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來國人賦予“頭髮”的意義,沒有人比魯迅看得更透徹、更深刻

引語:

縱觀華夏文明幾千年,中國人賦予了“頭髮”太多的意義。“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從儒家經典《孝經》起,古人就開宗明義地提出,頭髮如身體器官一般珍貴。“黃髮垂髫”、“及笄之年”,人們一生中眾多的時間節點都有頭髮的見證。

“頭髮是我們中國人的寶貝和冤家。”在短篇小說集《吶喊》中,魯迅用2000多字的篇幅、兩個人物的對話講述了幾千年來國人在頭髮上吃過的毫苦、經歷過的波折。《頭髮的故事》從“頭髮”這一意象出發,魯迅將其視為豐富而深刻的文化符號,揭示出自古以來傲慢與自卑交織的“劣根性”。他懷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筆調,紀念那些被世人忘卻的先驅,啟蒙著動盪年代迷茫而痛苦的人們。

千年來國人賦予“頭髮”的意義,沒有人比魯迅看得更透徹、更深刻

作家魯迅像

頭髮與柺杖:見證歷史變遷進程的文化符號

《頭髮的故事》以第一人稱“我與N先生的對話為主要表達形式,“頭髮”貫穿故事始終。在N先生的講述中,他與大多數生活在過去的中國人一樣,人生因為“頭髮”而經歷起落,魯迅借N先生之口提出,有的人甚至因為沒有留頭髮,“被社會踐踏了一生世”——雖然這些苦,吃得冤枉、吃得毫無價值。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只因為這不痛不癢的頭髮而吃苦,受難,滅亡。

“頭髮”在國人心中的象徵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複雜、扭曲。古早的時候,頭髮並非稀罕物;後來經歷多次戰爭和變革,頭髮慢慢成為了國人生命的象徵,留辮子成為深入人心的社會風俗。太平天國時期,社會動盪,統治階層在頭髮的問題上存在著巨大的分歧,普通民眾處於夾縫中左右為難。可以說,頭髮是見證了華夏民族歷史變遷的文化符號,每個時代都有其對頭髮的特殊要求,而這些枷鎖大多顯得毫無緣由。

千年來國人賦予“頭髮”的意義,沒有人比魯迅看得更透徹、更深刻

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

小說中N先生在留學期間為了圖方便而剪掉辮子,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剪髮的舉動使他遭受到多年的偏見與謾罵。深受輿論折磨的N先生曾想裝上假辮子,卻因此遭遇更多的冷眼。為了求生存,N先生找到了一條新的對抗世人眼光的方式:讓自己的手中增添一根“手杖”。

這位博士是不懂中國和馬來語的,人問他,你不懂話,怎麼走路呢?他拿起手杖來說,這便是他們的話,他們都懂!我因此氣憤了好幾天,誰知道我竟不知不覺的自己也做了,而且那些人都懂了……

在《頭髮的故事》中,手杖是一種強勢的“話語權”。一方面,它讓人們恐懼、沉默、屈服,另一方面,它是對抗言語暴力與狹隘觀念的利器。N先生因手杖的蠻橫粗鄙而憤慨,卻在生活窮途末路之時拿起手杖捍衛自己的尊嚴和權利。是軟肋也是盔甲,與“頭髮”這一飽含矛盾的文化意象相似,“手杖”對包括N先生在內的大多數人而言,也是一言難盡的妥協與選擇。

傲慢與自卑:數千年集體無意識的喧囂狂歡

國人對“頭髮”所持有的態度歷來是善變的、盲從的、激烈的。從《頭髮的故事》可以看出,千百年來,人們因為頭髮而吃苦,因為拖辮子或者剪頭髮而被扣上生命難以承受的標籤。然而,在這人人皆是局內人的熱烈場景中,從未有人探究頭髮的真正意義,從這一角度來說,圍繞“頭髮”始終上演著集體無意識的喧囂。

元年冬天到北京,還被人罵過幾次,後來罵我的人也被警察剪去了辮子,我就不再被人辱罵了。

圍繞著頭髮去留的口水紛爭,最終發展成為了社會群體的站隊行為。一開始,剪了辮子的人被排擠辱罵,心生自卑與委屈,辱罵他們的人只因自己留著辮子,便有了頤指氣使的傲慢。當大多數人都剪去辮子,再也沒有人辱罵那些剪辮子的人了——畢竟他們都已成為同樣的人。

千年來國人賦予“頭髮”的意義,沒有人比魯迅看得更透徹、更深刻

武昌起義勝利後,同胞一律剪去胡辮

這種毫無邏輯的狂歡同樣體現在紀念辛亥革命勝利的“雙十節”中。過往,“掛旗”是一種形式主義的刻板命令,人人家門口掛著旗,這“旗”卻如同一塊光怪陸離的洋布,有的人甚至忘了收旗。當日歷上再不標註“雙十節”的字樣,自發自覺的紀念才真正印刻在人們的心裡。

他們對!他們不記得,你怎樣他;你記得,又怎樣呢?”

魯迅借N先生之口講述著自己對社會敏銳的觀察與反思。一群人熱鬧的狂歡大多是盲目的,人們很難有空閒冷靜地思考緣由、分析利弊,而理性的啟蒙卻真實地發生在個體的心中,雖然幽微,但星星之火,終將燎原。

忘卻與紀念:超越時空啟迪矇昧的無畏犧牲

《頭髮的故事》以“忘卻“開端,最後以“忘卻”收尾,乍看時滿眼都是N先生的牢騷與憤懣,細細讀來,魯迅早已將他最想記錄的人和事以嚴肅而莊重的筆墨寫進了文章中。

多少故人的臉,都浮在我眼前……他們都在社會的冷笑惡罵迫害傾陷裡過了一生;現在他們的墳墓也早在忘卻裡漸漸平塌下去了。

一百年前,那些為了救中國而默默無聞、辛苦奔走的猛士們,那些為國家呼喊而受盡折磨的先驅們,那些沒有留下音容卻永遠無法被時光抹殺無名英雄們,他們的無畏與犧牲值得沒有被寫在日曆上的紀念,他們的事蹟也必將超越時空的界限,啟迪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忘卻了一切還是幸福,倘使伊記著些平等自由的話,便要苦痛一生世!

魯迅見證並親歷過求而不得的痛苦,他所身處的中國,是過渡中的中國,求索中的中國。剛剛開始睜眼看世界的國人,看到的是滿目瘡痍。魯迅心中深知中國想要改變,絕非一朝一夕之事,他甚至喊出“救救孩子”的口號,早已做好了與自我“劣根”長期戰鬥的準備。

造物的皮鞭沒有到中國的脊樑上時,中國便永遠是這一樣的中國,決不肯自己改變一支毫毛!

但這痛苦是必要的,因為長久以來,懶惰與軟弱就始終紮根於人性之中,從無例外。放眼歷史長河,真正推動時代進步的從來不是隔靴搔癢的觀望,而是刀刃向內、自我革新的勇氣。

結語:

在魯迅所經歷的時代中,國人的“頭髮”裡藏著深深的“國民性”,面對“國民性”的剖析,從來沒有人比魯迅看得更透徹。《頭髮的故事》雖然在行文方式上有所創新,卻帶有《吶喊》標誌性的犀利憂思與深沉抒情。魯迅從細微處入手,吶喊出大多數人視而不見的現象,吶喊出本應被提及、卻早已被忘記的光輝的歷史片段。

千年來國人賦予“頭髮”的意義,沒有人比魯迅看得更透徹、更深刻

魯迅短篇小說集《吶喊》

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而我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吶喊》這本薄薄的小冊子,寫作初衷便是為了那些忘卻的紀念,魯迅的喊聲裡有勇猛、有哀思、有激奮、有悲憫,他起身吶喊,為了喚起了更多仁人志士的迴音。就像魯迅在《為了忘卻的紀念》一文結尾處寫下的那句話:

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罷。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將來總會有記起他們,再說他們的時候的。

千年來國人賦予“頭髮”的意義,沒有人比魯迅看得更透徹、更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