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豆油 運行在上升通道中

可背靠6400元/噸逢低做多

豆油 运行在上升通道中

在阿根廷上調豆油出口關稅、美國延長生物柴油補貼及豆油超預期降庫的利好刺激下,前一週連豆油主力強勢突破6400元/噸壓力,錄得逾2%的漲幅。然而,隨著這些利好逐步兌現,上週豆油漲勢明顯放緩,甚至一度出現幅度偏大的回調。不過,筆者預計,中期豆油將處於持續去庫存狀態中,價格整體運行在上升通道中。

棕櫚油強勢帶動豆油

作為全球產量、出口及消費最多的油,棕櫚油在全球油脂定價中起著核心作用。雖然國內豆油生產、消費佔據主導地位,但棕櫚油也在國內油脂定價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此輪油脂大漲的主要動能就在於產地棕櫚油的減產,在減產跡象未有改善的情況下,棕櫚油強勢將繼續對豆油形成帶動。

根據前期降雨情況,馬來西亞乾旱月份分佈在1—4月、7—11月,而印尼乾旱時間在今年的7—11月。按照單產滯後降水10個月推算,馬來西亞的乾旱影響自11月起已開始顯現,MPOB稱,馬來西亞11月棕櫚油產量為154萬噸,單產為0.28噸/公頃,環比大降,同比甚至低於2016年同期水平。筆者預計,從11月至明年2月、5—9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仍處於乾旱影響的範圍內。相較之下,印尼對應的乾旱減產期預計在明年5—9月,目前影響雖未顯現,但後期仍有進一步發酵的空間。

替代性消費增長

在2018年上半年產地棕櫚油大幅增產的帶動下,2019年11月底前豆棕現貨價差整體維持1000元/噸以上高位,對豆油消費形成明顯抑制,但隨著生物柴油炒作及產地棕櫚油減產的進行,豆棕價差快速回落,截至12月24日已跌至680元/噸的偏低水平。2020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產地棕櫚油仍處於季節性減產週期,產量同比增長又受到前期乾旱及施肥不足的拖累,預計棕櫚油價格仍偏強勢,豆棕價差傾向於維持低位,這將繼續對豆油消費形成促進。

除此之外,進入後臨儲時代,中加關係令國內菜籽及菜油進口不足,供應持續縮減。隨著時間推移,預計後期國內菜油供應將進一步收緊,這將支撐豆油對菜油的替代性消費。

去庫存繼續推進

大豆供應不足一度令大豆壓榨回升不及預期,豆油庫存因而出現超預期下滑,但隨著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的達成,國內開始增加對美豆的採購,為後期國內大豆供給形成了較好保障。不過,豆油的關鍵仍在於壓榨,短期來看,隨著大豆供應恢復及春節備貨到來,前一週起國內大豆壓榨量出現明顯回升,對豆油去庫存略有不利,這也是近期豆油漲勢放緩的重要原因。

然而,中期來看,隨著春節前大豬集中出欄、春節後補欄的不足及小豬吃料的減少,容易令豆粕需求出現斷檔,對美國肉類進口的增加亦不利於國內豆粕需求的增長,所以春節後國內大豆壓榨難以維持高位,這將繼續利好豆油去庫存。因此,在極端情況下,2020年豆油庫存低點可能降至50萬噸下方,仍將對價格形成支撐和提振。

綜合而言,在產地棕櫚油減產、低豆棕價差促進消費及大豆壓榨難維持高位的預期下,中期豆油仍處於持續的去庫存狀態,預計後市價格易漲難跌,豆油2005合約可背靠6400元/噸逢低做多。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