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清明节,祭奠亲人时,焚烧纸钱改为摆放花束,大家怎么看?

365乌鸦评论


祭奠先人,什么形式不拘一格,传统现代的方式都未尝不可,关键是数典颂祖,激励后人。我写过一篇清明祭祖辞,分享给大家。感天动地,敬奉先人。

清明祭祖辞

作者/明烛高照

2017-04-24 13:发表· 字数 285 · 阅读 225800 ·  日记本

      丁酉清明,回乡祭祖,儿孙满堂,云集老屋,怀念亲人,情系故土。                  

  坟前叩拜,泪流簌簌。忆想当年,历历在目。出身寒门,不怕吃苦,精神长存,德惠厚土。爷爷笑声犹在,奶奶慈悲风度,父亲聪仁德慧,母亲勤勉天护。兄弟姐妹齐心,发奋勤劳读书,后代更堪表彰,创出业绩无数。而今天南地北,时时感念父母,不忘养育之恩,告慰在天先祖。

      清明细雨纷纷,千里锦绣云铺,晚辈跪拜坟前,献上心酒一壶。大哥二哥举杯,当庆世代洪福。绿杨凝烟袅袅,薰风裁锦如故,桃李成行点点,盛春嘉瑞楚楚。天上人间切切,松骨鹤姿仙住,应是緓衣焕彩,更吟逸兴飞夙。岁月流年辗转,共祝列宗列祖 ,保佑家道恒昌,散入满庭花树。

印中拜上

(此文已经在多家媒体发表,版权归作者所有)





明烛高照1


今天是清明节,看到这个问答,我来说一下我的直接感受。

清明节祭奠亲人是我们的一个习俗,烧纸钱是对亡故亲人哀思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亡故亲人的一份寄托,这无可厚非。

摆放花篮花环,我最初总觉得不够真诚,而且,百年的习俗突然改变,确实心里难以接受。春季风大,天干物燥,上坟烧纸确实是危险性很高,容易引起火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看到有很多地方,在路口或墓地边都放置了一个大的铁质的焚烧箱,这个很不错,很人性化,既能让祭奠者的寄托有的放矢又不会引起火灾。

至于说把烧纸钱改为摆放花环,我想习俗是千百年来养成的,要改变也需要时间,一点点慢慢大家的意识都跟上了也就容易接受了。


二头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祭奠祖先的传统和仪式。这些传统和仪式都是经过几百上千年岁月的文化沉淀而传承下来,各自都有自已的特色和文化特征。而不仅仅是烧纸这么简单,其代表着对先祖的怀念情感和对自身的警醒以及对未来后辈的展望。

中华文明几千年传承,对社会危害很大吗?对环境的治理,难道非要改变祭奠祖先的习惯不可吗?如果非要这样,我宁愿不开车以减排来换取烧纸祭奠祖先权力!

近些时间发现,国内出来很多所谓的专家,对中华几千年文化传统行为进行丑化和诋毁。世界介乱,唯我中华一片和平安定。望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传承文明,展望未来!


行走的修道者


我内心是反对,我感觉烧纸虽然是科学眼里的迷信,但也是生着对死者一种心里上的寄托,是对伤痛的麻醉疗伤。有这种方式的就好比是在跟逝者交流,给予,安慰。中国人的本质很实在,好看的不如好用的,我给你花不如给你"钱",你缺什么自己买,这个世界活的不好,买个世界潇洒点,这是一种自我心里抚慰。就好比去墓前祭拜跟在自己家里祭拜的区别一样。


鲁中有梦


清明祭祖,把焚烧纸钱改为摆放花束,从行式来说看似可取,符合现代人的思想,实则是不理智的,是不符合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的传承精神的。

祭祀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来源于祖先对丧葬文化的重视,也是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一直以来,许多人对丧葬方面不置可否,还有的半信半疑。认为人死如灯灭,草死一把灰,可是,科学已经证明“灵魂”是真实存在的。1963年英国科学家约翰•艾克里教授因研究灵魂存在及伦回的论文而获诺贝尔医学奖。我国民间也有一些灵异事件发生。人们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保持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定会有其存在意义,摆放花束成为主流,淡化仪式也会成为习惯。就像一些古老的传统节日被淡出人们的记忆一样,我认为是不应该提倡的。




易见清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thumb_url": "tos-cn-p-0000/e774e67e610c4c6b85341bd485cf6d38\

陆道友


摆个鲜花容易被别人拿了!烧纸钱别人拿不走!


山中自由民


那边等钱花,着急呀!也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