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是罗振宇贩卖了你的焦虑

奇葩说第六季已完美收官,詹青云获得新一届的BBking,完全在观众的意料之中。毕竟詹青云每次辩论都维持在高水平,她的论点充满了高级感、富有深度,让观众由衷赞赏:被知识的光辉笼罩着的女性太美了!

在第六季奇葩说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导师就是富有争议性的罗振宇。

尽管奇葩说已收官一段时间,但知识付费、贩卖焦虑、人间不值得,这些在奇葩说中被普及的网络流行词的热度不减。

其中知识付费和贩卖焦虑主要的作用为:被其他导师和辩手拿来调侃罗振宇。而人间不值得,出自于同为导师的李诞的一条微博,原话为:开心点朋友们,人间不值得。


原来,不是罗振宇贩卖了你的焦虑

人间不值得这句话,本意为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也要开心,不值得为之而郁郁寡欢,但也有许多人喜欢把它当做高级版的生无可恋来使用。


原来,不是罗振宇贩卖了你的焦虑

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詹青云就通过了哈佛法学院的考试,再看詹青云的资料:哈佛大学法学博士。

假设某APP上架了詹青云主讲的[法学课],或者其他课程,比如[学会高效学习,开启开挂人生],并让用户免费观看一小部分课程,如果想继续观看,就得付费,那这就是知识付费。

假设为了让用户付费,某APP用这样的文案来推荐詹青云的课程——看着同事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而你却停滞不前,问问自己: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博学了吗?如果你因此感到焦虑,担心自己再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于是付费买下课程,那某APP通过贩卖抽象的焦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当然,还是有大部分人觉得:算了,落后就落后吧,人间不值得我焦虑,不要把自己搞太累。


原来,不是罗振宇贩卖了你的焦虑

生而为人,难免焦虑,那焦虑就一定百害而无一利吗?


1.适当的焦虑,成为你的行动力

奇葩说第六季的新辩手胡老师,是来自于武汉十一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胡老师本名胡雯媛,她胖胖的看起来颇为可爱,认真辩论的她又十分严肃,让人想起令学生闻风散胆的教导处主任。

胡老师的辩论感染力极强,她的发言逻辑严谨、直击人心。不管胡老师是在讲台上,还是在节目录制现场,她都能hold住全场,牢牢的吸引学生和观众的注意力。

这样一个闪耀着知识光辉的胡老师,如果缺乏一点焦虑,或许就只有她的单位、她的学生会认可她,守着铁饭碗的胡老师,人生一眼就望得到尽头。


原来,不是罗振宇贩卖了你的焦虑

出于对平凡一生的焦虑和不甘心,胡老师在2018年9月25日那一天,发了一条微博:我明年我要报名奇葩说!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胡老师,她不再只是武汉十一中的一名普通教师,她还是奇葩说中圈粉无数的胡老师。当胡老师花甲之年时,一定会感谢二十二岁的自己为平淡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见,适当的焦虑,说明一个人反思能力还可以。正因为焦虑,所以不安于现状,不安于现状,于是寻求改变。这样的人会抓住身边的一切机会,一旦下定决心,开弓没有回头箭,大概率是能活出不凡的。

毕竟不再是孩子,大多数的成年人多少有些焦虑。未找到工作时,我们焦虑怎么样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进入职场,我们焦虑怎么从职场小白,变成老板器重的职场精英;变成管理层了,我们焦虑怎么带领团队,为公司创造最多的价值。

竟然焦虑无法完全消除,我们会为温饱焦虑,也会为了如何变更优秀而焦虑,那是不是应该努力使低级的焦虑不再成为焦虑的对象,转而开始焦虑更高级的问题。就像打怪升级一样,不断打败低层障碍物,高层虽然略微不胜寒,但风景必定不错。

毕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有人已经花了时间成本,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只要肯学习就可以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那我们不抗拒为知识而付费。

因为焦虑所以谋求改变是好事,但不意味着病急乱投医。

世面上确实有许多毒鸡汤,通过利用你的焦虑,让你为焦虑付费,却又不能让你学到实质性的知识,所以付费前请一定要擦亮眼睛。


2.焦虑有余,行动力不足,生活质量必受影响

我的朋友辞职做全职太太前,因为能说会道、会处理人际关系,在职场也算混得如鱼得水。现在小孩快一岁半了,她开始焦虑了。

与社会脱节,和老公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从前对她千依百顺的老公,现在动辄对她大呼小叫,即使在外人面前也不给她留一丝面子。朋友亲戚常常开玩笑,说低配的朋友找到了高配的老公。

从前,朋友的老公对她宠爱有加,深信自己能成功是因为娶了旺夫命的老婆。随着妻子身份由职场精英转变为家庭主妇,朋友在家庭中的地位一降再降。


原来,不是罗振宇贩卖了你的焦虑

一次朋友的老公喝醉,当着众人的面呵斥朋友:你算什么东西,没有我你连温饱都成问题。

曾经我们劝朋友不要轻易辞职,朋友满怀信心的说:我相信我老公会永远对我好的。大多数的男人能接受,我养你一阵子,很难做到我养你一辈子。我养你,三个字真是最容易冲昏女性头脑的情话。

如今,朋友开始焦虑起来:无论为家庭付出再多,如果无法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如何做到有底气与伴侣平等对话,相看两不厌?

说句实在话,自从朋友辞职后,我和她的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朋友的话题无非是家长里短,和她聊天我常常感到索然无味。

因为焦虑成为黄脸婆,朋友开始考虑发展自己的副业。朋友知道我每个月通过淘宝代发,可以赚几百块零花钱,于是考虑自己也做淘宝。

我很高兴看到朋友的改变,第一天我给她发了一个淘宝开店入门的视频,并给她布置任务:学会视频内容,完成卖家认证,下载好淘宝卖家必备的软件。

没想到过了好几天,朋友向我抱怨视频内容太枯燥,她学不进去。

朋友又让我教她写作,她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她知道我多年前写的长篇小说,直到现在,每天还会有几十块的收益。

我想朋友可能不适合开淘宝店,或许更适合写作。通过讨论,我俩一致决定她主攻方向为:写育儿类型的文章,投稿到育儿公众号。

于是我又给朋友制定了第一步计划:坚持一星期,每天利用碎片时间,至少阅读15篇其他人写的育儿文章,并研究文章的结构。第二个星期用咬文嚼字的方法阅读《高效写作》这本书,吃透书中内容,把重点标注并加上自己的感想。

结果又是我剃头挑子一头热,朋友只坚持到第二天。我算是明白了,有的人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幻想上了,幻想自己能通过副业有稳定收入,但在实践中,她们根本没做好吃苦的准备。

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好比一个人每天祈祷彩票中头奖,终其一生一无所获,死后见到上帝,这个人愤怒的质问神:"我这么虔诚的祈祷,为何不帮我?"神无奈的说:"我很愿意帮你,但劳烦你至少出门买张彩票吧。"

随着年龄的增大,代谢越来越慢,身体变形严重,大多数女性都有这样的焦虑。我们收藏了一个个的健身视频,眼看着主播天天打卡,身材曲线越来越好,我们一边吃着手机的蛋糕,一边越发焦虑,于是收藏更多的健身视频。

韩商言说:"我只相信做和不做,而不会去管做不做得到,如果不做,就什么也没有了。"

单纯的焦虑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只有将焦虑剖析,找出解决的办法才是唯一出路。


3.生理性的焦虑优化人生,病理性的焦虑毁掉人生

以上两种情况属于生理性的焦虑,而有的焦虑属于病理性的,比如有人明明身体健康,总担心自己得癌症,于是茶不思饭不想,惶惶不可终日。

这种焦虑属于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心理障碍。轻度的焦虑,我们可以试试这八个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原来,不是罗振宇贩卖了你的焦虑

我理解的顺其自然,就是说或许你无法客服焦虑的心理,那就接纳它,不要刻意想要消除这种想法;为所当为就是即使会焦虑,还是坚持做你还做的事情,让自己忙碌起来。

在忙碌中可能暂时会忘记所焦虑之事,闲暇时焦虑情绪如果又找上你,接着顺其自然不要抵抗它,坦然接受它。通过这种办法慢慢减轻焦虑,或者适应带着焦虑正常生活。

想得太多,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如果你的焦虑已超过正常范畴,已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可以定义为医学上的焦虑症,那一定要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图片来自于网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