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让孩子道歉会让孩子受到伤害吗?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孩子犯错,也常常看到父母严厉地教育孩子改正,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停地犯错,犯错不可怕,及时的纠错很重要,作为父母面对孩子出现的错误让孩子立刻改正是我们内心希望孩子更好的初心,但这算是教育吗?

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感受到这件事物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让孩子感受到别人的痛苦,从而在内心感受到自己需要去道歉,而不是让孩子去道歉。让孩子道歉是命令,不是教育。孩子的是非观念,孩子的自尊体系都需要家庭的教育来完成。

引导孩子搭建属于自己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很重要,让孩子身体力行,感同身受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一味地命令式不是教育,只能叫训斥,这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常常说的沟通很重要,但是沟通之前先在自己的心里想一想是否和孩子是平等的沟通关系,如果没有,先调整好自己,每个人都会不停的犯错,何况是孩子,激发孩子的内心是我们要做的,好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不要去相信那些一劳永逸式的教育,什么做好了这个你就会怎样怎样,或者几岁之前如何如何,以后就会怎样,我们的教育学习都需要成长型思维,犯错了不可怕,千万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某一个标签,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不断的学习进步,这不仅仅是对孩子,对我们所有人都有意义。

我们的一生都在学习,而教育也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培养孩子可以敏锐地观察这个世界的能力很重要,让孩子的内心感受到旁人的喜怒哀乐,轻易的否定无益于孩子内心的成长,而过多的训斥不是教育,只是自身的发泄方式而已。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成长型的思维,这不仅仅是对孩子,对家长也是如此,培养一个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如果只是命令式的强迫教育,那成长道路上的荆棘坎坷是无穷尽的。

有很多教育孩子的理念是我们需要谨慎对待的,比如在孩子几岁之前做什么,以后会如何如何,再比如孩子几岁学什么最重要,错过了就如何如何,我们不否定我们的大脑在某一个阶段进行某一种学习会事半功倍,但学习绝不是一时的事情,学习是伴随我们成长的。

好的有效的教育是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不断成长的源动力,对待孩子的教育尤其如此,引导孩子是需要我们做的,激发孩子内心的善良,让孩子可以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孩子的内心是敏感的,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和他们感同身受,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内心是可以影响别人,是被他人理解的,孩子就不会感觉到冷漠,这很重要,只有自己体会到温暖,对待他人才不会变得冷漠。

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每一天我们都可以做出改变,当你意识到这些的时候,立即行动起来都不会太晚,对待教育,对待学习都是如此,不要把自己固化在某一个思维里停滞不前,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启发,对待孩子让我们温柔以待!

生活中让孩子道歉会让孩子受到伤害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