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审判》有感

读《审判》有感

这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的阅读卡夫卡的小说,说实话,很吃力,阅读体验并非愉快。出于对西方文学的知之甚少,加上卡夫卡思维的与众不同,事情发展出人意料。从故事开始到后记,最让我好奇的是主人公约瑟夫·K到底犯了什么罪?需要审判他什么?然而看完了整本书,依然无法知道约瑟夫·K犯了什么罪,也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最后命运是死在了刽子手之下。在卡夫卡的笔下,我们似乎看到了无数个想要帮助主人公约瑟夫·K的人,但是当他凄凉地死在采石场时,却得不到任何人的救助。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约瑟夫·K,他是一名银行高级职员,一向为人正直,对工作认真并且充满上进心。但在他三十岁生日的那天早上,一个奇怪的执法组织无端宣布他被捕了。没有任何的指控证明,而且前来逮捕他的人也没有任何证件的呈示,一切都来得十分的莫名奇妙。经过审查,这个执法机构允许他继续照常的上班,像往常一样生活,但随后又通知他,审讯时必须到场,而且审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使他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他始终见不到法官,他四处申诉并试图反抗过,但是,他斗不过这个庞大的机构,最终在他三十一岁的生日前夕,被两个刽子手带到采石场,“像条狗一样”被处死了。那份体面的工作似乎没有带给他面对官司的底气,反而让他更想隐藏自己的官司,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有那么一场官司。所谓想帮助他的人,给出的帮助似乎也都不是他想要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让他失去对这场官司所有的信心。谁也说不清K犯了什么罪,但是他必须面临审判。周围的人不断地跟他说,我想帮你,我会帮你,但是谁也不能帮他彻底赢得这场官司,他们只是不断地告诉他如何应对这场官司。而K不要这样的帮助,他将这些统统扔掉,所以他等待的判决是死亡。

法律到底是什么呢?K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接受审判。而故事中的律师先生,也不知道自己在打一场什么样的官司,只是不断地和法院中的人接触交流。商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陷入官司,只是不断地寻找律师的帮助。法院画家从来没有看过真正的无罪释放,只知道表面的无罪释放和拖延。似乎在整个故事中,没有人知道法律是什么,所谓的法律似乎就跟监狱神父所讲的那个故事一样,那是门里面的事,而所有人,包括法的守门人,都只能在法的外面转悠。可即便如此,它依然决定了人的生死。

这是一篇带有寓言色彩的小说,简单的说就是表现人生的荒诞、冷酷自私的人心以及虚设的法律。就K本人而言,这场审判自然荒谬无理:无缘由、无罪名,司法不公开、不透明,执法更无程序可言,然而这一切竟又确实在进行,旁人莫名其妙知晓此事,亦真亦假的热情帮助反而令人觉得诡异之至。最后K走向死亡,我以为是很必然的。刽子手只是外在的执行者,K自己才更是在这场审判中给自己定了无法挣脱的苦恼之罪,执了一劳永逸之刑。小说中揭示的内容,对于我们如今的司法制度有着非常大的警示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程序的重要性,缺少了公正的程序,一切司法活动免不了显得慌乱无章。从我们熟悉的佘祥林杀妻案件中,尤可看出程序正义的重要性,佘祥林背负杀妻罪名11年,就在即将刑满释放的时候,他的妻子突然活着出现了,又一桩冤案大白天下。K的司法困境不仅局限于“佘祥林案”,它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个人惶恐。佘祥林案之所以错判,是因为司法机关在搜集证据时先入为主,没有遵守无罪推定原则,还有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原因。“佘祥林案”告诉我们:法律是一把双刃剑,用之得当,个人与社会皆受益;用之不当,个人与社会两受其害。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通过阅读卡夫卡的《审判》,使我更加体会到对于刑事办案者来说,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避免“约瑟夫·K式悲哀”的重演,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对于证据问题,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心理,始终坚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审慎态度,做到心中永远不忘错案教训,心中永远充满正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