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輪驅動”: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雙輪驅動”: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 新刊預告

“雙輪驅動”: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0年第4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國內外形勢面臨深刻複雜的變化和前所未有的挑戰。正值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下行壓力。金融創新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改革開放為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供新機遇。在多方合力取得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從長週期視角思考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十三五”規劃收官之戰。在此背景下,本刊邀請政府官員、行業領軍人物、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疫情下如何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封面專題

01 黃海洲

積極推進“雙資本”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國面臨著越來越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對此要抓住新機遇,進一步推進改革與開放。

02 尚福林

加快重點領域金融創新 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面對相互交織的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需要加快重點領域金融創新,著力解決好金融與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不平衡、不適應問題。

03 李峰

逆週期調節下商業銀行發展的新機遇新策略

加大宏觀逆週期調節力度,發揮商業銀行的政策傳導作用,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政策協調與金融體制形成合力,對於我國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04 鄂志寰

金融開放提質增效 為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

金融市場開放將持續推動中國金融業提質增效,進而提升中國金融業對實體經濟增長的驅動力。

05 黃益平

數字經濟的新機會

在疫情期間,數字經濟總體起到了宏觀經濟穩定器的作用,正面價值比較明顯,並在支持中小微企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06 李鐵

疫情當前,是時候反思中國城市化路徑了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的暴發引發了新的城市危機。我們需要反思如何針對中國的人口和城市規模,從未來風險管控和降低各類經濟和社會成本的角度,提出中國的城市化路徑,建立新的社會治理方式。

07 霍建國

融入價值鏈重塑時代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國不僅在亞洲地區的生產貿易中居於主導地位,在全球價值鏈中也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必須加大多邊和區域合作,積極參與自貿區合作,拓展更多的貿易伙伴,在貿易投資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

08 祝寶良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中國經濟走勢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是一次性衝擊,不會對我國勞動力、資本存量等生產要素的供給和全要素生產率產生太大影響,對潛在經濟增長水平影響有限。

09 彭文生

疫情下的無接觸經濟有深遠含義

這次疫情下的無接觸經濟將引導私人部門進一步加大數字經濟的投資,同時也向政府、公共部門展示了新技術和新業態的潛力,但也需要注意個人隱私的保護,這是數字經濟時代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的重要方面。

10 王絳

加快國有企業改革調整 促進我國國民經濟轉型發展

促進我國國民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快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優化國有經濟佈局結構,提升國有資本效率。國有企業必須主動轉換機制,調整佈局結構,解決較為突出的短板和問題。

11 韓和元、郭傑群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疫情後經濟恢復至關重要

應對疫情對經濟衝擊的根本舉措,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於“緊貨幣、降成本、順週期、寬管制、松財政”的“十五字”方針。

宏觀經濟

01 邵宇

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影響與應對

2003年中國擁有全球化和人口雙重紅利,而今天,國際上是逆全球化,國內是老齡化,尤其是城市化進程遇到公共服務不足的重大短板。與此同時,中國還面臨著增速換擋、動能轉換和化解債務等多重挑戰。

02 趙照、徐偉平

地產收縮週期中的阿爾法機遇

目前的租金回報率、住房保有量、房屋空置率等因素,都不支持未來全國商品住宅銷售繼續高歌猛進,房地產市場幾乎確定進入收縮週期。在收縮週期中,宏觀的政策取向,行業基本面將呈現新變化。

央行與貨幣

01 鍾正生、張璐

疫情下的貨幣政策猜想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中,貨幣政策及時且較全面出動,對於穩定市場預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02 謝峰、劉礎潤

2020年人民幣匯率有望保持穩中有升態勢

2020年人民幣匯率短期將隨疫情形勢變化波動,全年有望保持穩中有升態勢,但仍須警惕相關風險事件的發生。

銀行與信貸

01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金融科技發展與

研究專委會、瞭望智庫聯合調研組

中國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調查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在數字化轉型和金融科技創新方面已開展了許多有益實踐,但總體上仍處於發展階段,特別是廣大中小銀行在轉型資源、科技能力等方面存在約束,在轉型方向、路徑選擇等方面尚缺經驗。

02 宗軍、商瑾

銀行理財業務轉型與發展

金融供給側改革、“資管新規”給銀行理財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也給理財業務轉型帶來較大的挑戰。如何推動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是銀行理財轉型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資本市場

01 司曉玲

資本運營與產業經營協同發展價值的實證研究——基於某家防偽印製企業轉型發展案例分析

堅持產融結合,促進產業鏈深耕,是企業轉型發展的迫切需求,也是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02 汪其昌

金融資產管理業務監管的法律邏輯與核心原則

從科學轉化為商業實用技術是靠現代證券化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場的創新,充分激勵人力資本進行生產性努力,這在知識信息經濟時代尤甚,金融和法律推動經濟轉型和高質量增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財富管理

01 鍾向春

非銀行金融機構破產重整中行政與司法程序銜接問題研究

非銀機構破產重整的現有案件需要監管機關和司法機關密切配合,並根據實踐情況儘快出臺相關操作指引和規程,以指導非銀機構破產重整穩妥高效地進行。

02 閆小琴

低利率環境下長期資金的挑戰與應對

在利率水平維持長期下行趨勢的情況下,壽險資金投資應做好長期應對固定收益資產荒的準備,要調整戰略資產配置策略,獲取更多具有穩定利息收入和分紅收入的優質資產。

互聯網金融

01 唐才旭、杜洪濤

金融科技賦能中小企業融資創新的邏輯與途徑

現代金融科技的發展已經為解決信息非對稱和服務成本過高提供了可能,從而為傳統金融創新指明瞭方向。事實上,現在很多銀行已經在致力於運用這些金融科技提供快捷金融服務。

02 蘇昱宇

關於推動當前網貸行業嚴重失信行為聯合懲戒的思考與探索——以深圳為例

徵信體系建設的不健全,導致了在P2P爆雷潮中,借款人違約成本低,惡意逃廢債行為致使大量款項無法收回,從而加速網貸機構的破產。

論文故事匯

01 餘劍峰

博彩偏好並非一成不變:公司發佈盈餘公告前的投機行為

投資者的博彩偏好並非一成不變,這種偏好在公司發佈盈餘公告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尤為強烈。

國際

01 葉甫根尼·維諾庫羅夫

橫跨歐亞大陸的集裝箱運輸: “一帶一路”的成功案例

橫跨歐亞大陸的陸路運輸主要是一個關於“集裝箱的故事”。集裝箱運輸實際上仍然是跨歐亞大陸陸運貨物的唯一運輸方式。

02 鄧宇、王夢汐

增長的難題:新興市場國家的發展困境和未來預期

在世界經濟秩序調整和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新興市場國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種挑戰必然會衝擊現有的經濟和產業結構。

道口研究

01 田軒

CVC、創新與疫情“黑天鵝”

CVC不僅是應對短期“黑天鵝”的有效方案,更是一項長期的創新驅動舉措,是長期的創新激勵。

“双轮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 新刊预告
“双轮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 新刊预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