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在坟上挂上纸钱,鲜花除了寄托哀思外还有别的意义吗?

文敬2012


南洋华人的清明祭祀,除了表达对先祖的祭奠之外,从其习俗的产生和发展中,我们还能看出更深层次的东西,那便是原乡的意识和渴望。

早期的南洋移民,多是明军的遗部或明朝遗民。他们以“龙飞”为年号,天然的带有故土、故朝、故国的情感认同。这样的一种情感认同,是华人群体在海外的天然凝聚力,激励着早期的南洋移民在海外生存、发展,开枝散叶,以求有朝一日能够收复故土。

但是,这样一种基于共同生活体认而形成的情感认同,是有时效性的。当早期的一代、二代移民逐渐老去,当“反清复明”的原始目标已经宣告破灭,如何让生于南洋、长于南洋的后代,继续维持这样一种民族认同,在海外保留下华人的“香火”?这便是个大问题了。

孔子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中国的民族认同,向来不是依靠地域远近,甚至不是靠人种和语言。在南洋华人群体里广泛流传着一首《迁流诗》:“驿马匆匆过四方,任君随处立纲常。年深异境犹吾境,日久他乡是故乡。”能够使得“他乡是故乡”的,是纲常,也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常。

《论语·学而》中有云:“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孝是仁的根本,对父母祖先的祭祀,是孝的重要表达形式。通过清明节的祭祀活动,早期移民的子孙后代和后来的移民,在年复一年的重复的仪式中,在带有某种神圣性的特定时空环境下,反复进行着这种情感的体认。这种方式,对维系甚至强化华人群体共有的“原乡情感”,维系彼此的民族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明末的第一代下南洋至今,已经三四百年了。如今的南洋华人,早已开枝散叶,遍布东南亚的各个国家,很多甚至在当地已经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政治地位。但南洋的华人,始终能够不忘自己的华人身份,说华语,行华俗,并未被当地民族文化所同化。这其中,像清明节这样反复进行的传统节日活动,应该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的。

回顾南洋华人的清明节,以及背后数百年波澜壮阔的南洋移民历程,不免心生感慨。我们总说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可民族到底是什么?说“想象的共同体”或许极端了些,可对某个对象的情感和认同,不能是凭空产生的吧?

民族的认同,是需要某些共同的记忆和情感作为依托的。同时,这些记忆和情感,又是需要一些仪式去反复的强化的。看看南洋华人的清明节,以及背后延续数百年的原乡意识,如何对待我们的传统节日?这或许是个启示吧。


浩然文史


清明节在坟上挂上纸钱,鮮花,有的还有一些祭品.洒水之类的,这个习俗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是对祖辈先人的一种祭奠方式,也代表着一个家族是否兴旺,在我们家乡农村一到清明家里没人的都不远千里也要回家祭奠祖坟,拨下坟上杂草,上一些新土上面(因为有些坟多年有些塌陷,所以补些新土,)清明过后有些坟头沒有挂上纸钱,连杂草没有动过,基本上都是没有后人的。也有一些上坟路过的有心人撒上些纸钱。

但现在祭奠更广泛了,对一些烈士陵园,战斗遗址,历史名人墓地都有送上鲜花缅怀等多种方式的祭奠。

不管任何一个方式,都是要在心里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活着人一样,善待身边的每个人。


甘甜298825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虽说清明季节雨水多,但是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景象几乎看不到了。清明时节是亡者后人缅怀先人的季节,一般都会携全家带上贡品香烛或者鲜花到墓地祭祀,清理一下坟堆上的杂草或将碑文加上鲜艳的颜色,走时香烛燃烧正旺,贡品鲜花摆放齐整,表示亡者后人兴旺香火不熄。更有子孙多者一波接一波的来吊念更是如此。但要牢记对长辈要厚养厚待。


用户2023548876381


希望死去的人来世过的幸福,和自个以后的生活多姿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