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日光盘”再现,多地新房销售火爆,购房者赶不赶买房热?

阳春三月,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各地复工复产力度加强,线下售楼处逐渐恢复正常,压抑了两个月的购房需求在部分区域开始集中释放。最近,销声匿迹已久的“日光盘、秒售抢房”等“震惊体”销售成绩又重新返回人们的视野。

多地再现“日光盘”,新房销售异常火爆

近日,朋友圈再次被热销、清盘消息刷屏:苏州某项目1分钟爆卖5.4亿元直接清盘,20日开盘的几个项目60秒销售12亿、9秒钟售出355套房源,平均每秒就有近40套房卖出;北京某项目线上开盘5分钟售出700余套,单日最高来电120多组、平均每天来访客户300多组、累计1200张排卡量,因为热度高导致房源一再加推,从400套直到1000套……

这让仍处于“寒冬”中的房地产市场看到一丝暖意。此前,深圳、广州、成都等地也出现了楼市“暴走”的消息:

先是深圳,33组客户抢14套单套“4200万元+”的豪宅,启动选房后仅用8秒钟秒光,当晚104套房源全部售罄,开发商一举揽金6.23亿元,另有某项目288套小户型公寓开盘7分钟全部售罄。不仅如此,深圳某楼盘的“喝茶费”需要60-70万,没有火爆的楼盘,哪来的高价“喝茶费”;在成都,某项目360套房源取得预售证,引来万人报名参与摇号购房,平均中签率仅为3.23%;在广州,增城某盘单日成交破亿元,销售程度异常火爆。

可见,目前整体楼市的状态并没有疫情期间预期的那么悲观。诸葛找房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两周监测的重点城市成交量已连续7周上涨,其中深圳、青岛、济南、大连、南京等城市基本恢复至春节前正常水平,尤其是青岛、济南、宁波新房成交量均创春节后新高。

疫情后“日光盘”再现,多地新房销售火爆,购房者赶不赶买房热?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国仕英指出,疫情之前影响了楼盘开工销售,但刚需或刚改需求仍然存在,随着各城市房地产市场逐渐开复工,积压的项目和需求也逐渐入市,带动供需走高,客观上造成抢房现象。预计随着后市供应量增加,加之开发商打折促销活动,疫情结束后会迎来一波成交量小高峰。

楼市火爆背后:政策助力+“饥饿式”营销炒作

此番楼市的火爆,与各地楼市若隐若现的“松绑”政策分不开。如3月20日,苏州发布《市政府关于调整人才落户相关政策的通知》,这个《通知》被称为苏州楼市“王炸”级人才新政,在苏州人的朋友圈瞬间刷屏。通知规定,有来苏州就业意愿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包括留学人员、全日制本科学历及学士等等,此外,通知还明确,对于具有大专学历或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三级,年龄不超过35周岁,在苏州稳定就业并在申报单位连续缴纳(不含补缴)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的人员,在人事档案转入后可申请办理落户。

再比如,3月27日,柳州市发布楼市新政,主要涉及开发商及购房者,内容包括房价调控、预售资金监管、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等。总之变相松绑的措施比比皆是。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各地库存压力有所增大,后续放松政策肯定还会有,但各地的放松政策在表述上会更加谨慎,严防炒作。像驻马店、海宁、广州等地有相对敏感的政策出台,均在当日遭遇“下架”。可见房住不炒仍是底线。

除此之外,一些自媒体对楼市调控放松预期的炒作,也对销售市场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前段时间被长沙自媒体不断渲染的某“秒光盘”,3秒钟售出81套,被经济参考报点评为“饥饿式”营销,明明是同期多栋房子均达到预售标准,却每次只推一栋十几套房,以过分炒作“日光盘”,扰乱市场。

开盘去化率提升房企拿地热情

开盘去化率超过九成或者售罄的售卖热情已传导至土地市场。

以苏州为例,抢房热发生的5天后,3月25日,苏州6宗因疫情影响延迟出让的涉宅地块开始竞拍,引来了超70家房企争夺,86家房企争夺一宗地,6幅地块一天揽金约124亿元,平均溢价率为11.63%。

值得关注的是,苏州楼市和土地市场的火热不是个例,经历了某网红盘热销后,3月末北京也密集挂地。3月27日,北京一口气挂牌6宗土地,起始总价191.27亿元;紧接着3月30日,再次挂出朝阳、大兴区3宗土地。据诸葛找房不完全统计4月北京预计将出让10宗地块建设用地面积总计55.08万平,起始总价合计261.85亿。

业内人士认为,在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大趋势下,仍有部分开发商积极高溢价拿地,说明今年的土地市场依旧被看好,客观上也会带动土地溢价率的上升和地价反弹。

购房者要不要赶买房的热闹

不管有没有疫情,人们对房产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刚需和刚改人群,有的人期待房价降价后再入市,有人则认为好配套的房源是稀缺的,需要快速认购。无论如何这两种需求还是很强劲的。

对于刚需来说,何时买房其实影响都不大,目前我国房地产“稳”字当头,房价波动也会越来越小,与其惆怅买房时机,不如慎重考虑去哪些城市买房。比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房子,大涨不会,但长期微涨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有钱就买,钱够就买;像苏州、杭州、重庆、成都这样明显回暖的强二线或新一线城市,日后会有持续的人口增量,都是支撑房价的保障,刚需可直接进场;像去年跌幅较大的天津、济南等房价见底的城市,后期上涨动力不足,刚需可入,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