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日光盤”再現,多地新房銷售火爆,購房者趕不趕買房熱?

陽春三月,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各地復工復產力度加強,線下售樓處逐漸恢復正常,壓抑了兩個月的購房需求在部分區域開始集中釋放。最近,銷聲匿跡已久的“日光盤、秒售搶房”等“震驚體”銷售成績又重新返回人們的視野。

多地再現“日光盤”,新房銷售異常火爆

近日,朋友圈再次被熱銷、清盤消息刷屏:蘇州某項目1分鐘爆賣5.4億元直接清盤,20日開盤的幾個項目60秒銷售12億、9秒鐘售出355套房源,平均每秒就有近40套房賣出;北京某項目線上開盤5分鐘售出700餘套,單日最高來電120多組、平均每天來訪客戶300多組、累計1200張排卡量,因為熱度高導致房源一再加推,從400套直到1000套……

這讓仍處於“寒冬”中的房地產市場看到一絲暖意。此前,深圳、廣州、成都等地也出現了樓市“暴走”的消息:

先是深圳,33組客戶搶14套單套“4200萬元+”的豪宅,啟動選房後僅用8秒鐘秒光,當晚104套房源全部售罄,開發商一舉攬金6.23億元,另有某項目288套小戶型公寓開盤7分鐘全部售罄。不僅如此,深圳某樓盤的“喝茶費”需要60-70萬,沒有火爆的樓盤,哪來的高價“喝茶費”;在成都,某項目360套房源取得預售證,引來萬人報名參與搖號購房,平均中籤率僅為3.23%;在廣州,增城某盤單日成交破億元,銷售程度異常火爆。

可見,目前整體樓市的狀態並沒有疫情期間預期的那麼悲觀。諸葛找房統計數據顯示,過去兩週監測的重點城市成交量已連續7週上漲,其中深圳、青島、濟南、大連、南京等城市基本恢復至春節前正常水平,尤其是青島、濟南、寧波新房成交量均創春節後新高。

疫情後“日光盤”再現,多地新房銷售火爆,購房者趕不趕買房熱?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國仕英指出,疫情之前影響了樓盤開工銷售,但剛需或剛改需求仍然存在,隨著各城市房地產市場逐漸開復工,積壓的項目和需求也逐漸入市,帶動供需走高,客觀上造成搶房現象。預計隨著後市供應量增加,加之開發商打折促銷活動,疫情結束後會迎來一波成交量小高峰。

樓市火爆背後:政策助力+“飢餓式”營銷炒作

此番樓市的火爆,與各地樓市若隱若現的“鬆綁”政策分不開。如3月20日,蘇州發佈《市政府關於調整人才落戶相關政策的通知》,這個《通知》被稱為蘇州樓市“王炸”級人才新政,在蘇州人的朋友圈瞬間刷屏。通知規定,有來蘇州就業意願並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員,在人事檔案轉入後可申請辦理落戶,包括留學人員、全日制本科學歷及學士等等,此外,通知還明確,對於具有大專學歷或國家職業資格(職業技能等級)三級,年齡不超過35週歲,在蘇州穩定就業並在申報單位連續繳納(不含補繳)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人員,在人事檔案轉入後可申請辦理落戶。

再比如,3月27日,柳州市發佈樓市新政,主要涉及開發商及購房者,內容包括房價調控、預售資金監管、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等。總之變相鬆綁的措施比比皆是。

業內人士認為,現在各地庫存壓力有所增大,後續放鬆政策肯定還會有,但各地的放鬆政策在表述上會更加謹慎,嚴防炒作。像駐馬店、海寧、廣州等地有相對敏感的政策出臺,均在當日遭遇“下架”。可見房住不炒仍是底線。

除此之外,一些自媒體對樓市調控放鬆預期的炒作,也對銷售市場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前段時間被長沙自媒體不斷渲染的某“秒光盤”,3秒鐘售出81套,被經濟參考報點評為“飢餓式”營銷,明明是同期多棟房子均達到預售標準,卻每次只推一棟十幾套房,以過分炒作“日光盤”,擾亂市場。

開盤去化率提升房企拿地熱情

開盤去化率超過九成或者售罄的售賣熱情已傳導至土地市場。

以蘇州為例,搶房熱發生的5天后,3月25日,蘇州6宗因疫情影響延遲出讓的涉宅地塊開始競拍,引來了超70家房企爭奪,86家房企爭奪一宗地,6幅地塊一天攬金約124億元,平均溢價率為11.63%。

值得關注的是,蘇州樓市和土地市場的火熱不是個例,經歷了某網紅盤熱銷後,3月末北京也密集掛地。3月27日,北京一口氣掛牌6宗土地,起始總價191.27億元;緊接著3月30日,再次掛出朝陽、大興區3宗土地。據諸葛找房不完全統計4月北京預計將出讓10宗地塊建設用地面積總計55.08萬平,起始總價合計261.85億。

業內人士認為,在房地產市場降溫的大趨勢下,仍有部分開發商積極高溢價拿地,說明今年的土地市場依舊被看好,客觀上也會帶動土地溢價率的上升和地價反彈。

購房者要不要趕買房的熱鬧

不管有沒有疫情,人們對房產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剛需和剛改人群,有的人期待房價降價後再入市,有人則認為好配套的房源是稀缺的,需要快速認購。無論如何這兩種需求還是很強勁的。

對於剛需來說,何時買房其實影響都不大,目前我國房地產“穩”字當頭,房價波動也會越來越小,與其惆悵買房時機,不如慎重考慮去哪些城市買房。比如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房子,大漲不會,但長期微漲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有錢就買,錢夠就買;像蘇州、杭州、重慶、成都這樣明顯回暖的強二線或新一線城市,日後會有持續的人口增量,都是支撐房價的保障,剛需可直接進場;像去年跌幅較大的天津、濟南等房價見底的城市,後期上漲動力不足,剛需可入,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