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諸葛亮、龐統、荀彧、郭嘉、司馬懿、魯肅這些謀士中,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淡忘憶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我覺得司馬懿作為謀士在曹操時期閃光點並不是特別多,他主要是對曹丕有擁立之功。曹丕稱帝以後,司馬懿由軍事副統帥到統帥,進而一步步轉變為名副其實的權臣,所以我不建議把司馬懿作為謀士來看。

其次,龐統和郭嘉由於沒有機會展示政治謀略,基本作為純軍事人才出現的,顯得並不是很全面。更為可惜的是這兩位都英年早逝,留下的經典並不是很多。至於徐庶,名聲在外,既然沒有展示,不說也罷。

然後,儘管諸葛亮後期也符合權臣的定義,一是他確實沒有異志,二是出謀劃策主要還是靠自己,所以一生都有謀士的成分。我覺得諸葛亮可以稱為一個戰略家,對大的國家形勢分析的十分到位,進而在隆中對時為空有一身抱負、如無頭蒼蠅一樣亂串的劉備,制定了可以落地的策略,指明瞭方向。同時,諸葛亮對於聯吳抗魏的策略一以貫之,即便是經歷了關羽大意失荊州、夷陵之戰,依然苦心經營。但是我覺得諸葛亮臨陣指揮能力有限,特別是成為權臣之後,每次北伐都是寸土未得,無功而返。再一個,太過謹小慎微、事必躬親,因此嚴重打擊了屬下謀士、將領的工作積極性,他應該為蜀漢人才缺乏負主要責任。所以,諸葛亮不是我的選擇。

最後,我的選擇是荀彧,簡單說以下這幾個理由。

  1. 荀彧為曹操提出了“迎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策略,這成為了曹操最大的優勢。正如劉備在隆中對以後說自己如魚得水,曹操挾漢獻帝以後更是這樣。
  2. 曹操每次遠征,都由荀彧留守許昌,籌措糧草,主持後方工作。所以說,荀彧不僅僅可以出謀劃策,關鍵時刻能夠擔當大任。
  3. 荀彧投奔曹操不僅僅帶來了自己的侄子,還推薦了程昱、郭嘉等優秀人才。可見荀彧心胸寬廣,不但自己是千里馬,還是伯樂。

至於荀彧對於具體事件或者戰例所出的計謀,在此就不贅述了。

總而言之,荀彧既可以作為智囊團首領,也可以作為常務總經理主持日常工作,您這樣的人才我覺得太完美了。


歷史吃瓜客


這些人物各有春秋。不過我更喜歡魯肅。魯肅在戲劇中沒有周瑜那樣幸運,出風頭,很少充當主角。關於他的戲也不多,主要有《鳳凰臺》(《孫策招親》)、《群英會》、《討荊州》、《魯肅求計》(《喬府求計》)、《單刀會》等。這些戲中的魯肅是個忠厚長者,他對諸葛亮關心倍至,幫助諸葛亮排難解危,克盡了做朋友的責任。他堅決維護孫權、劉備兩家的盟好,以大局為重,甚至不怕因此觸怒孫權和周瑜。這些形象,比較合乎歷史上魯肅的實際。但是作為藝術形象的魯肅,也存在著嚴重的缺點。就是在描寫他的老誠質樸,不會彎彎撓撓這些好品質的同時,卻不兔有些儒弱、戇魯,甚至近乎愚。他對周瑜的任何計謀都茫然無知,在草船借箭時怕的要死,單刀會上被關羽大大地奚落了一番而狼狽不堪。總之,舞臺上的魯肅是作為一個老實人有餘,作為一個智謀的將帥則非常不夠,這與歷史上的肅肅是大相徑庭的。歷史上的魯肅實際是個很有作為的人物。

魯肅(172——217年),字子敬,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人。他本人並不象戲劇中描繪的那樣是個文弱的士大夫,而是一個“體貌魁奇,少有壯節”的奇男子。年青時就精心學習擊劍騎射,在他率領宗親三百多口南渡長江避難時,就曾引弓洞穿盾牌,嚇跑了追兵。這使他後來成了吳的一員名將。但他又有當時一般將領不具備的優點,就是他非常重視學習,“雖在軍陣,手不釋卷,又善談論,能屬文辭”。這又使他從熟讀古代兵書中,掌握了用兵的謀略,因此達到“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好為奇計”。主張借荊州給劉備,就是他的“過人之明”和了不起的“奇計”。他又是一個很正直的人,“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倫,不務俗好”。說魯肅是一名儒將,應是很合適的。

魯肅的突出優點是他的政治遠見。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群雄角逐,在這個政局混亂,勢為消長,風雲變幻的時期,每個地主階級人物想要幹一番事業,首先遇到的就是選擇什麼樣的君主問題。周瑜就曾引用東漢初馬援的話:“當今之世,非但君擇巨,臣亦擇君”,來告誡魯肅。因為弄不好如果投了董卓那樣殘暴的主子,只會起個助紂為虐的作用;投劉表那樣的庸碌之輩,也只能無所作為。魯肅還在故鄉的時侯,軍閥袁術因聽到魯肅很有名氣,打算署他為東城長,魯肅看到“術無綱紀,不足與立事”,乾脆拒絕了。後來他和周瑜一道過江投了孫策。策死後,其弟孫權掌政,周瑜向孫權推薦魯肅,孫權與魯肅一席話,便談得很投緣。從此魯肅一直被重用,給孫權建有殊勛,以至孫權將他譽為自已的鄧禹。(鄧禹,2——58年,是東漢初年的著名大將。西漢未年,劉秀起義反王莽,鄧禹追隨劉秀,劉秀的重要決策,差不多都有他參與,劉秀當了皇帝,他被拜封為大司徒,是劉秀建國的最得力的重臣。)別人在孫權面前低毀魯肅,孫權不但不介意,反而更加重用。

魯肅政治遠見的集中表現,是他自始至終不遺餘力地維護孫劉聯盟。這個聯盟是赤壁之戰孫劉勝利的保證,而這個聯盟的締造,魯肅有著特殊貢獻。被兩種勢力兩種主張包圍的孫權,對曹操咄咄逼人的軍事進攻,究竟是戰是和,有時自己拿不準主意。還在赤壁戰前,有次孫權單獨召見魯肅,兩人“合榻對飲”,魯肅替孫權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他說:“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他認為曹操之所以不能統一全國,是因為“北方多務也”,有處理不完的北方麻煩事,所以他預料到將來必然是幾個政權鼎立,這個分析與諸葛亮隆中的分析不謀而合。當荊州牧劉表死後,曹操向荊州進軍的消息傳到江東時,魯肅感到形勢嚴重,預料到曹操在取得荊州以後,必然乘勝南下,於是主動向孫權提出,讓自己去荊州遊說劉備共同抗曹。這個建議立即得到孫權的同意。等到魯肅到達南郡(今湖北江陵)時,聽到劉表兒子劉琮已投降曹操,曹操唾手取得荊州,劉備正倉慌南奔,魯肅急忙趕到當陽與劉備會見。他向劉備介紹了江東的實力,熱誠希望孫劉兩家“崇連和之好,共濟世業”。劉備聽了非常高興。魯肅在這裡第一次見到了諸葛亮,兩人非常默契“即共定交”,成了知心朋友,戲劇中對這一聯繫著孫劉兩家政治前途的友誼曾不吝筆墨,是符合歷史實際的。劉備從當陽退到夏口(今武昌)後,派諸葛亮隨魯肅同去江東,經過他倆人的共同努力,孫劉終於建成聯盟。戲劇中把這一聯盟的建立完全歸功於諸葛亮,而把魯肅置於無足輕重的地位,是與歷史實際不符的。封建史家裴松之在注《三國志》中就說過“劉備與權併力,共拒中國,皆肅之本謀”。

如果只有外部的同盟,而內部鬥志不堅,孫權的抗曹也不會勝利。魯肅在堅決支持孫權抗曹,力排投降主張方面,與周瑜一同作了重大努力。在曹操重兵壓境下,江東“諸議者皆望風畏懼”,當時不僅謀臣張昭等,即武將中也有人主張降曹。魯肅對孫權說:“大家的意見分明是坑陷你,不能同他們商討國家大事。現在我魯肅可以去歡迎曹操,你卻不可以,因為我到曹操那裡,少不了個州郡官作,可是你要投曹操,他往那裡安排你呢?”他希望孫權堅定抗曹意志,不要聽信投降論調。孫權聽了後嘆息地表示,大家的意見很使他失望,他和魯肅的想法一樣,終於堅定了自己的意志,因而取得了後來的勝利。

赤壁之戰勝利後,孫權宴請諸將。當魯肅來到時,為了表彰他的殊勖,孫權親自站起來以禮相迎,親暱地對魯肅說:“我持鞍下馬相迎你,夠得上顯示你的氣派了吧!”可是魯肅的回答卻大為出乎孫權意料之外,他回答說:“還不夠!”旁邊的人聽了非常驚訝,感到魯肅這樣失禮,是否有些狂妄。坐下來之後,魯肅又慢慢地對孫權說出了下面的一席話:“我希望你威德加於四海,統一全國,成就帝業,那時你用安車軟輪來召見我,才夠得上氣派哩!”他是告誡孫權不要因一點小勝利而志滿意得,還應有更遠大目標。有這樣統一全國抱負的人,在江東還沒有第二個,魯肅不愧是他們中間的佼佼者。所以孫權後來當上皇帝時,回憶起當年魯肅的這番話,還稱讚魯肅說“與孤宴語,便及大略”。魯肅當時更加贏得了孫權的信任。後來周瑜病危,他向孫權推薦魯肅接替自己的職務,他說憑魯肅的智謀定能勝任,如果他這個臨終前的建議被接受,就是死去也無所牽掛了。這裡不僅表現了周瑜和魯肅的真摯友誼,也表現了周瑜的知人善任。孫權果然採納了周瑜的意見。

周瑜死後,魯肅被任命為奮武校尉,代領周瑜軍隊。他“治軍整頓,禁令必行”,“威恩大行”,成為周瑜之後江東最傑出的大將,所以史書也記“周瑜之後,肅為之冠”。魯肅駐軍於陸口(今湖北嘉魚西南),主要任務是防禦關羽荊州兵的進攻。有一次魯肅經過呂蒙的軍營,那時魯肅還不瞭解呂蒙。有人對魯肅說:“呂將軍功名日顯,不可以故意待也”。要魯肅主動看望呂蒙,魯肅真的去詣見了呂蒙。呂蒙問魯肅可有防備關羽的戰略方策,魯肅漫不經心地回答說:“到時候再說吧!”呂蒙聽了後鄭重地說:“今東西雖為一家,而關羽實熊虎也,計安可不豫定”。於是邦助魯肅制訂了防守方案。魯肅高興地拊呂蒙的背說:“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最後與呂蒙結為好友而別。可見魯肅還是一個勇於改正缺點從善如流的人。

魯肅接替周瑜職務後,肩負著一個非常艱鉅的任務,就是一方面要防禦好關羽,一方面還要維護好孫劉聯盟,其中最難處理的是荊州的爭奪。在孫劉建聯盟取得赤壁之戰勝利後,孫權曾將荊州的南郡和江夏借給劉備(即所謂的“借荊州”)。這是魯肅的主張,“唯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魯肅對孫權說:“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孫權當時是同意了的。這個消息傳到曹操那裡時,曹操正在寫字,驚得筆落在地下,自己還不知道,可見曹操對孫劉聯盟的恐懼,也正好說明魯肅這一決策很有眼光。可是荊州在劉備手裡,孫權是勢在必奪;劉備雖曾答應取得益州後將荊州還給孫權,實際只不過是緩兵之計,根本不想讓出。這樣,圍繞荊州爭奪,隨時可能發生衝突,導致孫劉聯盟的破壞。魯肅對此處理得還是比較好的,他堅持認為孫劉聯合是江東安全的保障,所以儘管有時關羽搞磨擦,“數生狐疑,疆場紛錯”,每次魯肅都“常以歡好撫之”,沒有發生大沖突。

圍繞荊州爭奪,終於發生了“單刀會”的盟會。歷史上的單刀會,與戲劇中的單刀會出入相當大。所謂單刀,並不是關雲長只攜青龍偃月刀單刀赴會,不但三國時還沒有青龍刀那樣的刀,即關雲長是否使用刀,也是史書無徵。單刀會是在劉備取得益州後發生的,當時孫權問劉備索要荊州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不給,並且命令關羽屯軍相拒。於是魯肅特邀請關羽來自己駐地會商。會商時雙方“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單刀俱會”。即是說雙方代表以平等身份,都不帶兵馬,只自己單刀赴會,這是單刀會的原義。會上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因為是劉備賴帳,自食取得益州後還荊州的諾言,所以理在魯肅方面。魯肅對關羽責備劉備背信棄義,質問說:“當初你們敗於當陽長坡時,兵比一個校尉率領的還少,那時你們對荊州恐怕想都不敢想,念你們沒有站腳地,才借土地給你們。今天你們已經得了益州,既沒有還荊州之意,為什麼連三郡都不讓?“羽無以答””,被所問得張口結舌。後來,劉備終於答應割讓三郡,一觸即發的戰爭被制止。魯肅在這次外交活動中,有理有據,義正辭嚴,不辱使命。既取得了應得的好處,沒有使聯盟發生破裂,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單刀會》一劇,對關羽與魯肅作了歷史完全顛倒的歪曲,根本不符合歷史真相。

孫權在處理孫劉聯盟問題上,目光最短淺,他看不到這個關係雙方生死存亡的長遠利益,遠比荊州一地得失重要得多。儘管魯肅一再告誠他們,由於曹操尚在,“禍難始構”,所以對劉備“宜相輔協,與之同仇,不可失也”,可是孫權拒不考慮。急切喜功的呂蒙在這個問題上同孫權一樣。終於在魯肅死後,孫權讓呂蒙襲殺了關羽,奪取全部荊州,孫劉發生一次重大裂痕,實在是失策。其實曹操集團的人看得都很清楚,有人就曾指出“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共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果然,蜀從此衰弱下去,先被魏滅,最後吳也不能自保。可是當時孫權硬是看不到這一點,反而翻舊帳,說魯肅“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把魯肅的功反說成過。究竟是功是過,古人就有議論。宋秦少游曾分析說,烏林立役時,“先主借荊州之事,拒之則為仇,殺之則招禍;因而借之,則可以合從併力而拒曹公。肅之為吳策者,豈不善乎!”他認為“借荊州之事,岜惟劉氏所以取蜀,亦孫氏之所以保吳者矣”(《淮海集》卷21《魯肅論》)。無產階級革命家續範亭在《統一戰線以三國為喻》一詩中,對魯肅在孫劉聯盟中的功跡,作了公正的評價:“吳蜀同心破曹瞞,周郎意氣要爭先;欲收赤壁鏖兵效,還憑子敬苦周旋。(引自《人物》1980年1期穆欣:《續範亭將軍》


文藻巧翁


我喜歡的你就不要去給別人講喔,誰?我自己!嘿嘿嘿[大笑][大笑][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