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樓”怎麼處理?遼寧建“超市”,快來學習一下

“爛尾樓”怎麼處理?遼寧建“超市”,快來學習一下

混有眾多高層建築的爛尾樓往往被稱為城市的傷疤,不僅影響城市形象,也是對城市資源的巨大浪費,成為城市管理的一大難題。

如何解決這一難題,重振這一巨大資產,把傷疤變成財富?

3月10日,遼寧省住宅大廳發佈文件,建議設立一個“超市”,以促進房地產建設停滯和竣工後閒置項目的恢復。很明顯,今年遼寧省將通過這些爛尾樓和閒置樓的“入市”措施,為原開發單位、感興趣的合作單位和投資機構搭建一個對接平臺,促進合作或項目重組,並推動相關項目儘快復工。

“爛尾樓”怎麼處理?遼寧建“超市”,快來學習一下

據遼寧省住房和建設廳相關負責同志介紹,遼寧省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由於後續融資困難、投資者變動、經濟股權糾紛、法律訴訟等原因,導致個別項目建設長期停滯或竣工後長期閒置,形成爛尾樓和閒置樓,這不僅阻礙了企業的業務發展,也影響了社會投資效益的發揮,有的還侵害了相關人員的切身利益。

項目“進入市場”的要求是什麼?

遼寧省行政區域內的房地產項目,已依法辦理土地使用審批手續,在辦理基本建設手續後開工建設,並有後續合作空間的,可由原開發單位自願申請“入市”。

原開發單位應提供完整的項目資料,包括基本信息、初步程序、功能用途、施工圖、影像照片、影像資料、宣傳板或視頻等相關材料;根據市住建部的分析判斷,該項目有後續合作的空間,原開發單位提出的合作方式和條件合理、合法、可行。相關文件需要公證。

項目所在地政府和部門支持項目的振興,為項目提供專項班或服務管家,為合作雙方提供後續服務,鼓勵提出具體支持措施和優惠政策,對涉及民生的項目優先“入市”。

項目“入市”程序

通知明確指出要堅持自願原則。原開發單位在整理項目相關資料、明確合作方式和條件後,向項目所在地的市住房和建設廳提交了項目“入市”申請。

市住房和建設部門對項目進行了初步檢查,並要求市、縣政府研究制定具體的支持措施和優惠政策,確定項目的特殊類別或服務人員。之後,市住房和建設部門向省住房和建設部門推薦了"進入市場"項目。遼寧省住房和建設部邀請專業諮詢單位對項目進行評估和重新包裝,與原開發單位協商完善相關內容,並在“入市”前形成項目建議書。

遼寧省住宅大廳將加強“入市”項目的管理和推廣

在省住房和建設廳網站上設立“超市”欄目,擴大項目知名度,並採取各種措施,積極向國內有實力和投資意向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或投資機構推廣“超市”項目,網址為遼有。有興趣的單位也可以隨時在項目的“超市”選擇合作項目。

當“入市”項目數量達到一定水平後,遼寧省住宅大廳將適時組織召開集中項目推介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