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五)--器械與設備

介入治療(五)--器械與設備

一、器械

介入治療使用的器材種類繁多,且隨著新技術的發明和醫療器械工業的發展,新的器材不斷湧現。下面僅介紹最基本的器材。

1.穿刺針:介入治療的基礎器材。穿刺針一般由銳利的針芯和外套管構成,根據用途的不同也可以是2層以上的外套管,或是中空的穿刺針。

介入治療(五)--器械與設備

穿刺針

2. 導管:造影導管、引流導管、溶栓導管、球囊導管等。

介入治療(五)--器械與設備

導管

3. 導絲:有超滑導絲、超硬導絲,超長的交換導絲、中空的溶栓導絲等。

介入治療(五)--器械與設備

導絲

4. 導管鞘為了架起體外與血管腔的橋樑,便於進出導絲導管等,避免損傷血管。

介入治療(五)--器械與設備

導管鞘

5.支架:用於對狹窄管腔支撐以達到恢復管腔開通功能之用。廣義上可以分為內涵管和金屬支架,狹義的支架,僅指金屬支架。

介入治療(五)--器械與設備

支架

6. 其它:根據介入治療的不同要求還有很多特殊器材,如用於防止靜脈血栓脫落造成肺梗塞的腔靜脈濾器,用於取異物或結石的網籃,用於腫瘤穿刺治療用的激光、微波、射頻、冷凍等器材,用於治療血栓的旋切導管等。

二、設備

1. X線透視 是介入放射學傳統的、基本的監視手段,應用歷史最早,適用範圍最廣泛。目前應用影像增強器可使圖像清晰明亮,X線輻射量明顯減少。DSA利用計算機技術消除了骨骼、軟組織對於注入血管系統對比劑影像的影響,提高了血管顯示的清晰度,並減少了對比劑的用量,是目前血管腔內治療首選的監視導引方法。

介入治療(五)--器械與設備

DSA設備

介入治療(五)--器械與設備

血管造影和膽管造影

2. 超聲 具有方便、實時、經濟、無輻射的優點。特別適於肝脾腎、胸膜病變、乳腺、體腔積液以及其他體表軟組織病變的穿刺定位。但受聲學成像的特點制約,超聲檢查易受骨骼、氣體等因素影響,適合掃查的目標還會出現相對的盲區(如肝臟緊貼膈下的部位等),另一方面,由於探頭對於靶器官的位置千變萬化,對於操作者的經驗和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超聲斷層成像的特點,造成對臟器的整體觀較差。

介入治療(五)--器械與設備

超聲引導

3. CT 比X線影像CT斷層影像能夠使病灶組織的細節顯示的更加清楚,CT在非超聲監視適應證的非血管穿刺技術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肺內病變的活檢、顱內出血穿刺抽吸減壓治療等。

介入治療(五)--器械與設備

CT引導

4. MRI 磁共振作為特殊的介入放射學監視設備,由於沒有射線損傷,觀察範圍大,組織分辨率高,近年來出現的開放型MR和透視技術,方便了介入治療的操作,並且可以達到實時監視的程度,故越來越被臨床所認可,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雖然現在由於設備的普及程度、性能和專用無磁性介入放射學器材開發程度所限,尚未在臨床得到廣泛使用,但是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介入治療(五)--器械與設備

MR引導

後續介入治療--Seldinger穿刺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