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坡處治中,常用的抗滑樁施工工藝,超全面!

1 概 述

樁是深入土層或岩層的柱形構件。邊坡處治工程中的抗滑樁是通過樁身將上部承受的坡體推力傳給樁下部的側向土體或巖體,依靠樁下部的側向阻力來承擔邊坡的下推力,而使邊坡保持平衡或穩定,見圖1。

邊坡處治中,常用的抗滑樁施工工藝,超全面!

圖1

抗滑樁與一般樁基類似,但主要是承擔水平荷載。抗滑樁也是邊坡處治工程中常見常用的處治方案之一,從早期的木樁,到近代的鋼樁和目前在邊坡工程中常用的鋼筋混凝土樁,斷面型式有圓形和矩形,施工方法有打入、機械成孔和人工成孔等方法,結構型式有單樁、排樁、群樁,有錨樁和預應力錨索樁等。
抗滑樁類型、特點及適用條件

(1)抗滑樁的類型

抗滑樁按材質分類有木樁、鋼樁、鋼筋混凝土樁和組合樁。
抗滑樁按成樁方法分類,有打入樁、靜壓樁、就地灌注樁,就地灌柱樁又分為沉管灌注樁、鑽孔灌注樁兩大類。在常用的鑽孔灌注樁中,又分機械鑽孔和人工挖孔樁。
抗滑樁按結構型式分類,有單樁、排樁、群樁和有錨樁,排樁型式常見的有椅式樁牆、門式剛架樁牆、排架抗滑樁牆(見圖2),有錨樁常見的有錨杆和錨索,錨杆有單錨和多錨,錨索抗滑樁多用單錨,見圖3。

邊坡處治中,常用的抗滑樁施工工藝,超全面!

邊坡處治中,常用的抗滑樁施工工藝,超全面!

抗滑樁按樁身斷面形式分類,有圓形樁、方形樁和矩形樁、“工”字形樁等。
(2) 特點及適用條件

抗滑樁的施工採用打入時,應充分考慮施工振動對邊坡穩定的影響,一般是全埋式抗滑樁或填方邊坡可採用,同時下臥地層應有可打性。抗滑樁施工常用的是就地灌注樁,機械鑽孔速度快,樁徑可大可小,適用於各種地質條件,但對地形較陡的邊坡工程,機械進入和架設困難較大,另外,鑽孔時的水對邊坡的穩定也有影響。人工成孔的特點是方便、簡單、經濟,但速度較慢,勞動強度高,遇不良地層(如流沙)時處理相當困難,另外,樁徑較小時人工作業困難,樁徑一般應在1000mm以上才適宜人工成孔。


單樁是抗滑樁的基本型式,也是常用的結構型式,其特點是簡單,受力和作用明確。當邊坡的推力較大,用單樁不足以承擔其推力或使用單樁不經濟時,可採用排樁。排架樁的特點是轉動慣量大,抗彎能力強,樁壁阻力較小,樁身應力較小,在軟弱地層有較明顯的優越性。有錨樁的錨可用鋼筋錨杆或預應力錨索,錨杆(索)和樁共同工作,改變樁的懸臂受力狀況和樁完全靠側向地基反力抵抗滑坡推力的機理,使樁身的應力狀態和樁頂變位大大改善,是一種較為合理、經濟的抗滑結構。但錨杆或錨索的錨固端需要有較好的地層或岩層,對錨索而言,更需要有較好的岩層以提供可靠的錨固力。
抗滑樁群一般指在橫向2排以上,在縱向2列以上的組合抗滑結構,類似於墩臺或承臺結構,它能承擔更大的滑坡推力,可用於特殊的滑坡治理工程或特殊用途的邊坡工程。
2 施工

2.1 一般程序

抗滑樁施工多采用機械成孔或人工成孔,現場灌注混凝土施工。
灌注樁是一項質量要求高,施工工序較多,並須在一個短時間內連續完成的地下隱蔽工程。因此,施工應按程序進行。備齊技術資料,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做好施工準備。應按設計要求、有關規範、規程及施工組織設計,建立各工序的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監理、設計和業主各方管理到位、監控到位、技術服務和技術跟蹤到位。保證施工有序、快速、高質地進行。


抗滑樁施工的一般程序如圖2.1所示。

邊坡處治中,常用的抗滑樁施工工藝,超全面!

2.2 設樁工藝選擇

設樁工藝又稱成孔方法或成孔工藝。灌注樁施工的類型較多,抗滑樁施工常用的主要為非擠土灌注樁類型。正確、恰當地選擇設樁工藝,才能保證施工質量和施工工期。各種設樁工藝適用範圍及特點見下表。

邊坡處治中,常用的抗滑樁施工工藝,超全面!

2.3 施工工藝

1、先按設計圖放出樁位置、清理出平臺位置,開挖面內高外低,以便排水。

2、人工挖樁及護壁施工

①測量定位:根據設計提供的現場座標點測放軸線,根據軸線確定樁身的4個邊樁,然後做好邊樁的護樁,樁位的放樣允許偏差為10mm。經監理複核驗收並辦理有關手續後,方可進行開挖。


②鎖口施作:先根據孔口尺寸支立模板,確保鎖釦混凝土厚度不小於40cm, 鎖口混凝土高出原地面45cm。
③挖樁:在粘土層用短柄鐵鍬鋤頭挖土施工;進入砂岩層用風鎬施工;如遇堅石風鎬難以施工的,採用鑽眼爆破施工。
④運輸:在樁孔上架立垂直運輸支架,用捲揚機作為提升運土設備,提升上來的渣土及時運輸到指定的棄土場,避免造成環境汙染。
⑤護壁施工:護壁混凝土採用機械拌合,人工澆築,振動棒搗實的方法。塌落度控制在8~10cm。採取開挖一節支護一節原則,其下挖深度不得超過2m,往下施工以每一節為一施工循環。護壁C20鋼筋混凝土,厚度為20cm。在節與節之間插豎直鋼筋(入下節25cm),以提高護壁的整體性。模板之間用卡具、扣件連接固定,確保剛度。護壁砼灌注8小才可進行拆模工作。
⑥樁內照明用電採用36V安全電壓,孔內照明燈泡用專用防水燈泡,確保安全。
⑦安全措施:鎖口處預埋爬梯掛件,待一定深度時方便掛設腳手爬梯,施工人員上下時必須由腳手爬梯上下,樁口上搭防雨護棚,樁口周圍還應設防護欄。孔下必須保證通風,並隨時檢測有無有害氣體,一旦發現有害氣體時,施工人員必須馬上撤離,採取通風來稀釋有害氣體的濃度,在確定絕對安全後,方可繼續施工。

⑧檢查:成樁後對樁身尺寸、孔底標高、樁位中線、井壁垂直度進行全面測定,作好施工記錄。經監理及有關質檢人員共同逐孔檢查鑑定,符合設計要求後,辦理好隱蔽工程驗收,再製作、吊放鋼筋籠、澆築砼。
⑨孔樁護壁須滿足下列要求:
a.護壁厚度、搭接筋的配備,砼必須符合設計的要求。
b.孔樁開孔後,應儘快澆築樁壁砼,且當天需一次性澆築完畢。
c.不得在水淹沒模板情況下澆注護壁砼。
d.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應及時加以堵塞或導流。
4). 抗滑樁孔內爆破
①採用電雷管起爆。
②必須打眼放炮,嚴禁裸露藥包,,對於軟岩石炮眼深度不超過0.8米,對於硬岩石炮眼深度不超過0.5米。炮眼數目、位置和斜插方向,應按岩層斷面方向來定,中間一組集中掏心,四周斜插挖邊。
③嚴格控制藥量,以鬆動為主。一般中間炮眼裝硝胺炸藥1/2節,邊眼裝藥1/3~1/4節。
④有水眼孔要用乳化炸藥,儘量避免瞎炮,如有瞎炮要按安全規程處理。
⑤炮眼附近的支撐應加固,以免支撐炸壞引起坍孔。

⑥孔內放炮後須迅速排煙。可採用電動鼓風機放入孔底吹風等措施。
⑦抗滑樁炮眼佈置圖

邊坡處治中,常用的抗滑樁施工工藝,超全面!

5).鋼筋籠製作

①所使用鋼筋材料必須有質保書和試驗報告。
②鋼筋加工時主筋搭接位置應錯開,在35d且不小於500mm,範圍內接頭數目不得超過總受力鋼筋面積的50%。主筋焊接必須保證搭接長度不小於規範值。縱向主筋在樁頂以下2m內不設接頭。水平加力筋必須和縱筋點焊成牢固的鋼筋籠,保證鋼筋籠不變形、不扭轉。


③箍筋與主筋間採用22#鐵絲全部進行綁紮,綁紮要牢固,適當加以點焊。
6).聲測管安裝
①鋼筋籠綁紮完成後進行聲測管的安裝工作,聲測管採用內徑不小於40 mm,厚度不小於3 mm的金屬管。聲測管應綁紮在鋼筋籠的內側四個角位置,綁紮要牢固。
②聲測管底部用薄鋼板焊接封閉,同根聲測管連接時用鋼套管焊接,上端用木塞封閉,管內無異物,連接處光滑,不漏水。管口應高出樁頂100 mm以上,聲測管管口高度應一致。7).樁芯砼澆灌

①請監理單位下孔驗收樁鋼筋,驗收合格後方可灌注樁芯砼。
②澆灌前認真檢查機具工作狀態良好,所用材料符合要求,攪拌班組配合比交底明確。
③指派專人旁站,並作好樁芯砼澆灌記錄。
④在攪拌砼時,嚴格按照砼的配合比進行配料,砼攪拌時間不少於90秒,坍落度控制在8~10CM範圍內。
⑤澆築採用乾式澆注法:在砼澆築過程中,採用串筒,保證串筒端部距砼的澆築面不大於2M,防止粗骨料與水泥砂漿離散,出現離析現象。樁芯砼每下料0.3米左右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一次,保證樁芯砼的密實度。每樁芯必須連續澆灌完成,不得留設施工縫。樁芯砼澆灌以後,8小時後灑水養護,養護期不少於7天。灌樁芯砼時,做好砼試塊,認真養護,達到齡期後送檢。


2.4 施工質量控制

(1)一般要求

抗滑樁是一項質量要求高的工程,搞滑樁的施工質量直接關係到工程的成敗。因此,控制施工質量顯得特別重要。施工時必須堅持質量第一原則,推行全面質量管理。
抗滑樁多采用灌注樁,要特別把好成孔(包括鑽孔和清孔)、下鋼筋籠和灌注混凝土等幾道關鍵工序。每一工序完畢時,均應及時進行質量檢驗,上道工序不清,下道工序就不能進行,以免留存隱患。
施工時每一工地應設專職質量檢驗員,對施工質量進行全面檢查監督,質量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到每一根樁。灌注樁的質量控制,主要是指鑽孔、清孔,鋼筋籠製作、安放,混凝土配製、灌注等工藝工序過程的質量標準和控制方法,應以設計文件和國家或行業標準為準,制定出切合工程實際和易於操作的具體標準和要求。

邊坡處治中,常用的抗滑樁施工工藝,超全面!

邊坡處治中,常用的抗滑樁施工工藝,超全面!

  • 樁頂高程允許偏差±50mm。
  • 施工單位全部檢查。檢驗方法:
  • 水準儀測量。
  • 2.5 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預加固樁安全要求及防控措施:

    (1)現場技術負責人在施工前對施工班組進行全面、具體和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內容包括工作場所和安全防護措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注意事項,開展經常性地安全自查,嚴禁使用手動提升設備。
    (2)施工現場掛設安全標誌,特別是主要施工部位,作業點和危險區域,主要通道口均掛設相關的安全標誌。施工機械設備隨機掛設安全操作規程。
    (3)開始掘進前,做好防止落石及塌方的施工準備工作,先將井口周圍2m以內碎石、雜物清除乾淨;在土質比較破碎的地表掘進,井口必須支護,鎖口應高出地表0.45m,進入樁基坑中作業必須戴好安全帽。
    (4)防護壁坍塌措施:每節1米樁孔挖完後立即支護護壁施工,澆注護壁混凝土, 8h後方可拆除護壁模板,上下護壁要有鋼筋拉結,搭接長度不小於10cm。避免護壁出現流砂、淤泥而造成護壁因自重而沉裂的現象, 在破碎地段的護壁處可適當增加錨杆,以防止護壁滑落。
    (5)對施工現場所有設備、設施、安全裝置、工具和勞保用品等需要經常進行檢查,確保完好和安全使用。對運土吊筐經常檢查其質量、吊繩是否扎牢,以防掉土、掉石砸傷井下施工人員。對提升架捲揚機質量、滑輪、吊繩等定期檢查,防止斷落、脫落等可能事故。


    (6)樁孔開挖如需採用爆破作業,爆破飛石的控制則需在鎖口位置覆蓋炮被。
    (7)當樁孔孔深超過8m時,地面配備向孔內送風裝置,風量不少於25L/S。孔底鑿石時必須加大送風量。
    (8)樁孔設置C20鋼筋混凝土護壁,派專人經常檢查樁孔混凝土護壁施工質量和變形情況。
    (9)井口護圈要高出地面0.3m,並防止井口雜物掉入樁孔內砸傷人員。樁孔內必須放置爬梯, 隨挖孔深度增加放長至工作面,以作安全使用施工人員上下必須使用爬梯,禁止用電動捲揚機帶人。嚴禁酒後操作,不準在孔內吸菸和使用明火作業。
    (10)已灌注完混凝土或正在挖孔未完成的樁口,必須設置井蓋和圍欄圍擋。
    (11)凡在孔內抽水之後,必須先將抽水的專用電源切斷,作業人員方可下樁孔作業,嚴禁帶電源操作。挖孔人員上下孔井,必須使用安全爬梯;井下需要工具,必須用專用繩索遞送,繩索隨時檢查,有斷絲立即更換。禁止任何井內拋擲。井下作業人員持續作業以2h為宜,最長不得超過3h。應勤換井下作業人員,輪換下井作業。井孔上、下有可靠的通話聯絡,如對講機等。孔口配合孔內作業人員要密切注視孔內的情況,不得擅離崗位。

    (12)施工場內的一切電源、電線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專管,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各樁孔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孔和一閘多用。必須採用“三相五線”,施工現場的電線架空高度距地面不得低於3m,絕緣良好。
    (13)樁孔驗收合格後,立即進行樁身鋼筋籠吊裝就位,鋼筋籠入孔吊裝時要防止碰撞破壞孔壁。
    (14)成孔後混凝土灌注前,應用竹膠板或木板將井口掩蓋,並設有安全警示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