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油 上升高度受限

國內豆油自春節前見頂轉跌後,春節後更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和原油大跌雙重影響下持續下跌,主力合約累計跌幅最高達22%,兩週前在觸及2015年以來最低水平後止跌反彈。筆者認為,豆油已跌至絕對低位水平,但反彈仍以跟盤為主,自身缺乏持續上漲動力。

美豆走強支撐期價

在疫情影響美豆出口和南美豆豐產雙重打擊下,前期美豆一度跌至820美元/蒲式耳一線,跌破全部美豆主產州的種植成本,利空充分釋放。隨著疫情擴散至南美,市場開始擔心南美豆出口受到影響,兩週前美豆開始持續反彈,主力合約重回880美元/蒲式耳一線。後期除了繼續關注美國本土及南美疫情發展對美豆的影響外,市場開始轉向北美新豆種植問題。週二晚間USDA公佈的新季美豆種植面積預估8351萬英畝,略低於市場預期。考慮到疫情不容易立即全面消除,美豆播種期或受疫情影響,至少情緒上容易對期價構成支撐。美豆走強,將抬升豆油成本支撐,幫助豆油價格止跌企穩。

短期產量明顯縮減

國內豆油供應短期減少,4月預計明顯恢復,但不確定性較大。由於3月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為482.5萬噸,數量較少,進口大豆庫存持續下降。天下糧倉數據顯示,3月20日當週,全國油廠進口大豆庫存一度降至268萬噸,同比減少36.76%,是近7年來新低水平;3月27日當週,大豆庫存小幅回升。受制於大豆庫存緊張,油廠開機率持續下滑,目前已降至40%左右,大豆壓榨量為5年同期最低,所以豆油短期產量明顯縮減。

4月進口大豆到港量預計增加至688萬噸,進口大豆供應將有明顯恢復,進而油廠開機率明顯回升,豆油產出再度增加。不過,需要持續關注南美疫情進展,巴西、阿根廷內陸地區運輸是否中斷,以及港口裝船是否降速。自3月全球疫情形勢加劇以來,4月進口大豆預估數已調降40萬噸。若南美大豆出口形勢惡化,進而影響國內大豆供應,則供給端給國內豆油提供支撐的週期將拉長。

需求同比仍將下滑

豆油需求好轉,但預計同比仍有所下滑。一方面,隨著國內疫情緩解,各地企業大多復工復產,餐飲行業開始恢復,預計4月各類院校陸續開學,豆油消費將進一步增加;另一方面,近期豆油庫存有所下降,4月供應也有不確定性,疫情管制放鬆後,下游心態有所恢復。加上近期油脂價格止跌反彈,下游補貨需求明顯增加,上週開始豆油成交放量,油廠提貨速度明顯提升。因此,從環比來看,國內豆油消費在逐步恢復,但目前全球疫情擴散勢頭並未完全遏制,我國持續有輸入性病例,國內管制不可能立即全部放開,國內居民的謹慎心態也不會馬上消除。總之,餐飲、服務行業終端消費徹底恢復仍需時間,豆油需求同比仍會有所下滑。

庫存可能再度回升

國內豆油庫存短期下降後,很可能重拾上漲。3月主要受益於豆油產出端的縮減,疊加下游消費部分恢復,豆油庫存自140萬噸的高位水平回落至126萬噸,並且近期仍可能繼續小幅下降。不過,一方面,隨著4月進口大豆到港量大幅恢復,豆油產出很可能快於需求端的環比增幅;另一方面,目前油廠壓榨利潤高達400元/噸,意味著只要大豆供應緩解,油廠開機意願極強。因此,就中期而言,國內豆油庫存大概率重拾上漲。

綜合上述分析,美豆前期跌破種植成本,國內豆油期價已跌至2015年以來低位水平,利空情緒已充分釋放,安全邊際較高。當前美豆反彈帶來成本驅動,短期基本面改善、庫存小降等,都幫助豆油止跌反彈。不過,中期來看,除了依靠美豆或其他油脂拉動外,豆油自身基本面沒有明顯驅動,中期庫存很可能再度回升。同時,豆粕價格堅挺以及原油不見好轉將壓制整個油脂板塊。因此,豆油反彈空間相對有限,預計跟隨臨池品種走勢。

(作者單位:國海良時期貨)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