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論愛情

“愛情並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而是一門可以通過訓練自己的紀律、注意力和耐心學到手的一門藝術”——弗洛姆

「哲學」論愛情

三個常見愛情誤區

1.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

持這一想法的人總在想:我會被人愛嗎?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愛?

為此,男男女女會竭力提升自己的魅力,

或依靠名利地位,

或依靠美貌“顏值”,

或讓自己人品高尚……

事實上,

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愛”無非是贏得人心和對異性有吸引力這兩種傾向的混合物而已


2.人們認為愛的問題是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

如果你對“緣分未到”、“我還在等對的那個人出現”這樣的話不陌生,

那就意味著你身邊有人深信:愛本身十分簡單,困難在於找到愛的對象或被愛的對象。

首先,這樣的看法來源於現代社會的發展。

二十世紀以來,自由戀愛的新方式,衝破了以往門當戶對的婚戀觀。

人們追求浪漫的愛情,愛的對象變得越來越重要。

其次,人與人之間的愛情關係,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勞動力市場一樣的基本原則。

絕大多數相親網站上,

人們在選擇對象時,是以權衡對方及本人的交換價值為前提。

決定要不要與一個人發展戀情,就像做一筆交易。

要考慮對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慮自己的實力。

猜想對方會不會看上自己,

如果找到在“市場上所提供的最合適的對象”,人們就決定交往。


3.人們不瞭解“墮入情網”同“持久的愛”這兩者的區別


兩個原本陌生的人,當他們之間似乎摩擦出“愛”的火花,二人突然決定與對方融為一體時,他們感覺最美妙的愛情降臨了。

但這種“男女之間突如其來的、奇蹟般的親密”就其本質來說不可能持久。

最後的結局往往是,在生活的瑣碎、無聊中,在雙方不可避免的分歧中,原本燦爛奪目的愛情變得黯然失色甚至面目可憎。

事實上,人們往往把這種如痴如醉的、著迷、瘋狂的愛戀看作強烈愛情的表現,

實際上這只是證明了這些女過去是多麼寂寞。


正因為人們總是進入以上三個愛情誤區,所以太多的人如飛蛾撲火般投入愛情,最後卻傷痕累累。

人們再也找不出一種行為或一項行動像愛情那樣,以如此巨大的希望開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敗而告終。

人們總是遭受愛情的挫折,卻很少努力學習如何去愛。

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應該認識到:

愛情是一門藝術,是需要學習的

要想學會愛

就得像學其他的藝術,如音樂、繪畫等一樣付出努力,

既要掌握理論,又要付諸實踐。

如何學會愛的藝術?

在談及學會一門藝術時,一開始人們必須學會許多其他的、而且看起來經常是同這門藝術無關的東西,然後才開始學習這門藝術。

木匠學徒要先學會刨木頭,學鋼琴的人要先練習音階,而學習禪宗射箭的人則要先練習呼吸。

愛的能力要求人全力以赴,要求人的清醒狀態和生命力的昇華,

而這種能力只能通過在生活的許多其他方面的創造性的和積極的態度才能獲得。

在其他範疇沒有產生積極性的人,在愛情方面也不可能有這種能力。

愛情是一種個人的體驗,討論愛情的實踐問題只能是討論進行實踐的先決條件,也就是實踐的最初步驟。至於達到目的的最終步驟,都得由每個人自己去做出。

「哲學」論愛情


1.實踐所有藝術時必須具備的四個先決條件

(1)紀律

如果沒有紀律,只是憑一時的“興致”去行事,這也許會成為使我感到愉快的一種嗜好,但我永遠成不了大師。

這裡所指的紀律,不是實踐一門特殊藝術所要求的紀律,如每天要堅持練習幾個小時,而是貫穿人的一生的紀律。

  • 如何訓練紀律?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紀律看作是外部強加的東西,而應該成為自我意志的體現

應該感到這是一種愉快,並且逐漸習慣於一種生活態度。

西方人認為紀律必會使人難受或不適,紀律只有達到這種效果,才是“有用的”。

但是東方人很久以來就認識到,對身心有益的東西必定使人舒適,即使開始的時候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


(2)集中

集中是掌握藝術的一個必要條件。

但是在我們這個社會里,集中比自我紀律還要罕見,我們的文化已經導致一種非集中的、分散的生活方式。

人們往往同時幹幾件事:看書、聽收音機、談話、抽菸、吃飯和喝酒。人成為消費者,張開大嘴坐著,貪婪地吞下一切東西:畫片、燒酒和知識。

大多數人已經不會一個人安靜地坐著,不說話、不抽菸、不看書和不喝酒。

他們很快就會變得不安起來,他們一定要動嘴或者動手。

  • 如何訓練集中?

其實,做一些簡單的練習就能幫助我們集中,譬如:簡單的正念冥想。輕鬆地坐著,把眼睛閉上,努力使自己的眼前出現一片白色,並排除一切干擾自己的畫面和念頭,然後可試著觀察自己的呼吸。

除這些練習外還要學會專心做一切事:專心聽音樂、看書、談話或欣賞圖畫。

如果專心地幹,那麼幹什麼就無關緊要了。

集中意味著要完全地在現時生活,而不是趕著這事想那事。

那些相愛的人應當首先練習集中,

他們必須學會親近對方並向對方開放,而不是相互迴避。

集中還要求對自己要保持清醒。

譬如在感覺到累或者消沉的時候,不應該聽之任之和用隨時可以撿來的消沉的想法去加劇這種感受,

而應該問問自己:

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所有情況下,

必須要覺察內心的活動,

而不是用各種藉口為自己辯護。


(3)耐心

我們整個網絡系統提倡的其實都是耐心的反面,那就是要快。

這裡有重要的經濟原因,但這也體現了人的價值原是由經濟價值所決定。

現代人認為,如果他不很快地處理事情,就會失去時間。

可是,他並不知道如何利用它由此贏得的時間。(學會慢下來,沉下來,慢慢做事,耐心加恆心)

人們的確需要高效率的工作,

但也需要學習如何在空閒時間使自己慢下來,靜下來,

耐心地與自己相處,

與親近的人相處,

靜下心來做自己喜歡的事並持之以恆,

這樣才能達到一種生活的平衡狀態,才能給愛留下發芽和生長的空間。


(4)興趣

如果對一門藝術沒有興趣,那沒有一個學者會學這門藝術。

他最多成為一名業餘能手,但不可能成為大師。

不要出於逃避孤獨的需要或“相親”這類的來自他人的壓力而學習,

而要出於自己內心主動產生的興趣,

這也是一個人積極的生命力的表現。

「哲學」論愛情


2. 掌握愛情的藝術必不可少的特殊條件

(1)克服自戀

自戀傾向是人的一種態度,具有這種態度的人體驗到的現實只是內心活動,主要是他們自己的貪婪和恐懼,對他們來說,外部世界的現象本身是不現實的,只有對他們有利或者威脅他們的事物才有意義。


(2)保持客觀性和理智(關鍵條件)

客觀性就是對人和事物持開放的態度,能實事求是地看待事物。

能進行客觀思考的能力就是理智,以理智為基礎的感情是謙恭。

有無客觀性和理智是學會愛的藝術的一個關鍵性條件,

人們應該對所有與自己有所接觸的人都能保持客觀和理智。


(3)要以信仰為基礎

要區別合理的信仰和非合理的信仰。

非合理的信仰是指服從一種非理性權威的信仰,比如信仰一個人或者一種思想。

合理的信仰是指紮根於自己思想或感情體驗的一種堅定的信念,

紮根於創造性的智力和情感的積極活動。

非合理的信仰其根子在與服從一種被看作是全知、全權的巨大勢力、以及貶低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而合理的信仰是以相反的體驗為基礎的。

合理的信仰首先不是信仰什麼東西,而是一種確認

這種確認是建築在自己真實經歷上的堅定的信念。

我們相信一種思想,因為這種思想是我們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的產物。

我們相信自己、他人和人類不斷髮展的可能性,

我們對自己的覺悟和成熟體驗得越深,

我們的信仰程度就越高。

合理信仰的基礎是我們自己的生產力。

在信仰中生活,就是創造性地生活。

在愛情方面,就是要把相信自己的愛情並相信這種愛情能喚起別人的愛以及相信這種愛的可靠性看作是愛情的基本條件。

產生信仰需要有勇氣,也就是要能承受風險和準備受到痛苦和失望。

培養自己的信仰和勇氣可以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


(4)積極的活動

積極的活動指人的內在的積極性,創造性地運用自己的力量。

愛情是一項積極的活動,如果我愛,我對所愛之人就抱有積極的態度,而且還不限於對他(她)

在思維、感覺、看和聽的活動中保持清醒、警覺和開放的狀態,是學會愛的藝術必不可少的條件。

愛的能力只能通過創造性的和積極的態度獲得。

完全清醒就是要使自己和別人都不感覺到無聊——這一點是愛情的一個基本條件。

愛的能力要求人全力以赴,

要求人的清醒狀態和生命力的昇華,

而這種能力只能通過在生活的許多其他方面的創造性的和積極的態度才能獲得。

在其他範疇沒有產生積極性的人,在愛情方面也不可能有這種能力。


「哲學」論愛情

我們談愛情,不是在“說教”,

而是因為我們談的是存在於每個人本質之中的最深的要求:分析愛情的本質,是因為今天已經很少有人能體驗到愛情。

批評造成這一現象的社會條件,則是相信愛情能從一種零星出現的個別現象,發展成為普遍的現象。

參考文獻:弗洛姆《愛的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