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當代花木蘭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保家衛國、忠孝兩全的巾幗英雄。

――巾幗英雄 婦好

最早記載的巾幗英雄,還要數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時期,商高宗(即當時的商王)武丁的妻子,名為婦好。

甲骨文記載,有一次,商朝與敵軍在邊境爆發了戰爭,雙方勢均力敵。而婦好此時向商王請戰,商王猶豫不決,便請了占卜師來占卜,最後派婦好出戰。待婦好出兵不久,邊境便傳來捷報。

自此之後,婦好便多次受命出征,為商朝開疆拓土做出了重大貢獻。非但如此,婦好還負責主持商朝當時的各種祭祀之典,需知當時的祭祀典禮是非常隆重的,稍有差池便會被認為是對上天不敬。

待婦好去世後,商王更是忍著悲痛,為其追加廟號為“辛”,並予以厚葬。

從已有的甲骨文記載上可知,婦好當時倍受商朝的臣民愛戴。

――致敬,當代花木蘭


――巾幗英雄 花木蘭

花木蘭,更是我國著名的巾幗英雄,這個名字最先出現在一千多年前(即南北朝時期)的敘事詩《木蘭辭》中。其人是否真實存在,頗有爭議。但不管其是否真實存在,小編覺得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事情還要從南北朝時期說起。

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王朝常常被北方的遊牧民族柔然族騷擾,在這樣的境況下,北魏政權要求每家都要出一名成年男子參軍。而因木蘭的父親年老體衰,弟弟又年齡尚淺,木蘭決定替父從軍。

剛下了決定的木蘭,便馬上就籌備好馬匹等物品,告別父母,開始了自己的遠行。

木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前路是生死未卜的,但她並沒有絲毫的猶豫不決。

化為男裝、身披重鎧、上陣殺敵絕不回頭,也只有一直向前,才能擊退敵軍,還天下一個太平,還故鄉一個團聚,還她一個女兒身。

最後,她終於得償所願了,皇帝問他可有什麼想要的?她只說: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此時的她,只恨不得馬上回到家裡去,看看父母家人是否還安好?看看自己的容貌是否還和從前一樣?

想必直到現在,人們每每想起那一句: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也會眼眶溼潤。

――致敬,當代花木蘭


――當代巾幗英雄

隨著當今世界逐漸開放,各國體制也逐漸健全,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也越來越少見。當代那些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也越來越多。

從去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悄無聲息的出現,直到今年1月份我國新型冠狀肺炎的徹底爆發,那些偉大而又平凡的巾幗英雄,當代“花木蘭”紛紛挺身而出。

有不捨晝夜、犧牲前線的夏思思女士,有連續接診三千餘名發熱患者、不知疲倦的葉黎文女士,有嚴把關口、因地制宜優化治療流程的何雯女士,有為返崗抗疫騎行4天3夜300餘里的甘如意女士等。

她們,為我們建起了一座看不見的巨石長城,謝謝她們這些巾幗英雄。

謝謝在抗疫一線的逆行者。

向逆行者,致敬!

――致敬,當代花木蘭


――致敬,當代花木蘭


除了這些抗疫一線的巾幗英雄,還有千千萬萬從事各行各業的婦女,她們都是媽媽的女兒,甚至還是女兒的媽媽,她們就是我們心目中最美麗的人,她們每個人都是“撐起半片天”英雄。

昨日佳節,請允許我們稱呼你們一聲,女神。

最後,祝願所有媽媽的女兒,以及女兒的媽媽:

身體健康,節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