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上線首款彈幕K歌APP“鯨鳴”,商標卻遭“在先原則”攔路!

近日,阿里巴巴動物園又添加新成員了!一款名為“鯨鳴”的K歌APP悄然上線,

據瞭解,這是一款主要針對學生及白領群體的創新型K歌產品,其最大的特色在於可以通過發送語音彈幕體驗唱歌社交,同時這也是國內首款將語音彈幕應用在K歌軟件上的產品。

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每開發上線一款新產品都要在第一時間內進行商標註冊,我們都知道,阿里巴巴一向都是十分重視商標保護的,那麼此次這個剛加入阿里大家庭的新成員的商標註冊又進展到哪一步了呢?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鯨鳴”的商標佈局。

阿里上線首款彈幕K歌APP“鯨鳴”,商標卻遭“在先原則”攔路!

頁面截圖

小編通過全球知識產權智能管家雲葫蘆APP檢索查詢到,截至目前,“鯨鳴”有關的近似商標申請高達36831個,以“鯨鳴”二字命名的商標申請共有45個,其中共有四家企業申請註冊了“鯨鳴”商標,分別是揭陽市銳發五金塑料有限公司、廣州拿雲貿易有限公司、廣州市動景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破壁者科技有限公司。

阿里上線首款彈幕K歌APP“鯨鳴”,商標卻遭“在先原則”攔路!

雲葫蘆APP商標查詢截圖

看到這個顯示結果,或許你會感到疑惑,這四個企業難道都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嗎?不是的話這個商標是不是被別人搶注了呢?為了清楚的瞭解這一情況,小編通過搜索,查詢到廣州市動景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廣州動景有限公司)和廣州優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北京破壁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破壁者有限公司)的股東,而這兩個股東企業分別都隸屬於阿里巴巴。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的話,廣州動景有限公司和破壁者有限公司申請註冊“鯨鳴”商標就可以說的通了,這自然是攥在阿里巴巴自己手裡的。

而剩下的與阿里巴巴沒有關係的兩家公司註冊了“鯨鳴”這一商標,就給阿里巴巴的商標申請之路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小編通過雲葫蘆APP進一步查看發現,揭陽市銳發五金塑料有限公司和廣州拿雲貿易有限公司都已在2019年完成了核定使用在第35類上的“鯨鳴”商標註冊,作為“萬能商標”的第35類商標是每個企業在開拓市場時都務必拿下的,這直接就影響著企業產品在市場中的推廣和宣傳。

阿里上線首款彈幕K歌APP“鯨鳴”,商標卻遭“在先原則”攔路!

阿里上線首款彈幕K歌APP“鯨鳴”,商標卻遭“在先原則”攔路!

雲葫蘆APP商標查詢截圖

也正是由於這兩家企業搶先完成註冊了這一類別的“鯨鳴”商標,同時依據我國《商標法》遵循的“在先原則”,導致廣州動景有限公司和破壁者有限公司在接下來的註冊過程中就遭遇了此類商標申請被駁回、無效等尷尬的處境,無法拿下這一類別的商標就必定會對阿里“鯨鳴”APP日後的宣傳和營銷直接產生一定的阻撓等其他負面影響。

阿里上線首款彈幕K歌APP“鯨鳴”,商標卻遭“在先原則”攔路!

雲葫蘆APP商標查詢截圖

值得慶幸的是,“鯨鳴”商標被其他企業在先註冊的涵蓋類別不多,落後一步的廣州動景有限公司已經成功完成了核定使用在第38類(通訊服務)上的“鯨鳴”商標註冊,但是對於這整個商標佈局缺少的一角,後續阿里巴巴也許只能通過商標交易來獲取第35類的“萬能商標”了,整體評估後這估計需要花費一筆不小的數目。

通過阿里巴巴K歌產品“鯨鳴”商標的這一事例,想必大家都能明白,在商標註冊面前,不論是市場中多麼厲害的企業都無法逃開《商標法》“在先原則”的約束。

所以小編要強調的也是每個企業在業務的開展初期,都務必需要用長遠發展的眼光來對產品相關的商標進行全面的規劃佈局,在精準的分析歸納之後,就要及時儘早的申請註冊有關類別的商標,避免因一時的疏忽而釀成無法挽回的局面,否則後期只能花費大價錢來換回原本屬於自己的商標。

想要了解更多知識產權有關資訊,可關注知識產權保護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