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不自弃的你,才是自己最大的贵人

《风雨哈佛路》是一部励志电影,讲述了一位生长于纽约贫民窟的女孩丽丝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走进哈佛大学的经历。

丽丝天性善良、聪明,然而她的母亲姬恩是个瘾君子,吸毒、酗酒,还有精神分裂症,在一次被警察强制带走戒毒时又被检测到已经染上艾滋病。她的父亲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智商颇高,却同样深陷毒品深渊,最后也是感染上艾滋病。

电影一开始,就是母亲姬恩为了抢夺家里用来购买食品的钱去买毒品和两个女儿剧烈争斗的场面。当姬恩最后如愿以偿从女儿手上拿到钱,她疯一样地冲向门外,不放心母亲的丽丝拉起只顾专注于电视上智力答题的父亲一起去找母亲。找到母亲之后,父亲和母亲干脆结伴去买毒品,留下丽丝一个人在垃圾筒里找东西填饱肚子。此时的丽丝,8岁。

命运就是这样,当它对你残忍时,连一口吃的都不愿给你,你要么自强,要么自弃。

8岁的丽丝还没有自强的能力,却有着自弃的叛逆。她长期不去学校上课,即使她聪明,热爱阅读,在学校的考试中可以轻易拿100分,可她宁愿躲在无法用脏字形容的家里,也不愿去上学。因为她在同学眼里是个“有味道”的孩子,因为“她的家庭不是那种走出来像个正常人的地方”。

终于,在学校一次又一次的电话投诉后,警察和社会救济部门把丽丝送进了孤儿院,和一群问题少女生活在一起。

直到15岁,丽丝才从孤儿院出来。然而,生活呈现给她的依然是糟糕透顶的局面,母亲时日无多,却依然戒不掉毒瘾,父亲则不知所踪,她们的公寓被政府强制收回,她和母亲还有姐姐只能寄居在外公家里。

不知该干什么的丽丝只好重新回到学校,可惜也只是一段短暂的时光,在一次因留宿好朋友克利斯被外公拒绝并赶出门之后,她和家庭环境相似的克利斯干脆一起离家出走过起了流浪生活。

已经不是8岁孩子的丽丝,她曾试着与命运和解,她想和母亲一起过正常生活。可命运无情地拒绝了她。

这就是命运的狰狞,有时你越想用力向上爬,它越是让你离人生的谷底越近。

此时的丽丝完全对自己的人生绝了望,“还需要跟生活讨价还价吗?当命运直接把我推向最深渊。”

有一天,丽丝从母亲的毒友口中听到母亲已经死去的消息,失去至亲的她痛哭了一场,也开始真正检讨自己的人生:“生活在你做梦都想像不到的糟糕地方让你失去所有的联系,消磨所有的欢迎,每一个曾经相信我的人,我都让他们失望了。”

丽丝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她不想再自我抛弃,她要上学。显然,母亲的死对丽丝是一次打击,也是一次和命运重新谈判的机会,这一次,丽丝感动了命运。

原来,命运并非残忍或狰狞,它只是想要看到你的改变。

《风雨哈佛路》,不自弃的你,才是自己最大的贵人

抱着改变命运的信念又一次走进学校的丽丝,遇到了一个叫戴维的老师,这是她的伯乐,更是她人生中的贵人。

戴维老师欣赏丽丝的天份,为了让其他同学更好地接受她,他故意一直记不住她的名字,让其他同学对她产生同情而站到她那一边。

你看,一个人只要不自弃,连命运都会主动为你考虑你不曾在意的问题。

当丽丝问戴维她如何才能把成绩从A-提高到A时,戴维告诉她A-已经是很高的分数。在丽丝有决心向A冲刺时,他尽自己所能辅导她。

还有,被丽丝找回来帮她证明自己有监护人的父亲也说出让她感受到父爱温暖的鼓励:“好好上学,我搞砸了,但是你可以做到。”

你看,当一个人愿意努力的时候,即使是人生已经无望的人,也愿意为你送上祝福。

《风雨哈佛路》,不自弃的你,才是自己最大的贵人

当然,丽丝还面临着难题,16岁的她只有8年级(初二)的受教育水平,如果她想要和其他人一样在18岁高中学业,她必须用2年的时间完成4年的课程。

不过,丽丝做到了,她一边打工养活自己一边夜以继日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功地用2年的时间完成4年的课程,而且还是全校第一名。此时的命运像是和蔼的圣诞老人,无限量地满足着她的愿望。

《风雨哈佛路》,不自弃的你,才是自己最大的贵人

更大的惊喜在于,学校组织全校前10名的同学到哈佛大学参观,这让丽丝被以前从没见过的大学景象惊呆了。不过,她不敢想像自己可以成为这里的一员,这时候,戴维老师看出她的不自信,他鼓励她:“这是一种渴望,不是不可能。”

《风雨哈佛路》,不自弃的你,才是自己最大的贵人

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丽丝鼓起勇气决心申请《纽约时报》每年12000美元共4年的奖学金项目,要求是写一篇“你认为最重要的收获以及你是如何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的”的论文。这对丽丝是难题吗?一点也不,她的经历就是最好的答卷。

你看,当一个人有勇气挑战不可能的目标,打开题目你会发现其实没那么难,甚至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上帝一点也不避讳他就想给你恩宠。

丽丝成功了。在接受奖学金的发布会上,她说:“除了谢谢,我不知道还该说些什么。”

其实,她该说一句谢谢她自己,不自弃的她,是她18年人生里最大的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