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審判》有感

讀《審判》有感

這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的閱讀卡夫卡的小說,說實話,很吃力,閱讀體驗並非愉快。出於對西方文學的知之甚少,加上卡夫卡思維的與眾不同,事情發展出人意料。從故事開始到後記,最讓我好奇的是主人公約瑟夫·K到底犯了什麼罪?需要審判他什麼?然而看完了整本書,依然無法知道約瑟夫·K犯了什麼罪,也不明白為什麼他的最後命運是死在了劊子手之下。在卡夫卡的筆下,我們似乎看到了無數個想要幫助主人公約瑟夫·K的人,但是當他淒涼地死在採石場時,卻得不到任何人的救助。

這本書的主人公叫約瑟夫·K,他是一名銀行高級職員,一向為人正直,對工作認真並且充滿上進心。但在他三十歲生日的那天早上,一個奇怪的執法組織無端宣佈他被捕了。沒有任何的指控證明,而且前來逮捕他的人也沒有任何證件的呈示,一切都來得十分的莫名奇妙。經過審查,這個執法機構允許他繼續照常的上班,像往常一樣生活,但隨後又通知他,審訊時必須到場,而且審訊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使他產生一種無形的壓力。他始終見不到法官,他四處申訴並試圖反抗過,但是,他鬥不過這個龐大的機構,最終在他三十一歲的生日前夕,被兩個劊子手帶到採石場,“像條狗一樣”被處死了。那份體面的工作似乎沒有帶給他面對官司的底氣,反而讓他更想隱藏自己的官司,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有那麼一場官司。所謂想幫助他的人,給出的幫助似乎也都不是他想要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讓他失去對這場官司所有的信心。誰也說不清K犯了什麼罪,但是他必須面臨審判。周圍的人不斷地跟他說,我想幫你,我會幫你,但是誰也不能幫他徹底贏得這場官司,他們只是不斷地告訴他如何應對這場官司。而K不要這樣的幫助,他將這些統統扔掉,所以他等待的判決是死亡。

法律到底是什麼呢?K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接受審判。而故事中的律師先生,也不知道自己在打一場什麼樣的官司,只是不斷地和法院中的人接觸交流。商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陷入官司,只是不斷地尋找律師的幫助。法院畫家從來沒有看過真正的無罪釋放,只知道表面的無罪釋放和拖延。似乎在整個故事中,沒有人知道法律是什麼,所謂的法律似乎就跟監獄神父所講的那個故事一樣,那是門裡面的事,而所有人,包括法的守門人,都只能在法的外面轉悠。可即便如此,它依然決定了人的生死。

這是一篇帶有寓言色彩的小說,簡單的說就是表現人生的荒誕、冷酷自私的人心以及虛設的法律。就K本人而言,這場審判自然荒謬無理:無緣由、無罪名,司法不公開、不透明,執法更無程序可言,然而這一切竟又確實在進行,旁人莫名其妙知曉此事,亦真亦假的熱情幫助反而令人覺得詭異之至。最後K走向死亡,我以為是很必然的。劊子手只是外在的執行者,K自己才更是在這場審判中給自己定了無法掙脫的苦惱之罪,執了一勞永逸之刑。小說中揭示的內容,對於我們如今的司法制度有著非常大的警示作用,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程序的重要性,缺少了公正的程序,一切司法活動免不了顯得慌亂無章。從我們熟悉的佘祥林殺妻案件中,尤可看出程序正義的重要性,佘祥林揹負殺妻罪名11年,就在即將刑滿釋放的時候,他的妻子突然活著出現了,又一樁冤案大白天下。K的司法困境不僅侷限於“佘祥林案”,它似乎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不得不讓我們每一個人惶恐。佘祥林案之所以錯判,是因為司法機關在蒐集證據時先入為主,沒有遵守無罪推定原則,還有刑訊逼供等違法行為的原因。“佘祥林案”告訴我們:法律是一把雙刃劍,用之得當,個人與社會皆受益;用之不當,個人與社會兩受其害。

生也有涯,知也無涯,通過閱讀卡夫卡的《審判》,使我更加體會到對於刑事辦案者來說,我們應盡最大的努力避免“約瑟夫·K式悲哀”的重演,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對於證據問題,我們應該始終保持戰戰兢兢、誠惶誠恐的心理,始終堅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審慎態度,做到心中永遠不忘錯案教訓,心中永遠充滿正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