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牌兒(Brandless)倒閉背後的偽需求及模式困境

Brandless的輝煌

Brandless,翻譯過來就是“沒牌兒”,是一家售賣食品、美妝護膚產品、家居用品等為主的電商平臺,承諾低價提供各種類型的高質量產品,商品的售價基本都定在3美元,被評為2017年美國硅谷最成功的創業公司。

沒牌兒(Brandless)倒閉背後的偽需求及模式困境

公司成立於2014年,2016年獲得天使輪和1600萬A輪融資,2017年7月上線就拿到了3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2018年7月上線僅一年的又拿到願景基金的2.4億美元C輪融資,估值5億美元。

價格構成中的痛點

Brandless通過調研發現,產品價格有40%是大品牌公司為彌補品牌宣傳和銷售渠道費用損失而提高的價格,這一價格在美容美妝行業更是佔到320%,這些成本最終都轉嫁給了消費者。

沒牌兒(Brandless)倒閉背後的偽需求及模式困境

於是Brandless經營理念中就採取保留產品本身、消除附加價值,保證產品質量基礎上,以極致實惠作為核心賣點,主打物美價廉,產品售約為3美元,比同類商品低40%,剛開始它還十分注重產品的質量。

極致主義商業模式

Brandless運作之初非常注重產品質量,大部分商品都是純天然且通過有機認證,非轉基因、無人工色素和防腐劑,產品上經常可以見到“無添加”、“有機”、“不含糖”等字眼。

沒牌兒(Brandless)倒閉背後的偽需求及模式困境

為了保持售價和成本控制,平臺採取自產自銷、跳過中間商環,簡化產品包裝及生產節,商品還不做品牌LOGO,省去不少額外的費用,這些措施都有效地降低了商品的成本。

平臺還實施經營管理極簡主義思維,如:每個品類只保留一款最好的商品,節省生產和管理成本、免去顧客挑選商品的苦惱;產品原料的選擇也是越簡單越好,比如其一款花生醬原料只有花生和鹽;商品包裝視覺也給人非常乾淨、簡單的感覺。

沒牌兒(Brandless)倒閉背後的偽需求及模式困境

平臺充分利用了社交推廣,以裂變及口碑營銷吸引到更多消費者,用戶推薦和好友完成訂單後將獲得6美元的紅包,初始反響不錯,據《福布斯》報道有23%的用戶從社交平臺進入Brandless購物。

在用戶留存方面,平臺每季度給客戶發省錢報告書,標明同類產品與其他購物平臺的價格對比、讓客戶感受價廉優勢;根據用戶所購食材發佈美食菜譜,或通過線下商店舉辦活動與用戶加強溝通、提高客戶忠誠度。

極簡主義的缺憾

獨特的商業模式,確實推動了公司取得快速發展,遺憾的是,極簡主義的理念使得公司的產品不過400多個,很難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客戶復購率只有20%,而亞馬遜復購率則達到90%。

沒牌兒(Brandless)倒閉背後的偽需求及模式困境

低廉的價格、高額的費用、萎靡的銷量,平臺根本賺不到什麼利潤,持續的虧損也降低了平臺對市場環境惡化的適應能力,最終走向倒閉,雖然平臺在提供給新聞媒體的聲明中引用了“競爭激烈”來解釋關閉的原因,但事實上肯定不止於競爭這麼簡單。

例如,有媒體通過與眾多前員工交談,大部分的員工認為沒有守住質量關和保證暢銷品的充足庫存是倒閉的主要原因。價低策略也能吸引不少用戶,但低成本控制下的產品食用體驗被吐槽得嚴重。

沒牌兒(Brandless)倒閉背後的偽需求及模式困境

平臺採用的付費會員體系目的是減輕成本壓力、提高用戶黏性,用戶每年需支付36美元的會員費享受包郵政策,否則“ 滿39美元包郵”要求消費者選購至少十三件商品,否則要付五美元運費,選購商品中比如洗手液著名品牌Softsoap常年打折也就99美分一瓶、Brandless仍是售價三美元。

案例觀點與啟發

1.價格構成中包含必要的品牌溢價和廣告費用等是合理的,即便競爭者要以差異化或作為痛點去消除也很難成功,極端的低價策略很難持久,誤人誤己耽誤消費者。

2.創業項目要找到精準的市場痛點和市場需求,要特別留意去除偽需求和不足以支撐商業生存的小眾需求,特別是缺乏足夠利潤支撐的差異化小眾定位也避免。

沒牌兒(Brandless)倒閉背後的偽需求及模式困境

3.無論是購買、服務還是消費過程,輸了體驗的項目都不是好項目,用戶的體驗一般都是多樣化的,被利益誘導的極簡需求不是真實需求,產品本身不是用戶需求的全部,消費需求一定是立體的、發展的、動態的。

4.題外話:食品科技是關於食品品質、工藝、體驗和效果的科技,它不是多餘的點綴,它也不是去綠色、去環保的別名詞,必要的加工、裝飾、組合和搭配並不會過多傷害品質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