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在演艺界,做导演拍戏的不在少数,但能成名、成腕的屈指可数。因为这其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除了个人要有才华外,还需要“贵人”的提携和帮助,比如著名导演冯小刚。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冯小刚出生在北京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因为从小父母离异,他一直跟着母亲和姐姐一起生活。那时,他们日子过得很是拮据,但冯小刚的母亲并没有把他的教育落下,而是让冯小刚学油画。不过学油画的成本很大,学了几年后,冯小刚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高中一毕业就去当了兵。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进入部队后,冯小刚因为会画画,被分配到了京剧团任美术设计,他还参与过不少文艺晚会的筹备工作。后来因为工作调整,冯小刚辗转到了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的工会,从事文化宣传工作。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第一个贵人——郑晓龙】

在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上班的时候,冯小刚认识了他导演生涯中的第一位贵人——郑晓龙。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郑晓龙是谁?

你也许会疑惑,不过,说起他指导的电视剧,你一定有印象,《渴望》、《编辑部的故事》、《金婚》、《甄嬛传》、《芈月传》。这些对中国电视剧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品皆出自郑晓龙之手。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从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毕业后,郑晓龙就被分配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工作。那时,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是众多电视、电影人向往的圣地,冯小刚也不例外。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当冯小刚得知郑晓龙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工作时,他喜出望外。冯小刚觉得自己看见了希望,所以,他有事没事就邀请郑晓龙吃饭、聊天,给他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当然,郑晓龙也很惜才,他把冯小刚推荐到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工作。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进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后,冯小刚十分努力,并争取到了在《生死树》中担任美术助理的机会。虽然在外人看来,美术助理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但对于冯小刚来说,他则离导演梦又进了一步。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那时,除了做美术的工作外,冯小刚有事没事还会用读书充实自己,他非常喜欢王朔的作品。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知道了郑晓龙和王朔的关系,一直要郑晓龙帮忙引荐王朔,就这样,冯小刚的第二位贵人来到他身边。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第二个贵人——王朔】

彼时的王朔,因发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可谓风头正劲,又喜欢听些夸人的话,冯小刚懂得察言观色,经常在后面吹捧他。

不过,冯小刚也是真心欣赏王朔的才华。

对于王朔来说,他一开始是瞧不上冯小刚这个人的。

但时间改变人,经过长时间相处,王朔渐渐改变了对冯小刚的看法,而且还经常带他参加各种所谓的“名流”活动。

所以,冯小刚在这个时期认识了包括马未都、赵宝刚在内的诸多名人,为他走向导演之路积累了人脉。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时间来到1991年,凭借《渴望》大火的郑晓龙,又携手王朔,筹备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但是因为审稿时将原稿弄没了,所以开拍就没了剧本。

大家心急如焚,不过冯小刚却抓住了机会。他主动请缨,要求和王朔一起重写《编辑部的故事》,虽然大家都很怀疑冯小刚的话,但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在冯小刚一口气写了七八集后,大家相信了,因为这稿子简直和王朔的风格一模一样。后来,《编辑部的故事》大火,冯小刚也因此一战成名。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1993年,在王朔的推荐下,冯小刚与郑晓龙共同执导了由姜文、王姬主演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这是冯小刚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

后来,这部剧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反响,并获得了包括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篇电视剧内的诸多奖项。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至此,冯小刚算是真正打开了导演之门。此后,他指导拍摄了《一地鸡毛》、《甲方乙方》、《非诚勿扰》、《芳华》、《只有芸知道》等众多优秀的影视作品。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其中,凭借《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获得了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芳华》的拍摄,更让他获得了塞班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殊荣。

冯小刚和他的“贵人”们

毫无疑问,冯小刚是成功的,同时他也是幸运的。

因为没有郑晓龙和王朔的提携,也许就不会有他的今天,当然这也离不开冯小刚个人的努力。毕竟自助者有天助,越努力越幸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