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完34億美元后,這家放衛星的公司“猝死”!馬雲背後的男人救不了它

世事變化總無常。


有這麼一家放衛星的公司。


一週前,其才將34顆衛星升上空,結果一週後,就宣佈了申請破產保護。


這家“倒黴”的公司,正是英國衛星互聯網初創公司OneWeb!


燒完34億美元后,這家放衛星的公司“猝死”!馬雲背後的男人救不了它


值得注意的是,OneWeb的最大股東正是大家熟知的日本軟銀集團


軟銀亦是阿里的最大股東。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其持有後者25.2%的股份。


燒完34億美元后,這家放衛星的公司“猝死”!馬雲背後的男人救不了它


正因為如此,軟銀的創始人孫正義也被公眾習慣稱之為“馬雲背後的男人”。


可沒想到,眼下連“馬雲背後的男人”也救不了OneWeb。


要怪就怪它實在太能燒錢?


(一)


2020年3月27日,OneWeb宣佈申請破產,並裁減了大部分員工。


而就在3月21日,這家被視為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最大競爭對手的企業,才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上,將自家的34顆衛星升上了空。


如此戲劇的一幕,恐怕OneWeb自己也沒有想到竟會發生。


OneWeb成立於創立於2012年,創始人是曾被評為美國“電信領域最具影響力人物”的技術企業家Gregory Thane Wyler(格雷格-惠勒)。


和馬斯克一樣,格雷格-惠勒的創業經歷也很豐富。


先後創辦過多家公司,並在20多歲就成為了億萬富翁。


而其之所以決定成立OneWeb,是因為心中有個宏大的夢想。


按照設想,OneWeb將通過部署數百顆低軌道衛星完成最終的組網應用,來為世界各地的人提供他們負擔得起的高速互聯網接入,尤其是地處偏僻地區的人口。


正因為開創了一片全新的未知領域,OneWeb吸引到了很多明星股東。


日本軟銀、可口可樂、維珍航空、空中客車……


截至目前,這些投資機構共向其輸血了約34億美元。


尤其是日本軟銀,對其甚是看中,參與了其多輪融資。


據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軟銀已向OneWeb投入約20億美元。


奈何製造衛星的成本實在太大,還不好控制。


據媒體報道, 目前OneWeb 一顆衛星的製造成本約為100萬美元,遠遠超出了2015年預計的50萬美元。


這讓OneWeb一直處於缺錢的狀態。


所幸有明星股東們的鼎立支持,OneWeb的靠發射衛星建立星座系統計劃一直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2017年,OneWeb開始解鎖核心業務,製造第一顆衛星。


迄今為止,OneWeb在低地球軌道上有74顆衛星。


而按照OneWeb此前公佈的計劃, 公司將在 2020 年完成 10 次衛星發射任務,每次搭載 30 至 36 顆衛星。


(二)


到了2020年,缺錢的OneWeb又開始尋求新的資金。


這一次的目標依舊是軟銀。


據媒體援引外媒報道,就在34顆衛星升空當日(2020年3月21日),OneWeb與軟銀關於新一輪20億美元融資的談判正式宣告破裂。


這也成了壓倒OneWeb的最後一根稻草!


明明已經砸出去了那麼多錢,軟銀又為何在如此關鍵的時刻選擇對OneWeb“見死不救”呢?


因為軟銀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


受疫情影響,全球資本市場最近遭遇了大震盪,軟銀的股價也不例外。


燒完34億美元后,這家放衛星的公司“猝死”!馬雲背後的男人救不了它

為了維穩,就在不久前,軟銀宣佈將變現至多4.5萬億日元(約410億美元)的資金資產,以回購2萬億日元的股票並減少債務。


這其中甚至還有約140億美元左右的阿里巴巴股份。


要知道,2019年年初,有媒體曾就馬雲退休一事問孫正義是否打算繼續持有阿里股票。


結果孫正義很直白的表示:“我肯定是能持有多久就持有多久了,現在阿里巴巴的營收還在每年以40%在增長,利潤還會不斷上漲”。


燒完34億美元后,這家放衛星的公司“猝死”!馬雲背後的男人救不了它


沒想到才過了一年的時間,孫正義就不得不做出“甩賣”阿里股份的決定。


足見,軟銀眼下有多難!


(三)


當然,股價的暴跌還不至於讓孫正義有如此大的轉變。


關鍵是,OneWeb並不是軟銀近來的唯一一個投資敗局。


2020年2月12日,日本軟銀公司發佈了最新一季財報。


財報顯示,2019年第三財季(10月-12月),軟銀集團營業利潤從去年同期的4380億日元(39.8億美元)降到了26億日元(約0.24億美元),降幅高達99%。


究其虧損的主要原因正是其投資事業的滑坡。


承擔軟銀集團投資事業的是 Softbank Vision Fund(軟銀願景基金),是軟銀集團於2017年5月20日建立的投資基金會,規模高達1000億美元。


截至2019年9月底,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共投資了88家企業,投資總額707億美元。


這些企業分佈在消費、企業服務、金融科技、前沿科技、健康科技、房地產、運輸與物流等領域。


然而這些企業發展並不理想,甚至不少企業就像個無底的“吞金獸”。


正如財報中分析的那般,

Uber、WeWork和其他投資項目的估值減少是公司虧損的直接原因。


到了2020年,情況顯然更糟。


2月10日,美國知名電商平臺,被稱為“美國的拼多多”的Brandless正式宣佈倒閉,這是軟銀願景基金成立以來的第一個死亡項目。


而眼下,OneWeb竟也宣告了破產。


燒完34億美元后,這家放衛星的公司“猝死”!馬雲背後的男人救不了它

這讓孫正義真是有苦難言。


時間回到2000年。


彼時,孫正義向尚在襁褓期的阿里投資了2000萬美元。


此後,孫正義又追加了4000萬和6000萬美元的投資。


而阿里巴巴的優秀表現,不僅讓軟銀賺得盆滿缽滿,也讓孫正義榮膺了“投神”的稱號。


正因為此,其一直致力於尋找“下一個阿里巴巴”。


可事與願違,在投資上的狂奔,如今恰恰讓孫正義一步步走下了投資神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