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清代中晚期,鄧派風行,師者如流。徐三庚、吳諮均是高手,然徐氏過媚,吳氏乏氣,能自出新意成大器者唯吳熙載一人。以往多稱吳熙載是對鄧石如的簡單重複,此言大謬。精研過鄧、吳印風的黃士陵在治“張琮印章”一印時言以“完白、攘之二法參用”。可見他是把鄧、吳的差異窺視的異常清楚的,故稱“二法”,而非因循守舊的“一脈”。可見吳熙載承鄧石如,卻又有獨到創新之處。吳熙載學藝誠實,虛懷實腹,至老不衰。晚年之時,手製印稿逐一自評,滿意者十不到一,足見律己之嚴。

吳熙載師鄧石如而又出新處,首先表現在配篆上,他深獲展蹙穿插的妙理,蹙以求其密,展以求其婀娜,穿插求其呼應,使一印多字,顧盼生姿,渾然天成,此法曾為後之吳昌碩擴而大之。其次是表現在用刀的技法之上,吳昌碩之前用刀似有定法:切刀者用刀刃,衝刀者運鋒角,偶有披刀者運刀背,且三種刀法,用者始終是恪守一法至終老。吳熙載用刀則是三法兼用並施。換言之,即刀用三面——鋒角、刀刃、刀背。用鋒角求其堅挺,用刀刃求其蒼莽,用刀背淺刻披石求其灑脫。因此,他精湛而隨意的用刀給鐫刻後的點劃以內涵豐富、百看不厭,似“屋漏痕”,如“折釵股”。故後世宗鄧者大抵以吳為師,與此是大有關係的。

今天我們為大家繼續帶來吳熙載的傳世印作中的朱文印。

我們先看幾方印文相同的印作,其中第一印為明代篆刻家梁袠所作,第二印為鄧石如所作,而後三印皆為吳熙載所作。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曾有說鄧石如曾師法梁袠,雖未見確切的史料根據,但是從此印可以看出些許端倪。鄧石如對梁袠的學習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學習之後的變化亦是顯而易見的。包括在印文筆畫粗細的處理,彎折的處理,與邊框粘連的處理都有自己的新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當如是。特別是其中對篆書書法的意蘊的體現猶是鄧石如所常。

而吳熙載所治的三方“一日之跡”承襲鄧石如,卻又是各具特色。第一方印,特色之處在圓弧處的折化處理,其中的隸篆筆意尤為凸顯,比之其時浙派的用繆篆入印的圓轉有所區別,這也是鄧派“印從書出”的體現,將印人在書法中的體悟融入印中,體現其篆書書法之造詣,亦以此獨具個人之風貌。第三方印亦是如是,唯有第二方印則在圓轉之處做了刻意的誇大,弧度的加大,使之更加的裝飾化。我們可以比較梁袠、鄧石如和吳熙載的第二方印。可以看出弧度的加大,和裝飾化意蘊的誇大。既可以看出其中的一脈相承,又可以看到其中各自對篆刻的不同理解與側重。印文相同,可以更加容易體悟其中的不同,但是又比較容易陷入找尋差異的狹隘視角。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印文內容:觀海者難為水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 也,不成章不達。”

“觀海者難為水”意思是“看過大海的人,一般的水就不會放在他的眼裡了。”我們可以看到吳熙載曾多次以此為印文治印。

上文我們提到吳熙載師鄧石如而又出新處,首先表現在配篆上,他深獲展蹙穿插的妙理,蹙以求其密,展以求其婀娜,穿插求其呼應,使一印多字,顧盼生姿,渾然天成。我們觀此“觀海者難為水”我們可以從中清晰的體悟到展蹙穿插的妙處。亦可以看到其中體現的吳熙載的個人穩重嚴謹的性格,雖有穿插之處,卻又適可而止,穿插中亦體現這穩重與平和。此印的篆法,我們亦可以看到其中的鄧派篆法的獨到之處,既不同於元朱文的篆法,亦不同於其時浙派的用篆,更加的有書法之意蘊。元朱文的用篆容易產生過於纖巧與裝飾化的缺點,而繆篆在孕巧於拙之時,亦是容易產生板滯之失。

吳熙載的此印的印風承襲鄧石如的印從書出之路,又在佈局之中見個人的創新與發展。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印文內容:事非經過不知難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事非經過不知難。當下無意演說,竟自下臺,勉強把名單取出,交給議長,自己垂頭喪氣,踱出院門,乘輿竟去。”

吳熙載篆書、篆刻皆取法鄧石如,進而廣採博取周秦漢魏等金石文字,從而形成自己的篆書風格,用以入印,形成自己的篆刻風格。此印亦是吳熙載成熟時期的細圓朱文印,比鄧石如更顯秀俊瀟灑,融雄秀為一體,具有文靜、大方、含蓄的內蘊美。此印的疏密佈白亦是有獨到之處,布白的襯托呼應,看似隨意,實則又與橫縱、直曲之勢相呼應。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印文內容:子京秘玩

款文內容:道光丁未仲春。熙載刻於雙藤書屋。為小湖仁弟大雅正之。是日,吳門張左權適至,頗見賞。

此印是吳熙載49歲時所作,我們從印文文字的佈局可以看到浙派的兩小兩大的排列方法,但是與之不同的是,並非根據筆畫之多少來決定入印文字所佔面積。此處以“京”字穿插入“子”字彎弧,以此種侷促感來增加厚度,“秘”字與“玩”字的粘連,“秘”字“禾”部與“玩”字“王”部的穿插更是有度有節。展蹙穿插的布白之妙此印詮釋的淋漓盡致,有理有節更是將吳熙載個人的氣度突顯而出。名家之佳作將篆刻之章法信手拈來,處處可見大家的風範。

再帶來幾方吳熙載白文印中的佳作:

先是兩方“觀海者難為水”印,大家可以品味下與上面給出的“觀海者難為水”的同與不同,更可以看看吳熙載印章的不同款識。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接著是兩方各具特色的細圓朱文印: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清代篆刻家吳熙載(三)篆刻講堂一百五十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