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將軍,乾隆不敢動,和珅不能比,功高蓋主卻能善終

雖然說大清誤國三百年,但是不得不說康熙時期的大清了不得,要說盛世,肯定不能忘記康乾盛世,都知道,清朝是從乾隆帝死後,嘉慶皇帝開始衰敗。

而民間一直有一句名言,"和珅垮臺,嘉慶吃飽",在乾隆時期,乾隆帝有一個移動的國庫,不,應該說比國庫還要豐厚的和珅在。乾隆帝死後,嘉慶皇帝就殺了和珅,抄了和珅的家底,不算古玩字畫的情況之下。和珅的家底就堪比大清朝二十年國庫總和。

按道理說,這樣的情況之下,嘉慶時期也應該是一個盛世啊,為什麼清朝就衰敗了呢?主要原因是,嘉慶時期沒有強有力的將軍可以震懾外敵。

乾隆時期,為何是盛世?那是因為有這位大清開國以來最強將軍——鐵將軍:阿桂

要說這阿桂啊,那可了不得。

本身就出生不凡,正藍旗出生,正兒八經的八旗子弟,父親是刑部尚書。一般的八旗子弟,而且是重臣之子,基本上都是頑固子弟。但是唯獨阿貴是個例外。

如果說別人是"虎父犬子",那阿桂就是"虎父龍子"。阿桂的父親是乾隆時期刑部尚書兼職大學士,正兒八經的從一品。

而阿桂走到了那一步?清朝第一大臣,封無可封的地步,大清八旗,阿桂擔任八旗都統,從正白旗到上三旗之首鑲黃旗都統,阿桂當了一個遍

按道理,皇權至上的清朝,這樣的將軍,是很危險的,是皇室最擔心這樣的將軍會功高蓋主,一般下場都很悽慘。但是阿桂卻善終,而且死後追封諡號文成君!為什麼?

因為阿桂長期鎮守西北邊疆,西北邊疆二十萬鐵騎,不認玉璽只認將軍令,乾隆忌憚阿桂,但是卻拿阿桂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一、少年時期春風得意,步步高昇

要說這阿桂,他的人生簡直就是開了掛的,少年時期,父親阿克墩是正藍旗子弟,官拜刑部尚書,故而阿桂一出生,就是以正兒八經的八旗之一正藍旗子弟,少年學武時入正白旗。

雍正時期,年僅十六歲的阿桂因為年少聰明,聞名京城。雍正破例,讓阿桂與皇室子弟一起入宮讀書。阿桂也確實是聰明過人,"聞人談史事,即了了,能記大略"。

乾隆元年,科舉中副榜貢生,因為其父親是從一品官員刑部尚書,受其父蔭,入大理寺做了寺丞,乾隆三年,二次參加科舉,中舉人,隨後受其兵部主事的職位,正六品,而當時的阿桂,才二十一歲,五年後,以兵部郎中身份任中樞機構軍機處的章京。從三品,五年時間,不但進入了中樞機構,更是升了五級,基本上是一年升官一次。

當真是春風得意,步步高昇。開掛的人生。


清朝第一將軍,乾隆不敢動,和珅不能比,功高蓋主卻能善終

二、平準噶爾部、屯田伊犁、西北擁兵二十萬,只認將軍令,不認帝王璽

年輕時期的阿桂,之所以能夠步步高昇,飛黃騰達,最為主要的因為出生貴族世家,而阿桂真正建功立業,到成為乾隆時期第一重臣起點在於乾隆西征。

乾隆二十年,盤踞西北地區的準噶爾部發生了內亂,於是乾隆帝抓準時機,決定完成康熙、雍正都沒有完成壯舉,平準噶爾。

於是清兵兵分兩路,像準噶爾部發動了大規模戰役,而阿桂,也隨之被派往西北地區,投身疆場,一開始,阿桂只是一個負責在烏里雅蘇臺管理臺站,,供前方戰場所需。但是由於阿桂辦事謹慎小心,很快得到了靖邊副將,蒙古親王的信任,這位蒙古親王不但授予阿桂參贊大臣,鑲紅旗蒙古副都統的職位,而且上書朝廷,乾隆加封工部侍郎。

一年後,阿克墩因病去世,由於阿桂是獨子,朝廷與邊疆破例讓阿桂回京都,為期父親辦理喪事。同年七月,阿桂在回西北。

半年之後,準噶爾部平定。同年天山南部維吾爾族地區發生叛亂,由於阿桂表現良好,奉命再次參加這一次的平叛戰役,戰役之中,阿桂一馬當先,親率部隊作戰,不到一年,就平定了戰役。

由於西北地區的各部統一,清朝為了鞏固西北地區的統治,阿桂奉命任職阿克蘇,處理當地的善後事宜。由於伊犁等地田地稀少,軍糧供給不足。阿桂提出"將當地牛羊作為伊犁駐防軍來年行糧之需"。乾隆對伊犁等地十分重視,特下令阿桂率軍護送維吾爾族人前往伊犁,管理伊犁屯田之事。

阿桂開始了伊犁屯田之路。也正式開啟了人生巔峰之路。

伊犁屯田十分不易,阿桂提出七條建議,對伊犁等地的統治而言,都是重點。乾隆非常重視,一一批准,每一條建議都允許實施,很快阿桂就為伊犁等地屯田奠定了基礎。

西北地區徹底平定,乾隆大喜,決定褒獎平定西北的功臣,以大小功勞分配,與紫光閣懸掛畫像,阿桂位列第一十七位。平定西北與新疆屯田的功績,讓阿桂地位不斷上升。

在伊犁的時候,就已經先後被授予內大臣、工部尚書、議政處行走,鑲藍旗漢軍都統、騎都尉世職等等

康熙二十八年,阿桂回到京都後,再次被乾隆帝授予軍機大臣的職位,而且授予阿桂在紫禁城內騎馬行走的資格,同時,將阿桂一族,破例從正藍旗抬入上三旗。同年七月,不但授阿桂正紅旗滿洲都統,同時晉升為太子太保。


清朝第一將軍,乾隆不敢動,和珅不能比,功高蓋主卻能善終

三、征討大小金川

在乾隆平定準噶爾之後,都以為以為清朝終於安定下來了。但是不久之後,四川金川等地形勢緊張了起來。

由於從清朝平定金川之後,金川任然是由當地土司管理。而當地各大土司本就誰也不服誰,相互之間起了爭端,隨後爆發了大規模的叛亂。

乾隆三十六年,小金川公然與清軍援軍開戰,朝廷大怒,讓雲南的溫福率兵前往四川平定叛亂,溫福以阿桂熟悉四川情況為由,要求阿桂前去。

朝廷就以四川總督作戰不利為理由,罷免了四川總督,由阿桂代理。阿桂只用半年的時間就平定了小金川,但是讓其首領逃往了大金川。

捷報傳來,乾隆帝十分高興,為阿桂寫詩褒獎,並且要阿桂迅速剿滅大金川,阿桂知道奪取大金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阿桂深入瞭解了大金川的地勢後,作了充分準備,兵分三路圍剿大金川,經過兩年時間,大小金川全部被阿桂收復。

由於大小金川的勝利,讓阿桂的地位再一次提高,乾隆封阿桂為一等城謀英勇公,同時為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同時,阿桂回京的的時候,乾隆帝親自到北京南梁行郊迎禮。

官位做到這一步,阿桂也是了不得。但是對於阿桂而言,人生才剛剛開始


清朝第一將軍,乾隆不敢動,和珅不能比,功高蓋主卻能善終

回京之後的阿桂,地位還在繼續上升,先是授予武英殿大學士,管理吏部同時兼職正紅旗滿洲都統,同年六月,調鑲白旗滿洲都統,任玉蝶館、國史館、四庫全書總裁,文淵閣領事,同年十月,調鑲黃旗滿洲都統,管理戶部三庫,次年六月,兼職管藩院院士,七月為兵部尚書,十一月為上書房總師傅,兩年後,阿桂擔任軍機處首席軍機大臣,次年,大學士班次第一。

短短五六年,阿桂就成為了乾隆時期第一重臣。就連大家熟悉的和珅,也在阿桂下面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