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孔明不出,這是為什麼?

A文宏


這個,我先說結論,不是郭嘉不死,孔明不出,而是諸葛未出,郭嘉已死。主要因為郭嘉死得早,在建安十二年就死了。另外司馬懿也是建安十三年出仕,我們也不能說,郭嘉不死,司馬不出吧。

很多人認為郭嘉很厲害,主要是來源於曹操在赤壁之戰後說,如果有郭嘉在,我就不會在赤壁之戰大敗。

但客觀的來說,赤壁之戰曹操之所以會輸,跟郭嘉一點關係都沒有,即使郭嘉在,曹操也會輸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我來闡明以下理由。

赤壁之戰,曹操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滿寵,劉曄等謀臣,曹操在有如此豪華的謀士陣容都會輸,難道有郭嘉就會贏?這些謀士加起來不如郭嘉嗎?

曹軍在赤壁之戰會輸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幾個。

一,曹操拿下荊州之後,沒有趁機繼續攻擊,而是讓劉備有喘氣的機會,給孫劉達成聯盟的時間。

二,曹操其實在拿下荊州後,可以先把荊州穩定住,等荊州的官民都完全歸附於曹操,那麼再打東吳,東吳可能就直接臣服了。

三,赤壁之戰曹軍會輸主要原因是瘟疫,還有北軍不習慣水戰,再加上隆冬時節,造成水土不服,曹軍的戰鬥力下降得很嚴重,一戰即潰。

四,荊州歸附的七八萬部隊,還沒有完全歸附於曹操,不會真心為曹操拼命的。

五,孫劉聯軍的戰鬥力很強,是生存之戰。

其實我們發現,曹操沒有郭嘉,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到是曹操很後悔聽了郭嘉的建議攻打烏丸三郡,回來後對那些勸自己不要徵烏丸的人加以賞賜,而郭嘉本人也死於路上。


歷史簡單說


郭嘉不死,孔明不出,這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郭嘉對曹操來說,是個極其重要的人物,他在輔佐曹操平定北方的過程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令人奇怪的現象是,孔明16歲就隱居隆重,且平時總是高調的以管仲、樂毅自比,直到郭嘉死的那年才投靠劉備。這不僅僅是時間上的巧合,也從側面反映一個事實:孔明視郭嘉為隱患,有避之的嫌疑。所謂的郭嘉不死,孔明不出,大概有這個意思。那麼郭嘉到底哪裡厲害,值得孔明忌憚呢?

郭嘉和孔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年少知名而低調歸隱。具體來講,郭嘉比孔明還要厲害一些,為什麼這樣講呢?

郭嘉和孔明皆屬於戰略家,但是郭嘉同時又是一個戰術家。換句話說,郭嘉大可規劃,小可籌謀,其智力與反應速度,在當世幾乎無人能及。這一點,曹操深有體會。

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

在曹操身邊有很多謀士,但是郭嘉絕對是獨一無二的那個。在眾謀士當中,多數人與曹操同輩,而郭嘉最年少。雖然郭嘉的年齡最小,但是智謀確是最高的。每有大事,需要臨時機變,眾臣都在考慮,郭嘉就已經想好了對策,而且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計策。

例如曹操想要征討袁紹,但是軍力不足,於是向郭嘉求教,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理論,詳細分析了曹操的優點和袁紹的缺點,幾乎是提前3年預判了袁紹的失敗。郭嘉當然不會只在精神上鼓勵曹操,而是給曹操制定了大規劃,如何才能打敗袁紹。具體策略就是肅清周圍強敵,然後與袁紹一決雌雄。首先,郭嘉建議曹操消滅呂布。

嘉又曰:「紹方北擊公孫瓚,可因其遠征,東取呂布。不先取布,若紹為寇,布為之援,此深害也。」

這個建議一針見血,當時曹操東方有呂布威脅,北方有袁紹虎視眈眈。而一旦等到袁紹打敗公孫瓚,回師聯合呂布出兵自己,那麼曹操就悔之晚矣。因此,曹操只能在袁紹北征公孫瓚時,趁機消滅呂布才是上策。呂布是那麼好消滅嗎?非也。

曹操曾經在公元193年和195年兩戰呂布,都沒有徹底消滅呂布。直到官渡之戰前,為了解除盤踞在徐州的呂布之威脅,曹操才傾全力攻擊呂布。雙方圍繞下邳互有攻防,戰事很焦灼。時間一長,曹操有撤退的打算,這時郭嘉力勸曹操堅守:

今布每戰輒破,氣衰力盡,內外失守。布之威力不及項籍,而困敗過之,若乘勝攻之,此成禽也。

郭嘉把呂布比作當年的項羽,認為呂布此時已經成為孤家寡人,外無援兵,內無糧草,再堅持下去必敗。於是曹操抓緊進攻,最後攻克下邳,擒殺了呂布。

後劉備投靠曹操,郭嘉給曹操的建議是:劉備為一時之雄傑,關羽、張飛皆萬人敵,應該早日圖之。軟禁劉備,收關羽、張飛為將方為上策。曹操不納,讓劉備去截擊袁術,於是劉備順勢逃走,曹操悔之晚矣!

官渡之戰是曹操一生當中打的最艱難的一戰,開戰初期,曹操仍有兩個心中之患。一個是剛剛逃走的劉備,一個是剛剛崛起的孫策。而郭嘉為曹操分析厲害,認為孫策雖勇,然而輕而無備。雖然有數萬軍隊,也和一個人作戰沒有區別。也許只需要一個刺客就能殺死他。後來孫策果然遇刺身亡。其看人之準令人咋舌。

郭嘉看劉備也很準,郭嘉認為劉備立足未穩,如果前去征討,必敗。於是曹操聽從郭嘉建議,領軍火速趕往徐州,征討劉備。劉備戰敗,逃亡荊州依付劉表。

官渡之戰後,郭嘉又向曹操建議假裝南下征討劉表,讓袁熙和袁尚二虎相爭,消耗了袁氏力量。後來,兩人果然內訌。曹操趁機斬殺袁熙,袁尚逃亡烏桓。

郭嘉又建議曹操徹底肅清袁氏勢力,他認為袁紹有恩於烏桓部落,如果袁尚、袁譚仗著袁家勢力和烏桓騎兵捲土重來,那麼幷州、幽州之地則危矣。於是曹操帶著郭嘉千里行軍,急速趕往柳城,大敗烏桓軍,袁尚、袁譚逃亡遼東。郭嘉後來在歸途中死去。

郭嘉輔佐曹操時期,曹操幾乎是逢戰必勝,因此,後來孔明在隆重對劉備說,曹操帶甲百萬,誠不可與之爭鋒。有兵多將廣的因素,也有忌憚曹操謀士眾多的因素,這其中包括郭嘉。

孔明從16歲開始就在隆中隱居,直到27歲那年才出山。當然不是因為孔明懼怕郭嘉,恰恰相反,孔明和郭嘉惺惺相惜。兩人都是少年英才,都有匡扶宇宙的大志。郭嘉在曹操處才華得以施展,而孔明則選擇在郭嘉故去之後屈身劉備,以名大志。

孔明出山其實也是在宣告,郭嘉大放異彩的時代結束了,下一個就是諸葛孔明翻雲覆雨的時代。果然,孔明出山後,劉備得以連吳抗曹,佔據荊州,攻取巴蜀,漢中稱王。再怎麼黑孔明,孔明締造的那個時代和功績不會被淹沒。也許冥冥之中,郭嘉之死和孔明之出是安排好的吧!


每日趣評


鬼才郭嘉!曹操前期著名的謀士!幫助曹操打過很多勝仗,最終統一北方!這是一個真正的人才!沒有多少的色彩成分,可惜的是天妒英才!

臥龍諸葛亮!劉備手下第一謀士!個人覺得色彩大於實際,整個三國曆史中他唯一成功的事情是幫助劉備穩住基業,形成三分天下!相反跟他同名的鳳雛龐統卻幫劉備取得了一塊地盤,讓劉備有了自己的基業!

個人覺得諸葛亮無法和郭嘉比!首先不是一個時期!其次攻績不在一個檔次!最後,輔佐的人不是一個檔次!


魅空涼城


這只是一個歷史的巧合,更是郭粉絲哄抬郭嘉的噱頭。郭嘉不死孔明不出,根本經不起推敲。

郭嘉生於170年,諸葛亮生於181年歲,郭嘉比諸葛亮大11歲。如果郭嘉不死孔明不出,假如郭嘉活到70歲,孔明60來歲了還有多大作為。孔明能容忍自己一輩子躬耕隴畝,做個隱士嗎?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每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是齊國名相,被譽為中華第一相。樂毅是著名軍事家,名揚天下。可見諸葛亮做隱士是假,待價而沽是真,他早晚是要出山的。

諸葛亮為什麼要在郭嘉死後出山?好比一個大學生要找工作,首先得大學畢業,找工作你還得雙向選擇,時間目標都得對才行。諸葛亮找到劉備就是在最合適的時候,最合適的地方,找到了最合適的工作。他可以在劉備那兒施展抱負,大展宏圖。郭嘉死,孔明出,這是歷史的巧合。孔明出山和郭嘉死沒有半毛錢關係。

真正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諸葛亮是猛士,他可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難道他還怕面對郭嘉嗎?郭嘉的軍事謀略是厲害,但綜合實力比諸葛亮差很多。司馬懿可謂諸葛亮的強大對手,又如何,諸葛亮也一樣主動面對。

在三國曆史舞臺上,諸葛亮是一定要表演的,和郭嘉無關。郭嘉在可能會影響諸葛亮表演的精彩程度,但這並不重要。要知道,諸葛亮是演員,不是幕後工作人員。


有得觀史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郭嘉作為曹操的第一謀士,可以說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物。而剛好郭嘉去世的那一年,臥龍諸葛亮剛好追隨劉備出山。由於郭嘉的才華,使許多人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看法。我個人認為郭嘉確實是一個很有才的人,但諸葛亮也不差,只是他兩擅長的領域有不同。

郭嘉劇照

郭嘉對於軍事是十分擅長的,有了他才使得曹操的事業達到了巔峰時期,成長迅速。其官渡之戰死後,曹操的國家就開始走下坡路。他的才華不是賈詡、荀彧、荀攸、程昱可以比得了的,如果他還活著的話,曹操不一定能一統天下,但應該至少能少了很多彎路,曹操對郭嘉的信任甚至大於夏候兄弟。

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確實比不上郭嘉,諸葛亮自己也曾說過自己比不上郭嘉。但是其外交和治國方面的才華確實很厲害。易中天老師也說過在三國中只有諸葛亮的城府才是真正的城府,比如司馬徽的評價說,鳳雛臥龍只要得其一就可以得天下,可以看出諸葛亮並非凡品,他的才華已世人皆知。

對於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很多人都認同這個觀點,我覺得也不是沒有道理。現在也無從證實,都是大家的一些猜想罷了,其實不用糾結這個問題。這兩人都是當時的人才,郭嘉有鬼才之稱,諸葛亮有臥龍的稱號。他兩各有千秋,如果非要選的話我還是覺得郭嘉略勝一籌,畢竟他是曹操都言聽計從的人。

郭嘉和諸葛亮是師兄弟

在我國古代三國的時期,有兩個人想必我們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諸葛亮和郭嘉。他們兩個都可以說是智慧的化身,諸葛亮的大名我們就不用多說了,肯定是老少皆知的。而郭嘉這個人可能對於歷史不瞭解的人就不太清楚了。有人說郭嘉和諸葛亮是師兄弟,真相到底如何呢?

郭嘉劇照

稍微瞭解一點三國演義的人,都會驚奇於郭嘉的聰明才智。還有很多人認為郭嘉和諸葛亮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就會突發奇想的認為,諸葛亮和郭嘉是師兄弟。不過這一點肯定是無稽之談了,這兩個人怎麼可能是師兄弟。他們的出生地和陣營都是不同的,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郭嘉和諸葛亮雖然都非常的有智慧,但是在歷史上他們兩人的身份是有很多的不同的,首先,諸葛亮是效忠於劉備的一個謀士,他的事蹟是多不勝數的。可以說諸葛亮是一個全才,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在各個領域裡他都有涉獵。再說郭嘉,他相對於諸葛亮來說就沒有那麼著名了。可能這也是因為他的命太短了,雖然與諸葛亮是同一時期的人,但英年早逝。

郭嘉在曹操的手下中可以算得上是最厲害的一個謀士,跟諸葛亮兩人平分秋色。郭嘉最突出的地方只是在軍事方面的才幹,他的計策讓曹操獲益匪淺,因此也是深得曹操的器重。但是在行軍打仗和政治方面,郭嘉明顯就比不上諸葛亮了。所以說郭嘉和諸葛亮是師兄弟,純屬無稽之談。

荀彧郭嘉

郭嘉是曹操身邊的另一個謀臣,他原本是在袁紹的身邊,後來改為投靠曹操,在曹操統一北方時立下了汗馬功勞,史書上稱讚他是“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被曹操自己稱為是他的“奇佐”。

郭嘉像

在建安元年的時候(公元196年),曹操很是器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曹操傷心不已的同時寫信給荀彧,問他有沒有賢能的謀士可以替代戲志才的地位,荀彧就向曹操舉薦了自己的好友,智謀出眾的郭嘉,從此之後,郭嘉被曹操奉為上賓,一時間讓他器重不已。

而荀彧和郭嘉是完全不想同的兩個謀士,郭嘉是屬於軍事計謀突出,開始時他並沒有讓曹操如何重視,後來他屢出奇策,善於運用敵人的缺點而擬出作戰計劃和計策,眼光獨到,對於敵軍的心理很是掌握和善於理解,在這一點上是曹操身邊其他謀士都無法超越和取代的,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國家一心為曹操至死而不愈,在曹操剷除最大的敵人袁紹時,郭嘉功不可沒。而荀彧他在曹操起步的時候,幫助他調度糧草,周旋敵軍,讓曹操不為後勤分心,建立了一個強而有力的後援隊,這一點在曹操稱霸北方的時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也有另一種可能,他每次出戰的時候讓郭嘉等謀臣跟在身邊,而讓荀彧留在後方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曹操知道荀彧的才能,他認為他是最出眾的,所以才放心將後方打本營交給荀彧。


孺子牛衛士


諸葛亮是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漢朝宗親左將軍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史稱“三顧茅廬”,劉,關,張,三兄弟,冒著風雪來到諸葛亮的茅廬,尋兩次均不在,終於在第三次拜訪之時,孔明遊歷回來。午睡4小時過後,劉備終於被諸葛亮請進茅廬,當孔明拿著幾天遊歷所作之圖時,劉備驚訝了,此圖正是當前天下形勢圖。劉備對此圖歡喜不已,孔明為他分析天下大勢,總結出20多年以後的“三分天下”還告訴劉備怎麼打天下,玄德徹底被諸葛亮的才能所折服,再三下跪請求,孔明終於答應劉備下山幫助他,一起打拼事業。(這裡指興復漢室)

而諸葛亮本人絕不是沽名釣譽之人,他滿腹經綸,在軍事,治國,打仗,對陣,發明,都有所涉獵,而且在當時算得上是空前絕後。絕對是一個百年難遇的奇人,這一點,從後來的司馬懿,都可以完全說明這個問題。“堪稱鬼才的諸葛亮,真的有對手嗎?”其實在三國早期還有一位人才,才華絕不在諸葛亮之下,而民間廣泛留傳著一句話“郭嘉不死,孔明不出”可想而知,郭嘉,絕對是一個狠角色。

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因為看透袁紹不能成就大事,於是轉投曹操,而曹操對於郭嘉的才能也是十分的佩服,曹操稱他是“是自己的奇佐”能得到奸雄曹操如此,誇獎的也只有郭嘉一人,雖然曹操手下謀士無數,但其他人雖然也有才,但跟郭嘉比起來也就相形見絀了。他之才絕對不亞於孔明,甚至在他之上,為什麼呢?因為,他僅僅活了38歲,他死的時候基本上為曹操指明作戰方向。可以說他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曹操家底越來越大的原因,郭嘉也許要佔上5成之功。而此時諸葛亮呢?整日枯坐茅廬,還沒有一個主公。整日也只有吟詩作對,發發牢騷而已。

郭嘉,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這消息迅速傳遍整個謀士界,當然孔明也得知了消息。他想,當今大才唯郭嘉,龐統,和自己,如今郭嘉已去,日後把龐統也誘到自己這邊,定能成就大事。於是孔明答應了苦苦哀求的劉備,從此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

“郭嘉不死,孔明不出”到底郭嘉與孔明誰厲害?這也無從考證,但是此二人均是可用之才,這一點相信大家都認同。


願我能向前走


郭嘉對於軍事是十分擅長的,有了他才使得曹操的事業達到了巔峰時期,成長迅速。其官渡之戰死後,曹操的國家就開始走下坡路。他的才華不是賈詡、荀彧、荀攸、程昱可以比得了的,如果他還活著的話,曹操不一定能一統天下,但應該至少能少了很多彎路,曹操對郭嘉的信任甚至大於夏候兄弟。郭嘉作為曹操的第一謀士,可以說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物。而剛好郭嘉去世的那一年,臥龍諸葛亮剛好追隨劉備出山。由於郭嘉的才華,使許多人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看法。



郭嘉對於軍事是十分擅長的,有了他才使得曹操的事業達到了巔峰時期,成長迅速。其官渡之戰死後,曹操的國家就開始走下坡路。他的才華不是賈詡、荀彧、荀攸、程昱可以比得了的,如果他還活著的話,曹操不一定能一統天下,但應該至少能少了很多彎路,曹操對郭嘉的信任甚至大於夏候兄弟。



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確實比不上郭嘉,諸葛亮自己也曾說過自己比不上郭嘉。但是其外交和治國方面的才華確實很厲害。易中天老師也說過在三國中只有諸葛亮的城府才是真正的城府,比如司馬徽的評價說,鳳雛臥龍只要得其一就可以得天下,可以看出諸葛亮並非凡品,他的才華已世人皆知。



對於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很多人都認同這個觀點,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現在也無從證實,都是大家的一些猜想罷了,其實不用糾結這個問題。這兩人都是當時的人才,郭嘉有鬼才之稱,諸葛亮有臥龍的稱號。他兩各有千秋,如果非要選的話我還是覺得郭嘉略勝一籌,畢竟他是曹操都言聽計從的人。
(圖片皆來自於網絡)


暖暖在線


首先,我先說明,演義中的諸葛多智近妖,不是其他謀士包括郭嘉能比的,郭嘉想跟諸葛比,只能在正史裡比比,一般說三國正史,當然三國志是最權威的,三國志裡,除了曹劉孫三人外,諸葛和陸遜是三國志裡唯一單獨立傳的兩個非君王類的人物,而郭嘉則是跟程昱、董昭、劉曄等人合傳的,地位尤在程昱之後,更不用提跟二荀賈詡相比了,所以首先在作者陳壽眼中,郭嘉是無法跟諸葛相提並論的,其次再看看郭嘉在正史裡的表現:1,向曹操提十勝十敗,言必勝袁紹!2,勸曹操猛攻劉備,並斷言袁紹不會過黃河攻擊曹操。3,勸曹操急攻呂布,最終斬殺呂布。4,斷言孫策死於非命!5勸曹操輕裝襲烏桓!我們一條一條看,1,十勝十敗其實在三國志裡並沒有記載,記載的是裴松之從傅子中注引的片段,三國志裡記載的是荀彧的四勝四敗!傅子成書其實比三國志要早,但實際上傅子並不是史書,其實只是一本宣揚儒學的文學作品,其記載可信度完全無法跟前四史之一的三國志相比!PS一下:實際上裴松之注引郭嘉的故事大多是傅子中摘抄的!而且十勝十敗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拍曹操馬屁,大多都是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而荀彧的四勝四敗則基本上點出了曹袁雙方的優缺點,所以無論從實際意義或者是真實性上講,郭嘉的十勝十敗都無法跟荀彧的四勝負相提並論!2,曹操要攻打汝南劉備時,害怕袁紹會趁機渡黃河,郭嘉說袁紹優柔寡斷,不會進攻,於是曹操就去進攻劉備了,當然具體戰術還是荀攸實施的,結果如何呢?袁紹是猶豫了,但最終袁紹還是來渡黃河了,要不是當時于禁戰鬥力爆表,真不知道曹老闆該如何是好!3,擒呂布,實際上郭嘉勸曹操繼續進攻呂布時,曹操已經圍下邳大半年了,而且郭嘉只勸進攻呂布,卻不提具體策略戰術,事實上郭嘉是和荀攸一起勸的曹操,但人家荀攸提出了具體戰術,攻下呂布還是靠荀攸的水淹下邳之計,而且在攻下邳之前的很多戰術規劃則是荀彧做的,所以,實際上郭嘉在曹操滅呂布前後,除了對曹操說一句老大你要堅持下去繼續進攻外,再什麼也沒做,這裡也PS一下,郭嘉幾乎每條計策都是告訴曹操要攻或者不攻,有時還是附議他人,事實上郭嘉從未給曹操提什麼具體戰術或計策,比如郭嘉勸曹操攻擊袁紹,但沒告訴曹操具體該怎麼辦,幫曹操提出具體計策最後戰敗袁紹的還是荀攸,這一點在前面攻劉備時,也同樣如此!搞笑的是曹操幾乎在攻打每個軍閥時都有萌生退意,也總有那麼一個料事如神的謀士出來勸說曹操繼續進攻,除了郭嘉和荀攸,荀彧 劉曄等人也都有類似事蹟!4,斷言孫策死於非命,說實話,這一點的確是牛逼得很,沒得黑,但似乎其中也不排除巧合因素,不管怎麼說郭嘉對其他諸侯的心理和性格揣摩得很準,當然曹操的性格和心理也會被他把握得很好,所以為什麼郭嘉深得曹操歡心似乎這裡也能顯示出點眉目!5,郭嘉最被稱道的一條,勸曹操急攻烏桓,這似乎是郭嘉向曹操提出計謀裡還算有點具體戰術的一條,由勸曹老闆進攻別人改進成了輕裝急行軍進攻別人,然而實際情況呢?曹老闆在路上迷路了!迷路了!迷路了!你說搞笑嗎?你勸老闆輕裝急行軍偷襲烏桓,結果老闆迷路了,急行軍偷襲的目標自然是泡湯了,然而老闆因為輕裝沒帶多少補給,差點餓死在半路,要不是對手實力太弱,估計這次就大敗而回了,結果是曹老闆在迷路而且餓著肚子的情況下擊敗了烏桓,那郭嘉輕裝急行軍的意義又在哪裡?曹老闆回到許都,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重賞當初那些反對輕裝襲烏桓的人,你說打不打郭嘉的臉?所以實際上,郭嘉一生,除了預言孫策死於非命以外,可以說郭嘉有的只是嘴皮子利索,揣摩別人心思比較準,真正的策劃計謀並不是他的長處,可以說這樣的人當個參謀還湊合,當參謀長就無法稱職了,更不用說當一個軍政大員了,有人拿馬謖跟郭嘉相提並論,不得不說假如沒有街亭一戰,馬謖確實有資格跟郭嘉相比一下,郭嘉是幸運兒,他沒有機會跟馬謖一樣獨領一軍,否則命運比馬謖也強不到哪去,至於網上一些說郭嘉不死諸葛不出的人,我只能說他無知者無畏,什麼話都敢說,一個曹魏二流謀士,不是演義吹他,他拿什麼跟一個受軍神李靖推崇備至,被一生死敵稱讚為天下奇才的諸葛相比?在三國時代也算是數得著的名將,創造出8天急行軍一千二百里奇蹟剋日擒孟達,三戰三捷碾壓遼東的司馬懿,跟諸葛對戰是什麼結果呢: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禽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曹操普遍被認為軍事才能比諸葛高,但實際上呢?他還有諸多謀士輔佐,而諸葛上到戰略規劃,下到佈陣練兵全靠他自己,不可否認諸葛用兵謹慎很少走險招,但一方面是當時形勢所限無法走險招,另一方面軍事才能是多方面的,不是隻有會出奇謀的人才算會用兵的,諸葛說是三國軍事第一人也毫不為過!


姚小貳


當然不是,孔明第一次指揮打仗,就火燒博望坡,打敗夏侯惇10萬精兵,關羽、張飛無不佩服,隨後又火燒新野,打敗曹仁,這兩次都讓曹操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可以看出孔明善於用火。郭嘉建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曹操得以步步穩升。但事實上,郭嘉偏向于軍事,諸葛亮偏向政治。


悅想生活


既然有人問了,我們從邏輯上反向推導一下哈!如果這句話是真的,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第一:大家平心而論,如果沒有一眾三國題材遊戲和易中天,大家真有幾個是一開始就認識郭嘉的?

這其實不怪大家,原因很簡單,郭嘉本人並沒有什麼出色的戰例。就像一個歌手沒有好歌出品,告訴你音樂界封他為“著名歌手”,你信麼?

第二:當時曹操封的軍師祭酒,是謀士主管的意思,可並無實權,管不了賈詡這級別的人,更何況荀攸荀彧了。你難道說曹操不會用人麼?大家都知道不會的,當時郭嘉在的時候,曹操親口所承認的“謀主”是荀攸,對標劉備承認的謀主是諸葛亮。

就算諸葛亮出山要怕誰,也應該是怕荀彧荀攸,不會是郭嘉。

第三,當時天下名士可是都有品評的,不是沒有標準的,臥龍鳳雛的名聲天下盡知,而郭嘉雖然也有名號,但是排名相對靠後,甚至在徐庶之後。

所以,所謂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如果要成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史學家全部看走了研。2.曹操看走了眼。 3.當時所有品評人才的機構都看走了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