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眼腫、頭重、胸悶,溼氣重的人 春天怎麼祛溼?

春末時節,溼度越來越大,溫度越來越高,對溼氣重的朋友越來越不“友好”,而且溼氣重不分男女老少,只是分輕症和重症而已。

溼氣重的表現

口干、眼肿、头重、胸闷,湿气重的人 春天怎么祛湿?

口腔表現:舌苔膩,或厚或薄,或白或黃,有的會有齒痕,口乾口渴;

手心腳心:覺得手心腳心一直有冷汗冒出,體液無法正常排出;

關節表現:變天之前波稜蓋比天氣預報還準,溼氣聚集關節產生炎症;

脾胃表現:容易食物堆積,導致無法去除的口臭,胃口不開;

面貌表現:體型胖,面色或黃或白,眼瞼似腫非腫;

精神表現:四肢乏力,頭重如裹,昏昏沉沉,胸悶不適

溼氣到底怎麼來的?

中醫認為這些臨床表現是因為內溼較重引起的。溼邪的狡猾之處就是在於它不張揚,悄悄侵入身體,在渾然不知中,它已經攻克了脾胃,五臟六腑和穴位。脾胃主管全身的運輸,其實溼氣是因為脾胃無法將津液進行全身的合理調配,所以很多人出現不該腫的地方腫,身體溼氣多,口還渴的情況。

中醫藥方祛溼

祛溼的根本在於健脾,如果脾胃的運化能力提升,咱們的溼氣自然也就祛除了。中醫有什麼祛除溼氣的好藥方嗎?祛溼鼻祖方是張仲景的“苓桂術甘湯”,此方主要針對中焦脾胃有溼氣,後世許多祛溼方均是在此方基礎之上加減而來。

口干、眼肿、头重、胸闷,湿气重的人 春天怎么祛湿?

藥方解析:

茯苓為九大仙草之一,不溫不燥,比薏米祛溼溫和,重用才有效果,所以用到20g;桂枝是方子的靈魂,脾胃寒涼要用溫度緩和,桂枝就是暖脾胃的“陽光”;白朮是健脾祛溼的高手,它氣化中焦脾胃可以利用的水,讓它們變成身體所需要的津液;炙甘草則是調和諸藥的,桂枝白朮溫燥、茯苓利水,為防止大量津液流失,炙甘草可以起到反佐的作用。

食療祛溼

四仁赤扁豆粥

薏苡仁20g,赤小豆2og,冬瓜子仁(去殼)10g,白扁豆15g(先煮半個小時),苦杏仁5g,白蔻仁1g(後下),加粳米適量,煮粥。每日1次,連吃1粥,適合舌苔厚膩的人。舌苔厚膩而黃屬熱,用20g綠豆替換白扁豆舌苔厚膩而白滑屬寒,加生薑片3片共煮。

鯉魚湯

赤小豆50g,陳皮6g,紅椒6g,草果6g,洗淨後塞入淨鯉魚之中,可加適量姜、蔥、胡椒等調味品,蒸熟後食用,這是元代《飲食正要》中的鯉魚湯,有消腫、利水、除溼的功能。

注意:

陰虛內熱者,可以去掉紅椒和草果,改用懷山藥片10g。

冬瓜湯

冬瓜500g,將皮與冬瓜肉一起煮熟,吃瓜喝湯。冬瓜性寒味甘,清熱利溼、祛痰排膿、利水消腫,臨床觀察,舌苔厚膩的人多食冬瓜,效果較好。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