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頭王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古訓,先丟地盤,後丟性命

金頭王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古訓,先丟地盤,後丟性命


唐朝末年,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廷式微,朝廷已經失去對藩鎮的有效控制。

公元886年(光啟二年),盧龍節度使李全中去世。

按照朝廷的規制,像節度使這樣的軍事重鎮主官,歷來都是由朝廷來任命的,但是到了唐僖宗朝,黃巢起義席捲北方大半個國土,對朝廷形成強烈的打擊。

此時的朝廷自己都應接不暇呢,外面的藩鎮更不聽調遣了。於是李全中的長子李匡威接替了其父的位置,只是給朝廷來個通報,最後讓朝廷認可了事。

金頭王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古訓,先丟地盤,後丟性命


李匡威接任後,一心要做出一番業績來,恰在此時,瞌睡碰到枕頭。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在向外擴張,他出兵攻打雲州的吐谷渾酋長赫連鐸。因為盧龍和吐谷渾關係很好,所以前來搬救兵,於是李匡威出兵救雲州,擊退了李克用。

打了敗仗的李克用消停了一段時日,又耐不住寂寞,開始進攻成德節度使王鎔。王鎔一看李克用來勢兇猛,又連忙向李匡威呼救。

這李匡威幫忙幫慣了,一看好鄰居有難,二話不說,就準備出兵。

可是這一次,因為一些小插曲,李匡威的人生道路卻因此被改變了。

金頭王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古訓,先丟地盤,後丟性命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李匡威臨行前擺了一桌,跟家人道別,他的弟弟李匡籌夫婦兩陪同。在酒宴上由於興致很高,就喝得多了點。

李匡籌的老婆很有姿色,李匡威平日裡見了還有些大伯子模樣,可俗話說了,酒為色媒人。這天李匡威越喝越興奮,等都喝高了之後,直接摟著弟妹就進了屋。

當時李匡籌肺都氣炸了,大哥明目張膽的給自己戴這麼一大頂綠帽子,他豈能無動於衷?可是李匡威手握兵權,李匡籌乾著急也沒有辦法,只好恨恨的回到宅中,思謀著怎麼報這個奪妻之恨。

金頭王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古訓,先丟地盤,後丟性命


李匡威大軍出城的第二天,李匡籌就反了,他帶領自己的親兵趁機佔領了幽州(今北京),同時控制了軍隊,並且將李匡威的勢力清洗得一乾二淨。

那邊李匡威正和王鎔和李克用作戰呢,並不知道家中的變故,二打一,李克用當然打不過了,最後敗退了。

李匡威是取得了勝利,但他此時才知道,他剛走,老巢就讓親弟弟給抄了,自己已經成了流浪漢。

帶兵往回打吧,李匡威打群架可以,單兵作戰水平也太一般了,很快讓他弟弟給打了個屁滾尿流。

部隊都打散了,大部分的手下逃回幽州,投靠李匡籌了。李匡威只帶了小股親信留駐在深州。

金頭王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古訓,先丟地盤,後丟性命


李匡威幫忙幫成了無家可歸的人,便上表朝廷,想去京師落腳。

此時的唐僖宗已經駕崩,天下由小皇帝唐昭宗來坐。

李匡威在盧龍擔任節度使時期,不光是窮兵黷武,還橫徵暴斂,老百姓在他的治下是生靈塗炭。因為平時擄掠百姓慣了,老百姓便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金頭王”。

他這個名聲還傳得很遠,以至於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他這個外號。現在京城的老百姓一聽說他要來,馬上便瘋傳:“金頭王要來圖謀社稷了”。

這個謠言一傳開,嚇得有些老百姓都逃到山裡避難去了。

老百姓跑了,唐昭宗也聽到了這些流言蜚語。此時軟弱的小朝廷還怎麼敢讓這尊瘟神來都城?他來了,我這個皇帝可就危險了。於是,便堅決的拒絕了。

朝廷這一拒絕,這下子李匡威可真成喪家犬了。

金頭王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古訓,先丟地盤,後丟性命


因為李匡威幫忙打跑了李克用,所以王鎔對李匡威十分感激,便將李匡威迎入成德鎮內,他的小股軍隊就在寶佛寺駐紮下來了。

這個王鎔也是子承父業,這年才剛剛十七歲,他是個知恩圖報之人,對李匡威非常好,不但給他修建了府第,還把他尊為義父。

李匡威在成德住了一陣子後,感覺十分的憋屈。大丈夫應該建功立業,整天在這裡窩著,豈不枉費了美好的青春?

可以看出,那李匡威還是個胸懷壯志之人。

可是現在自己一是手頭上無兵;關鍵的是客居在這裡,沒有地盤。

有地盤了什麼都好辦,只要一招兵買馬,很快就能來杆子組建起一支隊伍來。

到那裡尋找地盤呢?想來想去,還是從身邊下手最快捷。

金頭王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古訓,先丟地盤,後丟性命

李匡威什麼都明白,就是忘了兔子不吃窩邊草這個古語。他開始打起了歪主意,他想,王鎔不過是個小毛孩子,好擺弄。只要把他劫持了,剩下的事就好辦了。

誰知那王鎔雖然年少,但能繼承父親偌大的產業,也不是白給的,他馬上識破了李匡威的陰謀。

到了這個地步,李匡威的大限就到了。

這一切都怪李匡威的貪慾,他貪弟妹的姿色,丟了老巢;這一次又貪義子的地盤,最後命喪黃泉。

參考資料:《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