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也曾攻打印度,为何只打了一仗就灰溜溜撤兵呢?

二战期间,日本是亚洲战场的主要发动者。在侵略中国的时候,曾经打着响亮的口号: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共荣圈包括了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等国家,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日本和印度并没有什么交集。其实日本也曾入侵印度,大家都认为日本去打当时落后被动的印度,应该很容易,可为什么只打了一仗就灰溜溜撤兵了?

当时的印度,和缅甸一样都是英国的殖民地,缅甸已经被日军占领,为了保护自己了利益,也为了保护只最后一个殖民地盘,所有在东南亚驻扎的英军,都集结到了印度。换句话说,与日军打仗的并不是印度士兵,而是英国军队。所以日军是踢到铁板了,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日军失败呢?

二战时,日本也曾攻打印度,为何只打了一仗就灰溜溜撤兵呢?

第一,日军准备不足

日军高层下达进攻命令后,没有交代任何的进攻方案,只是抽调了约10万人,至于具体的进攻方案,则完全是依赖牟田口廉也的临场发挥。在战备物资方面准备得也不充分。只携带了一个月的口粮,由于日军根本就没有评估过驻印英军的战斗实力,他们的粮食很快出现问题。不得不开始控制士兵的饭量,严重影响他们的战斗力。

二战时,日本也曾攻打印度,为何只打了一仗就灰溜溜撤兵呢?

第二,双方指挥官差距太大

牟田口廉有“小东条”之称,擅长以武士道精神鼓舞士兵英勇作战。所以哪怕是在日军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也依然能喊出“没有补给也能打仗”的口号。

反观英军,他们的指挥官是著名的蒙巴顿将军。得知日军已经渡过钦敦江时,他立即决定把钦敦江以西的所有防御力量撤到英帕尔附近高地上。

由于没有防御力量,日本进攻部队只能突入更深的丛林地区,远离后方基地,还要时不时担心背后的钦敦江会遭遇英军奇袭。

在己方已经全部撤退的情况下,盟军的飞机可以对日军进行狂轰滥炸。没炸着日本兵,把他们赶着的猪牛羊给炸死也足以让日本人头疼不已。

二战时,日本也曾攻打印度,为何只打了一仗就灰溜溜撤兵呢?

第三,日军水土不服,染病严重

雨季的来临,日本人遇上了疟疾、痢疾、霍乱、流感等疾病,约有3万兵多名士兵染病,其中一大半丧失战斗能力。而由于补给线受到盟军的沉重打击,他们既没有药品来给士兵们治病,也没有食物吃进肚子,只能在嘴里塞满野草充饥。

这样的情况下,日军只好进行“退却作战”。其实就是大溃败,10万多人气势汹汹地入侵,到3万多人灰溜溜地回去。

据说为了不让同伴看到自己的惨样,牟田口廉还在即将抵达日军大本营时,还专门休整一晚,让自己的部队看起来更有精神。经过这场战役,日本再也没有入侵过英属印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