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中國數千萬人民幣投資“油滴”,拆車配件交易平臺新突破


紅杉中國數千萬人民幣投資“油滴”,拆車配件交易平臺新突破

據36氪報道,拆車配件交易平臺“油滴”近日宣佈獲得紅杉中國種子基金的數千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淺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融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和團隊擴張。

“油滴”成立於2019年7月,目標是通過搭建拆車件數據庫、雲端SaaS管理平臺、電商交易平臺等,服務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拆車配件經銷商和汽車修理企業等產業鏈上下游環節。

近年來,在國內汽配流通這個萬億級市場裡,大量B2B企業紛紛佈局全車件和易損件交易業務,但都以副廠件和原廠件流通為主,有體量的拆車件交易平臺幾近於零。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汽車保有量在過去10年間才開始爆發式增長,而一輛車往往要開10年才進入報廢階段,這導致過去市場上的汽車報廢量不足、有價值的拆車件較少;另一方面,此前的《報廢汽車管理辦法》規定, 報廢汽車拆解後的“五大總成”(發動機、 方向機、變速器、前後橋、車架)只能作為廢金屬強制回爐冶煉,不能在市場上合法合規自由流通。

這種情況在2019年發生了改變。截至2018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4億輛,過去10年銷售的汽車也逐步達到報廢年限,有價值、可再利用的零件數量逐漸增加。同時,2019年6月頒佈的國務院《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提出,允許將具備再製造條件的報廢汽車“五大總成”交售給具有再製造能力的企業,而“五大總成”以外的零部件在符合安全標準的情況下也可以出售和流通。這使得拆車件行業進一步合法化。

“油滴”創始人兼CEO李洋表示,與原廠件、副廠件相比,拆車件經過一定標準的篩選、翻新、再製造之後,質量可以與原廠件媲美,而價格僅為原廠件的10%-50%,對維修成本承擔方(包括車主和保險企業)是一大利好,也符合循環經濟的社會價值。同時,出售性價比高的拆車件也是維修廠提高利潤的方式之一,因為維修工時費和配件差價是維修廠的兩大收入來源,而各家工時費大同小異,配件差價卻可以有很大浮動空間。

李洋提到,雖然市場規模很大,但中國的拆車件流通還存在很多痛點。目前,國內有七百餘家正規資質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但他們高度分散、拆解標準不統一、嚴重依賴中間商、很難直接對接中游經銷商與下游維修企業,導致整個流通鏈條信息不透明、服務不標準、供需難匹配、交易效率低。為了解決這些痛點,“油滴”打算從拆車件貨源組織、拆車件再製造、面向維修企業的電商平臺等環節入手,與行業上下游共同建立拆車件生態,提高拆車件流通效率。

李洋曾是優信集團創始合夥人之一,曾負責優信二手車車源管理、優信數據、優信集團二手車檢測評估體系、優信拍和優信二手車的產品技術體系;油滴聯合創始人榮晶鑫是報廢汽車拆解、拆車件流通及再製造領域的連續創業者,在國內外拆車配件流通領域有豐富的從業經驗


紅杉中國數千萬人民幣投資“油滴”,拆車配件交易平臺新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