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紙"的發展歷史,感受紙的魅力,見證紙的成長

歷史的變遷時代的發展,中國已不再是從前那個弱小落後的國家。如今強大的中國,在世界各個領域方面都站在了領先的地位上。不得不說的是中國科技飛快發展的速度,已經超乎了我們的想象。比如,紙已經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物品了。不管是衛生用紙,還是寫作用紙或者是其他的紙製品,早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見怪不怪了。那麼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紙是如何產生的呢?並且是如何發展到現在這個水平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紙"的世界,讓我們一起感受紙帶給我們的魅力。

回顧

在中國古代,造紙術與其他三項技術一起被稱為中國的四大發明。給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增添了物質技術的基礎。在原始社會,"紙"這種物品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人們交流溝通,互相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都是通過用言語的方式傳達,大多數也都是依靠記憶力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後來發展到"結繩記事",用來幫助人類記憶。經過長時間實踐後人們發現,繩結過於簡單,當人們遇到複雜的事情的時候人們並不能再通過這種簡單的繩結來記錄這件複雜的事情。於是出現了文字畫,可以畫在動物的甲殼上、樹皮、石頭或陶器上。後來才慢慢研究出紙,但剛開始也只是通過樹皮製造出粗糙的紙張,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造紙術。經過長時間的年代更替,形成了如今這種纖薄順滑的紙質。首先,"紙"是用植物纖維製造,可以隨意的更改形態但它不是編織物。最早的紙在2200年前,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但還相對比較粗糙的,不能被廣泛的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公元105年,蔡倫改進了東漢的造紙術,他用樹木的表皮、麻織類的布、釣魚用的漁網等原料,經過各種工具製造等工藝,才改進了造紙術,現代紙的起源就是它。這種紙原材料很容易被大家發現使用,在質量上也得到了提高的同時價格也很便宜。所以被人們漸漸廣泛的使用起來。為了紀念蔡倫的成就,"蔡侯紙"的稱呼出現了而且收到了人們的認可和尊重,而且蔡倫被世人認為是打開了中國造紙行業的大門是我們中國現代造紙術的鼻祖。

回顧

上古時代

上古時代,"結繩記賬"是祖先想出的第一個可以用來記錄事情的方法。後來,逐漸演變出了文字。開始是用動物的骨頭或者青銅錢幣來作為書寫材料,但想要獲得這些材料非常難得,而青銅錢幣石頭又很耗費製作人的體力,所以都不便於普及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更是不可能了。春秋時期又發現可以利用把竹子或者木頭製成片可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這種材料太昂貴,竹片太笨重,逐漸的暴露出了他們的侷限,於是便產生了紙。紙的發明可以讓人們更簡單的記錄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國的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回顧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雖然在古代很早就出現了紙這種東西,但一開始紙這種物質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和普及。後來,東萊人左伯又對這種造紙的方法進行了重新的改造創新,通過不同的材料用品改進了紙的質量。他造出的紙質量很好,書寫手感也很舒適流暢。到了東漢至三國時期,人們開始廣泛使用的破布、樹皮、破漁網等材料用來製作紙,但這已經日漸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紙人們開始頻繁的使用紙,在日常生活中紙的身影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造紙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造紙區域也不僅僅侷限在一小部分地區,逐漸擴散到了其他全國各地。造紙原料開始變得多種多樣,紙的品種開始繁多複雜。如竹簾紙,用竹子這種植物製作出的紙面有明顯的紋路。後又出現"藤紙"潔白如玉,江南以稻草,糧食纖維造紙,但製造出來的紙大都呈現出黃色,而且手感摸起來非常粗糙,書寫困難。北方利用大樹的樹皮表面造紙,製作出來的紙質量非常好。也是在這個時期,"紙"的時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考古學家挖出來的地下出土物可見,東晉時期紙的質量和生產已經提高了很多,魏晉南北朝時除了用紙抄的歷史典故外,還有不少人抄寫著名詩人的出色文章,這也使得市場上紙的消耗量增加很多。但隨著造紙術的快速進步與全國的推廣,我國基本全國方都建立了紙坊。

回顧

隋唐

到了隋唐時期中國的造紙工業發展的更加發達,這與當時的政治經濟密不可分。東晉以來,江南地區舊的經濟落後,帶動了人民長期的勞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隋朝結束了南北朝的長期分裂局面。而且在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到了唐朝時候,唐代在上一代製作出來的紙發黃的基礎上,開始利用"蠟"使紙張具有光澤潤滑的優點。它被稱為"硬黃紙"。同時,木版印刷的發明,刺激了造紙工業的發展,進一步擴大了造紙領域。同時,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封建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由一開始的封建文化制度發展到盛唐時期,這種經濟繁榮、文化繁榮,全社會各產業都繁榮的局面,必然要求發展造紙工業,創造更多更好的紙張。

回顧

兩宋時期

製紙業繼續向前發展。到了元代造紙業開始遭受打擊逐步凋零,只在江南地區,還依舊保持著上個時期蓬勃發展的景象。明清,造紙業又開始漸漸走上正軌開始恢復興旺,各種不同種類的紙質發展起來。到了清代可以說已經到了非常完美的地步,清代的造紙術技術可以說已經非常成熟了。明代造紙業繼續保持興旺發達的狀態。

箋紙、宣紙的製作工藝隨著時間的發展開始變得技術精湛。在生產過程中,除了上漿、明礬、上蠟、染色、印花、砂光、灑金銀等工藝外,人們還使用植物身上的紋路等印刷方法生產出各種各樣品類繁多的好看的紙張。清代宣紙就成為了主要的書寫工具,源遠流長,種類繁多。清末,機械紙技術傳入中國,造紙工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回顧

從古至今,我國在各個領域方面一直都是前進的,紙的發展推動了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紙的用途也被髮揮到了極致,市場上早就出現了各種類型,各種顏色,各種品質不同的紙。有的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的用於我們書寫繪畫,還有的用於醫療科學等等。而且,紙也是一門藝術,中國的剪紙已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百花齊放、老有所為、新有所為"的方針指導下,那些藝術家們創作了大量展示社會主義新人和新事物的剪紙新作品,為剪紙創作創新開闢了一條全新的道路。在新剪紙的創作中,除了各個領域行業表演外,體育競技、兒童科普教育、雜技武術、歌舞表演等都成為最常見的題材。而剪紙的種類也很多,不僅有單色剪紙還有多種顏色各種品類的彩色剪紙。

回顧

中國剪紙是一種利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出精美的花紋,再或者也有的老藝術家直接用手撕的形式就能創造出一福完美的剪紙作品。完成的剪紙用於裝飾生活不管是當窗花貼在窗戶上還是貼在傢俱上都是非常好看的或者也可以與其他民間活動合作。在中國,剪紙這項文化遺產無論各行各業無論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愛,是人們組織各種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剪紙藝術自誕生以來,在中國歷史上剪紙文化一直源遠流長到現在科技發達的年代就沒有中斷過。

回顧

以上就是中國"紙"的發展歷程,不管是什麼形態什麼時期的"紙"都代表著著中國一直走在有所進步有所期盼的道路上,無論過去還是現在,中國的實力都是不容小覷的,一張小小的薄薄的紙也能發展到今天如此豐富的種類,不得不讚嘆我們偉大國人的智慧!

參考歷史文獻;

《史記》

《清朝續文獻通考》

《後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