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電視劇可怎麼挑啊?

這周看了幾條新聞剛好都是美劇相關的幾個數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電視的數量實在太多太多。

2019年全球總計有10600部新的電視劇面世,這其中4600部為有劇本作品。單看美劇,這一年總計有532部有劇本作品面世,同比增長7%。

這當中,流媒體貢獻了非常大的一部分。而在流媒體當中,奈飛又貢獻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調查顯示,去年四季度在全美有互聯網的家庭中,19%的電視收視是來自流媒體平臺的,同比增長10%。

在流媒體類別裡,奈飛用戶們貢獻了31%的收視。

排在流媒體第二名的,可能會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是早已退出原創作品市場的油管。在去年四季度,油管用戶們貢獻了21%的流媒體收視,當然,他們看的絕大部分都是隻有幾分鐘的短片。

排名第三的Hulu,佔據12%的收視;排名第四的亞馬遜佔據8%的收視。

其餘流媒體平臺總計佔據剩下的28%收視,其中包括了新的巨頭迪士尼加等。

更廣泛的選擇

在流媒體平臺大戰愈演愈烈的情況下,觀眾們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選擇。尼爾森數據顯示,60%的用戶訂閱超過1 個平臺的會員;18到34歲人群中,47%的觀眾表示至少訂閱了三個平臺會員。

調查還顯示,當有新平臺出現的時候,有38%的用戶會選擇直接訂閱新平臺,27%則會選擇先取消一個再訂閱新平臺,13%則表示會先試用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這麼多電視劇可怎麼挑啊?

至於為什麼會選擇取消訂閱某平臺,42%表示因為使用時間不值得會員花費;16%則表示在看完想看的特定內容後就會取消服務。

內容對流媒體而言,依然是競爭最重要的法寶。整個2019年,各大流媒體上供觀眾選擇的內容數量總計達到了64.6萬個,包括劇集、電影、體育節目、紀錄片、真人秀以及特別節目等等。

64.6萬個節目中的9%也就是差不多5800個內容是隻有在流媒體上才能看到的。

流媒體崛起的另一面,當然是公共電視臺的式微。

雖然今年剛剛只有2月,但今年秋季新劇的消息已經開始慢慢出爐了。

全美五大公共電視臺總計新劇數量連續第二年大幅下降,從2019年的66部下降到55部。

這其中,劇情類從前一年的36部下降到30部;喜劇類從30部下降到25部。單鏡頭電視劇維持在13部,多鏡頭的從11部下降到10部。

看看五大分別的數據,幾乎都有下降。

這麼多電視劇可怎麼挑啊?

雖然在流媒體激烈競爭之下,這幾年Peak TV的聲音不斷,也確實湧現了不少優秀的劇集,但仔細想想,現象級美劇,尤其來自公共電視臺的現象級熱劇,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呢?

這麼多選擇怎麼辦呢?

作為一個確實看了很多美劇的人,這幾年已經形成了一套如何選擇的機制。

比如公共電視臺22分鐘喜劇,我一般會全盤嘗試,反正也就是22分鐘,再難看也不至於多虧。一般三集之內就能確定要不要繼續看下去。

公共電視臺劇情類劇集,所謂的“程序劇”procedural show,只要不是設定太讓人覺得沒趣,也可以嘗試一下,同樣是最多三集就能確定追還是不追。

公共電視臺其它劇情類劇集就完全看設定啦,一眼看下去會是大坑的,謹慎選擇,至少等一季終再做決定。

這麼多電視劇可怎麼挑啊?

有線電視臺,比如HBO和showtime之類的,基本上設定對胃口的就看,質量大部分時候是有保證的。

流媒體平臺會稍微謹慎一點,看設定看劇情等等。當然如果實在無聊了,隨便一部劇binge掉一季至少不會因為看得半吊子而難受。

然後呢,持續關注風評,總有自己錯過的好劇可以撿起來嘗試一下的。

以上就是我的選劇機制,這當然得根據個人口味做調整。

可能大家也會發現,照這個機制的話,好像還是有太多劇要看。那怎麼看得過來呢?

其實這並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美劇嘛,本身就是娛樂,如果覺得它成為了一種負擔,那就沒必要了。對我來說,大概80%的美劇都是作為背景音在放著的。

最後想說,本號會持續會大家推薦值得一看的劇,當然也會為大家過濾掉一些不怎麼值得看的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