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欧洲画家霍尔拜因的油画艺术作品《使节》?

影影圈圈


欧洲画家霍尔拜因的油画艺术作品《使节》

霍尔拜因(1497~1543年)是欧洲16世纪最杰出的肖像画家之一,他曾到伦敦,希望在国王亨利八世的宫廷中谋得职位,并最终在1537年得以实现,《使节》这幅双人肖像描绘了丁特维尔(左侧,法王派他前去维系与亨利的外交关系)及他担任神职的朋友塞尔维,


画作中奢华的衣装将二人在政治与宗教界的地位尽显无疑,丁特维尔身着粉缎猞猁毛边的华服,塞尔维则穿了一件褐色绸缎袍,而通过后者书上的题字与前者匕首上刻的字,我们得知二人分别为二十五岁及二十九岁;中间的架子上凌乱摆放着与“七艺”相关的物品,而这些都是二人人文精神的体现,


“七艺”是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世俗教育的主要科目,由三艺——文法学、修辞学和辩证法及四艺——天文学、几何学、算术与音乐组成,七艺科目的女性化身常持有书本;画作中最顶层码放着与天文相关的物品及用于计算时间和观测星空的仪器,下面一层分别放着路德宗的赞美诗、描绘已发现的美洲大陆的地球仪、两把几何作图工具以及一把鲁特琴,

尽管这些东西都描绘得异常写实,但断弦的鲁特琴却表明一切不过是生活的虚华,画面前景,一个变形的头骨——正面看的确是扭曲的,然而从右下方看却是正常的——暗示着无法避免的死亡,而左上角的那个不起眼的苦像则是希望的象征。

霍尔拜因作品《使节》


诗夜城主


你好,亲,很开心一起欣赏一下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荷尔拜因的作品《两个使节》

对于画家荷尔拜因,擅长创作肖像画,最著名的肖像画作品是《伊拉斯谟肖像》

画家荷尔拜因,由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所以作品深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对于画家荷尔拜因的肖像画艺术特色,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尼德兰的油画作品一样,尽显精细,细节的精湛画技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荷尔拜因的作品《使节》

画中的两个使节,是取材于历史上真实人物,画面左边是法国驻英大使丹特维尔,右边是法国拉沃尔地区的主教

画中的构图,如同尼德兰画家扬凡爱克的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画中的两个人采用了对称式构图

荷尔拜因由于是英国王室的宫廷画家,所以画笔下的肖像,都是为有头有脸的权贵创作的肖像,如亨利八世,德国商人吉兹,伊拉斯谟等等,所以作品《使节》中的两位大使,同样呈现高贵的气质。

对于画家荷尔拜因的这幅作品,个人粗浅的理解,如同扬凡爱克的画作《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画面展现了许多暗喻的细节

如画中夫妇两人的手势,暗示对婚姻的忠诚,小狗代表忠诚,脱掉的鞋子暗示圣洁,跑过去,红色的床单暗喻求子,橙子代表多子多福。

那么,荷尔拜因的作品《使节》,画中有哪些丰富精细的细节?

对于荷尔拜因这幅作品《使节》,我们不难发现,画中两位使节的背后,画家画上了地球仪,鲁特琴,算数书,诗集,分别代表了地理天文,音乐,数学,文学

画家画这些精细丰富的道具,并不是展示自己作画的超强耐心和精力,也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画技的精湛

画家画这些丰富的道具,是为了展现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特别注重科学与理性的时代,在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注重探索真理,追求智慧的时代,摆脱了中世纪愚昧暗黑的思想。

这幅作品《使节》,不仅仅展现了画家精湛,严谨,精细的画风,最重要的是画家用自己精湛严谨的写实造型功底,展现了自己对宇宙,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画面下方那倾斜扭曲的漂浮的骷髅,无时无刻在暗示生命易逝的无常和伤感。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艺术狂人2


小汉斯·霍尔拜因是一个出生在德国,定居在英国的文艺复兴画家,他的这副《大使们》(The Ambassadors,1533)是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作,画中充满着富含隐喻的意象。

这幅画描绘了伊丽莎白一世出生那年来访英国的两位法国大使:左边是丹特维尔的让(Jean de Dinteville,1504–1555),一身大领主的装扮;右边是赛尔维的乔治斯(Georges de Selve,1508-1541),穿着主教的衣服——世俗与神圣的对立之间,一张桌子摆满了各种象征物:一个浑天仪旁边依次摆放着各种天文学仪器,包括柱晷、环晷、四分仪、多面日晷和黄道仪,象征神圣与科学;

而靠近地面的搁板上有一个标注了欧洲的地球仪,旁边是算数书、圆规和直角尺,寓意构造世界的律法。在一本马丁·路德翻译的赞美诗集旁边,有一束参差的笛子和一把断弦的鲁特琴。

地上的阴影里还有另一把打翻的鲁特琴,暗示两位大使琴瑟不合,或者进一步的,世俗和教会之间出现了日渐激烈的抵牾。但画面最左上角却有一架受难像从帷幔后面露出:寓意这一切都在基督的注视之下。

然而这幅画最奇妙的隐喻不是景物中的任何物品,而是画面中一个刺破空间的扭曲图像,很难分辨出那是什么,欣赏者只有几乎钻进画里,站在主教身后,才能勉强看破玄机:那竟然是一个骷髅。

自文艺复兴以来,骷髅是欧洲艺术中常见的主题,出现在静物绘画、雕塑摆件,乃至随身配饰上。它们的共同名字是“虚空”,Vanitas[ˈvaː.ni.tas],源自圣经《传道书》第一章第二节“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Vanitas vanitatum omnia vanitas),或者“勿忘世人终会死”(Memento mori),一句拉丁语格言。

这种对死亡的极端描绘源自欧洲此前两个世纪的腥风血雨: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收割了欧洲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持续到15世纪中叶的天主教会大分裂和英法百年战争进一步粉碎了西欧社会,16世纪终于出现了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这一切猛烈冲击了世人的信仰,人们从未如此频繁且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义,感叹生命的脆弱。

这一切反映在艺术上,就是睹物伤情般地给各种物品赋予具体的象征含义,除了直截了当地用骷髅联想死亡,钟表、沙漏、食物、剖开的水果、燃尽的蜡烛,也都有同样的寓意,暗示浮生短暂;乐器和乐谱代表音乐,美酒带来沉醉,金银器皿上的光泽,警醒感官欢愉都是虚幻泡影;花朵、昆虫、贝壳、玻璃器皿美丽而易碎,象征生命脆弱;种种财物珠宝警惕人们免受贪婪侵蚀;剥开皮的柠檬象征人生外表鲜艳,内中酸苦。

凡此种种,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代,在艺术作品中给静物赋予具体的寓意成为一项重要的传统,这让欣赏艺术就像阅读没有文字的散文。回到《大使们》这幅画上:只有当我们极度凑近主教大人才能认清那扭曲的骷髅,这仿佛告诉我们,在世俗和教会的冲突之间,只有匍匐贴近后者,才能看清眼前的虚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