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外國央行普遍降息而中國人民銀行不降息?

由於疫情的影響,各國央行為了刺激經濟紛紛降息。在美聯儲降息後,中國央行並未跟進降息、逆回購、MLF等政策利率分別仍保持不變。那為什麼中國不跟著降息呢?而在2020年3月30日,7天期央行逆回購利率才下降20個基點,由2.4%降至2.2%。

為什麼外國央行普遍降息而中國人民銀行不降息?


為什麼外國央行普遍降息而中國人民銀行不降息?


為什麼外國央行普遍降息而中國人民銀行不降息?

主要有以下的原因:1.銀行裡面並沒有流動性風險,主要是向中小企業的貨幣傳導機制有問題,也就是錢無法到達各位中小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的手裡。銀行不願貸給這些企業或者個體,企業或個體由於整體經營環境不願擴大再生產也就不願借貸。中國可以對特定行業定向降準和定向降息,對於企業經營者或者個體工商戶可以獲得利率很低的資金,刺激經濟增長。2.不願人民幣大幅貶值。由於美國股市經歷了4次熔斷,跌幅超過了30%,大量的便宜資產確實非常具有吸引力,會導致大量美元迴流美國。如果人民幣再降息的話,會導致人民幣更沒有吸引力,大量美元流出中國,這樣的話就會快速貶值。3.還有一種可能性。美國每次危機都會轉嫁危機,用印出的鈔票全世界買優質資產,獲得了大量鑄幣稅。美國爆發了流動性危機,沒有更多美元流入中國,而中國看到時機難得,主動用大量人民幣購買美元流入美國購買便宜優質資產。這在邏輯上也是行得痛的。4.不想社會物價指數上漲過快,本來在疫情下,人民群眾的收入本就不多,物價再上漲厲害的話,更是雪上加霜。5.不想讓房地產的調控付之東流,堅持房住不炒的政策不放鬆。

我們要相信中國人民銀行經濟學家的努力,中國和美國除了在金融上面的競爭,其他各個方面都會有激烈競爭。畢竟一個想上位,另一個又心有不甘,難免會爆發不愉快。這次疫情從某種程度上,確實是一個好機會,有可能就是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或者導火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