜為丸緩圖。服藥三料而獲痊癒。

四、癲證

劉x x,女三十歲,社員,六九年五月十四日初診。

患者初進診室即磕頭躬腰,屢勸方止。動作行為,迥異常人:語無倫次、時泣時笑、目視呆板,面色晦滯。自雲眼睛裡有“小人”亂跳,身上有條“大蛇”盤踞。難於安寐,惡夢紛紜,常覺有人捉捕而驚恐不安。頭昏耳鳴,胸滿心煩,痰多而稠,大便結燥,經期紊亂,先後不定。並詢得素與其夫不睦。一次,因夫妻反目之後逐病如此。舌質紅、苔黃膩,脈沉弦滑數。辨證為鬱結傷肝,肝陰暗耗,木鬱化火,灼津凝痰,痰隨鬱火上炎,蔽障心神。治宜舒肝達鬱,調理氣血,育陰涵木,滌痰鎮驚。

處方:柴胡10克,白芍18克,龍骨25克,牡蠣30克,玉竹15克,茯苓25克,竹茹18克,生鐵落30克(布包先煎),鬱金、生大黃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複診:藥後大便通暢,驚恐稍定,稠痰減少,並出現黃臭之帶下,胸膈亦舒。雲:眼中“小人”和身上盤繞之“大蛇”被趕走了,但有時仍要回來。仍守前法,以生梔仁10克易生大黃。

三診:守方治療,其病日趨好轉:回答問診較有主次,行為檢點,眼神漸活。但仍覺煩躁,寤寐不寧。仍如前法,更以《金匱》百合生地黃湯,百合知母湯及臘梅花、茉莉花、佛手花、梔子花等輕淡清香之品隨證增損,前後服藥近四十劑而獲痊癒。七三年春,患者來喻,專致謝意,並說愈後添了小孩。

五、眩暈

童xx,男,三十三歲,一九七四年二月十八日初診。

患者既往患肝炎。二月初由赴渝蓉,因脅痛,心悸而就診於某醫院,與服補中益氣湯加減,服藥至三劑時感覺噁心,隨即頻頻嘔吐,頭暈目眩,繼則臥床不起。到某醫院急診,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症”,對症治療無效,故轉由中醫治療。

現證:胸前滿悶,驚恐不安,動則兩眼發黑,覺天旋地轉,眩暈欲倒,嘔吐頻作,不思飲食。診其脈,弦細滑數,舌質紅,苔薄膩。辨證為肝陰不足,風陽挾痰上擾,胃失和降。法當育陰平肝治其本虛,熄風潛陽,和胃降逆治其標實。

處方:柴胡10克,白芍25克,龍骨25克,牡蠣30克,茯苓15克,玉竹25克,法半夏15克,竹茹12克,菊花12克,生薑10克,水煎溫服。並囑患者急用鏽鐵燒紅,置大碗中,以醋焠之,使嗅其氣(此外治法鎮吐,效果頗佳)。

服上方兩劑,其病若失。頃診其脈,兩尺細數,此陰虛脈候,今雖風熄暈愈,猶有上實下虛之慮,再擬前方,佐以滋養腎陰之品,數劑而竟全功。

六、經絕期月經錯亂

王x x,女,四十九歲,一九七六年元月二日就診。

數月來常感頭暈眼花,少寐多夢,情緒一反常態:易於傷感,無故生氣,時覺一股熱流上衝,頭面頓覺烘熱,而測體溫總在正常範圍。經某院婦科診斷為“更年期綜合症”。詢得患者月經錯亂,納差便秘,自汗神疲,胸中煩滿且悶,聞聲驚惕,常欲嘆息。其脈弦細帶數,舌淡少津,舌尖微紅。其證肝腎陰虛,肝陽偏旺,心神不寧之候。立法當以育陰潛陽為主,次以調理衝任,安神舒鬱為治。處方:柴胡10克,白芍25克,龍骨20克,牡蠣25克,茯苓15克,玉竹25克,玄參18克,大棗18克,浮小麥30克,雞血藤膏12克,炙甘草10克,龜板25克(先煎),水煎溫服。

服上方十餘劑,諸證悉平。

1、文源/《黑龍江中醫藥》1982年第3期 作者/袁熙俊 編校/白嘯林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