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情感故事——好的,你忙吧,我不打擾了!

昨天晚上,幾個老友聚在一起喝茶。其中一個老友說:"前段時間給一個久未見面的好兄弟發了條消息,邀他出來聚聚。"而兄弟回覆說:”今晚要加班,下次再約吧。”後來,老友刷微信,看見好兄弟發了條朋友圈,配文中寫道:"正在商場裡無聊的瞎逛。"看到這些,老友的心情一下子墜入谷底,原來自己的好兄弟並不忙,原來以為的忙碌只是用來搪塞自己的藉口。老友回憶說,記得當年與兄弟在大排檔裡喝酒擼串喝六,彼此稱兄道弟,親密無間,而後來他們有了各自的生活,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少,感情也就淡薄了。老友每次約他,兄弟總會以忙碌作為推脫,長久而來,老友也就知情識趣,不再輕易打擾,兩個人也就慢慢變為了朋友圈中的點贊之交。

深度情感故事——好的,你忙吧,我不打擾了!

記得有句話:從某天起,好像跟你沒那麼好了,見面少了,電話也少了;孤單的時候,忍住沒找你。有些話不知道從何說起,不如不說;有些秘密只能藏在心底,獨自承擔。不想對你說謊,更害怕你痛心的責備,於是只好假裝忘了你。其實,你一直在我心裡。

另一個老友小何(女)說:“已經半個多月沒見過男票了。”她的男票總是說:“工作很忙。”對她總是避而不見,給她男票發微信消息,也很少會回覆。昨天,老友終於忍不住思念,給男票去了通電話,電話那邊吵吵嚷嚷的,夾雜著吆喝聲、dj音樂聲,男票就特別不耐煩的跟老友說:“在忙,晚點再說吧。”然後掛掉了電話,當老友再次撥過去的時候,電話那頭已經提示關機。每當老友說起這件事時,眼眶裡總是泛著淚花。看著別人男票陪逛街、送禮物、陪吃飯,無微不至的關懷,接到女票的第一通電話,就恨不得立刻趕赴身旁,而瞅瞅自己的男票,就像個擺設。老友說:“當我真正需要他在身邊的時候,他從來沒有認真的陪過我。”坐在她一旁的我,無腦的補了一句:“他可能確實很忙。”(哎呀,我這個腦子)轉念一想,又再補了一句:“其實,一個人如果再忙,如果他真的真的非常在意你,他也會願意為你調控自己的時間。你心裡應該更清楚,他並不是因為忙碌而抽不空來陪你,他只是不愛你而已。”還記得電視劇《逆流而上的你》鄒凱與高蜜的故事,起初鄒凱並不愛高蜜,他只是把高蜜當成應付婚姻的藉口,每次都會出這樣那樣的么蛾子,前期這樣的感情確實也是“我很忙”的一種,只不過後來慢慢的鄒凱真正的直到了愛護高蜜。

深度情感故事——好的,你忙吧,我不打擾了!

這個世界上不愛的理由有很多很多——我很忙、我很累、都是為你好以及青年時期的我去買菜了、我去幫做家務了、我去遛狗了等等等等,而真正愛的表現只有一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深度情感故事——好的,你忙吧,我不打擾了!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對於忙碌普遍帶著一種盲目的崇拜感,忙碌好像已經成為了我們每個人的一種常態,你要是說自己有很多閒談時間,似乎就是丟了自己的面子。我很忙、我很累等等,幾乎成為了我們的口頭禪,也成了我們婉拒別人的一種藉口。你總說有應酬客戶、有聚餐、要出趟遠門、或者林林總總的一大堆事情,然後編出林林總總的理由,來對不想見到的人避而不見。


有一位朋友姓錢,上週時他收到了自己大學室友發來的婚禮邀請函,這個室友是他大學時期還挺親密的朋友。室友要在年底時在老家置辦一場婚宴,邀請錢先生出席,錢先生當時一想,僅僅是機票和食宿費就是一筆較大的開支,而且還需要請假,參加這樣的一個婚禮要消耗太高的經濟成本,所以在權衡利弊之下,他給室友發了一條消息(估計不敢打電話),藉口稱工作特別忙碌,因此推掉了室友的婚禮邀請。誠然,對於錢先生而言,他省下了一筆較大的開銷,但卻顯得金錢明顯比他們兩個的情誼還要重要的多。

深度情感故事——好的,你忙吧,我不打擾了!

其實,我們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若你真的在那個人的心裡,佔據了足夠重的分量,那麼無論多忙、多遠,那個人都會願意為你留出時間,出來見你,和你在一起;可當一個人總是對你說他很忙,那麼你也應該讀懂他的話中之意,那就是——你並沒有那麼重要,並不值得耗費時間與精力,去保持你們兩個人之間那可有可無的感情。可是,他也偏偏忘記了,自己婉言相拒的往往都是那些願意對自己付出真心、付出時間、付出精力的人。

如果不是在乎,又何必貿然打擾。因此通過這幾個故事,你要知道:當你感覺到那個人總是以忙碌來敷衍或搪塞你時,請不動聲色、毫不猶豫、毫無保留的轉身退出,你真的不需要單方面去努力呵護一段關係,因為關係已經存在了裂縫,破鏡重圓之後也是滿身裂紋,你也真的不需要把全部熱情都耗費在一個對你不再懷有誠意的人身上,既為難別人,也勉強自己。倘若有一個人,他總是跟你說:“我很忙。“那麼,請你知趣的回覆:“好的,你忙吧,我不打擾了。”

願所有人都能找到那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


深度情感故事——好的,你忙吧,我不打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