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長平之戰形勢圖

戰爭是一種集體、集團、組織、民族、派別、國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擊、殺戮等行為,使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鬥,亦被視為政治和外交的極端手段。雖然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戰爭意味著破壞和死亡,是一種極其殘酷的行為;但是縱觀人類歷史,戰爭和社會發展是纏繞在一起、難以分割的,不可否認,戰爭也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某些方面的推動作用。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戰國七雄勢力圖

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經過春秋時代的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國,統一六國,標誌著戰國時代的結束。這段時間內神州大地上的戰火一直沒有停息過,超大型戰役一共有23場,尤其是長平之戰參戰人數之廣,跨度之久,規模之激烈,在封建王朝戰爭史上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中國戰爭史上的重要戰爭之一。

這場戰爭參戰人數規模超過百萬,此戰之後,徹底加速了華夏文明的第一次大一統的步伐,秦統一全國的最後一塊大石頭被搬開。而抗秦第一主力趙徹底失去了元氣,雖然之後偶有佳作但是已經改變不了天下形勢了。尤其是其臨陣換帥,用趙括代替廉頗,更是留下了紙上談兵的千古罵名,坑害了四十萬可憐的趙軍。但是實際上,臨陣換帥也是孝成王逼不得已的選擇,趙國的糧草已經虧空,只有全力一搏才能取得生機。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歷史的記載,撥開迷霧,來探尋事情的真相。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以負荊請罪聞名的廉頗

第一猛將頑強固守三年

長平之戰其實並不是僅指一場戰爭,而是一系列你來我往的局部戰爭的總稱,我們來看一下史書中的描述,據《史記·十二本紀·秦本紀》中記載:

"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韓,拔九城,斬首五萬。四十四年,攻韓南陽,取之。四十五年,五大夫賁攻韓,取十城。葉陽君悝出之國,未至而死。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

這裡邊就有個疑問了,虎狼之秦去攻打韓的上黨地區,可是為什麼上黨地區卻投降趙國了呢?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修復後的函谷關

單單看秦本紀中的幾句描述是無法解答這個疑問的,筆者為大家解答一下:我們都知道,函谷關是虎狼秦軍進入中原腹地的重要通道,之前被三晉之家的魏控制,後來魏在桂陵和馬陵兩次敗於齊,讓出了戰國初期最強者的位置,秦趁勢打開了函谷關外的河西通道,這條通道打開後,首先暴露在秦軍鐵蹄下的就是三晉之家中的另外一家韓了。韓本身實力積弱,又喪失戰略要道,在伊闕之戰後基本成了跟班,任由秦擺佈。這次秦軍更是希望攻佔上黨地區,其戰略意義等同於將韓地納為己有,隨意出入到趙地邊境。

韓王聽聞秦軍鐵騎即將攻佔上黨,十分害怕,主動提出割讓該地區以議和,但是上黨郡守馮亭不願意投降,他希望利用趙的力量對抗強秦,於是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這就相當於趙國的戰略空間向西拓展,獲得了本土外重要的防守秦軍的緩衝要地。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趙孝成王不是任人擺佈的軟柿子

孝成王自然欣喜,但是他也知道此舉必定會逼得秦軍大舉進攻來爭取上黨地區,所以他需要一個能有效防守該地區的猛將,於是他向群臣徵求意見。據《世說新語箋疏·上捲上·言語》

中記載:

"平原君勸趙孝成王受馮亭,王曰:'受之,秦兵必至,武安君必將,誰能當之者乎?'對曰:'澠池之會,臣察武安君小頭而面銳,瞳子白黑分明,視瞻不轉。小頭而面銳者,敢斷決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見事明也;視瞻不轉者,執志強也。可與持久,難與爭鋒。廉頗為人,勇鷙而愛士,知難而忍恥,與之野戰則不如,持守足以當之。'王從其計。"

於是廉頗臨危受命,他的謹慎和經驗成為了孝成王最大的倚仗。廉頗也不辱使命,利用地勢固守三年之久,打破了秦軍的速勝計劃。

筆者認為,廉將軍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不管是聲望還是能力都是當時趙國當之無愧的上黨守將人選,他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雖然無力突破,局部戰爭中幾次負於秦軍,但是仍然成功地在趙境之外阻礙並消耗了秦軍,但是卻苦於國家的糧食產量無法和敵人相提並論,出現了隱憂,後來不得不臨陣換帥放手一搏,因此糧庫虧空才是孝成王臨陣換帥的重要原因。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關中平原是群山間少有的產糧區

產糧處於下風,糧庫虧空

其實經驗豐富的廉將軍已經把上黨地區經營的非常優越了,首先我們要知道,該地區實際上是在韓地境內,其實本來韓王打算將其劃給秦國,但是機緣巧合入了趙人之手,所以即使失去也並不意味著就是世界末日。

而且廉頗本身就是受到胡服騎射影響比較大的老將,這批老將的特點就是騎兵出身,善於馬戰和指揮騎兵,而來到處在黃土高坡的上黨地區後,千溝萬壑的複雜地形非但沒有阻礙老帥,他還能根據地勢設置三道防線,有效地阻止了秦軍推進,雖然也有戰損,但是趙國本土還能源源不斷地對該地區進行輸血。雖然運輸路線變長,運輸成本也隨之變高,但是由於該地區沒有巨大變數,所以通過廉將軍的計算,還是能規劃好運輸行程的。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廉頗是胡服騎射時期脫穎而出的優秀騎兵將領

不過秦軍對上黨地區的渴望也是大大出乎了世人的預料,在面對第一條防線的時候,就擺出了不破不還的玩命架勢。要知道,廉將軍之所以設置三條防線,也有循序漸進觀察對手的意思,他特意將兵力分散,就是希望減少有生力量的消耗,利用地勢消磨敵軍而並非打算畢其功於一役。於是秦軍抓住了這個機會,終於突破了第一道防線。據《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中記載:

"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

廉將軍一看,秦軍對該地區是勢在必得,而且他似乎低估了對方的戰鬥力,於是,他採取了本土作戰的最經典打法,拒不出戰,耗死你。不過這種戰法有兩點需要嚴格執行的:

  • 第一就是統帥要有絕對權威,才能保持住士兵的士氣不低落;
  • 其次就是後方的糧食要源源不斷地運送到位。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丹水對峙時的趙軍糧倉大糧山

前一點對於趙軍來說不是問題,但是問題是第二點。在第一道防線被攻破後,廉將軍大力加固第二道防線,讓秦軍很絕望,但是由於大量部隊作戰,對糧食的消耗急劇加大。而當時趙國的產糧基地是華北平原,而秦國的產糧基地是自古就有的關中平原、攻佔蜀地後的漢中盆地、和攻佔楚地後的漢江平原,雙方的產糧地區比是一比三,因此糧食產量的差距逐漸顯現出來,首當其衝就是趙國的新糧不濟,開始消耗糧庫的存糧。但是對於廉將軍來說,他根本不需要操心這些事情,他的任務就是統帥士兵對抗敵軍;不過,身為掌控全局的一國之君,孝成王開始感受到了壓力,這也是他後來放棄廉頗的重要原因。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影視劇中的趙括形象

啟用青年精銳放手一搏

百萬規模的大軍就這樣在丹水開始了對峙,秦軍統帥王齕和趙軍統帥廉頗心中都頗有想法,但是卻不敢輕易行動。這讓秦王和趙王都十分無奈。據《孫子兵法·作戰篇》中記載: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冑矢弓,戟盾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

這就是說戰爭中通過奪取敵人的糧草,能起到此消彼長節省資源的巨大作用,甚至有以一當二十之多。為什麼戰國時期的戰爭很少有平局和僵持呢,這就是因為當時的戰爭習慣並不是以攜帶大量糧草為主,所以要速戰速決。可是現在這個進退兩難的局面,讓兩國國君失去了參考,只能自己想出破局的方法。

孝成王首先想到了議和,但是到了這個局面,顯然不是小打小鬧,議和已經解決不了問題了,兩大巨獸必須有一個傷筋動骨才行。而秦的行動是利用反間計散佈謠言,希望能用趙括換走廉頗。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運用反間計的范雎

實話實說,比起爺爺和爸爸兩位明君,孝成王在能力上確實遜色一大截,但是他也不是那種昏庸無道的國君,在那種局面下一聽到謠言就失去了判別能力;而且趙括的母親也親自進諫,認為趙括不如廉頗,無法抵抗秦軍;再加上平原君和藺相如兩尊大神,尤其是藺相如和廉頗的私交十分深厚。由此可見,導致他臨陣換帥的原因並不是秦國的反間計,真正原因是趙國的糧草不足了。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修復後的戰國運糧車

筆者認為,如果糧草不濟,前線趙軍忍飢挨餓,士氣和戰鬥力肯定下降,戰場形勢立刻會發生轉變,這個時候如果敵軍進攻,趙軍即使佔據地利也無法有效防守;而因為糧草不足選擇撤軍的話,不光要葬送之前的大好局面,甚至有極大可能被秦軍追擊,失去了防守工事和糧食的趙軍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所以,對於孝成王來說,最好的辦法是趁著趙軍糧食可以保障供應的時候,以守轉攻,和秦軍決一死戰,畢竟雙方軍隊數量旗鼓相當,並非沒有機會,實際上,長平之戰後秦也是傷筋動骨,據《呂氏春秋·覽·審應覽》中記載:

"秦索其下而王弗聽,索其上而王聽之,臣竊不取也。王曰:'甚然。'乃輟行。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絕。"

長平之戰後秦軍傷亡也有二十萬之巨,這充分說明了趙軍的頑強和彪悍,因此在當時的局面下,孝成王啟用青年精銳放手一搏也不失為破局之道,但是戰爭是具有不確定性的,之後的局面也並沒有完全符合孝成王的預想。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長平之戰後李牧為趙國續命

結論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當時的背景下,秦國勢力十分強大,已經隱隱顯露出統一天下的氣勢,作為中原地區百年以來的抗秦支柱,集合全國之力的趙國只有最後一次機會和其對抗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可阻擋,所以即使沒有上黨之爭,雙方這種百萬級別的大會戰也必然發生。尤其是對於趙國來說,這場戰爭沒有如何避免的選項,只有如何應對,怎麼樣來打的決斷。

我們縱覽整個戰役的始末,在戰前,孝成王能積極聽從趙勝、趙豹等賢臣的意見,看重廉頗具備的謹慎性格和豐富經驗,做出防守姿態,說明他並沒有驕橫地認為四十五萬趙軍能戰無不勝,也能虛心地聽取臣子的意見,堪稱做出了合理的決斷。而在戰爭開始後,他首先能信任遠在前線的資深老將,不懷疑他有投敵和自立之心,積極地用後勤服務來保障前線士兵,堅持了數年之久。當戰爭進行的白熱化之際,雖然國內壓力很大,但是他也從沒想過要投降,議和只是一種手段,為的是保證有生力量,而保證有生力量仍然是為了抗秦。憑這三點,我們可以認為他並不是一個昏庸無道的國君,所以在後來他中了反間計的時候人們會覺得奇怪。

輸掉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雖然能力堪憂,但歷史比後人想的更復雜

秦始皇最終完全了大一統

歷史的客觀真實性,不容否認。秦國自然願意相信是自己的反間計起了作用,混亂了敵軍朝政,為戰局逆轉奠定了基礎。但是筆者更相信孝成王臨陣換帥的真正原因是他發現了國內產糧不濟的事實,雖然他可以選擇放棄上黨地區,但是有著武靈王尚武傳承之血的他不希望葬送前線士兵的努力,最後選擇了和秦軍決一死戰的出擊行為,用全力一搏去換取趙軍的生機,甚至他的腦海裡會想過通過此戰摧毀秦國的根基,可惜的是最後的結果讓他背上了一個不信任大將的罵名,也葬送了趙國幾百年的基業。不過就當時來說,他的選擇仍然是所有假設中最好的一個,所以我們也不應過分苛責於他。


參考文獻

1《史記·十二本紀·秦本紀》

2《世說新語箋疏·上捲上·言語》

3《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

4《孫子兵法·作戰篇》

5《呂氏春秋·覽·審應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