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姐妹们放风筝一节,史湘云在哪?如何看?

我爱半城山半城水


《红楼梦》中的第七十回有一段关于放风筝的描写,这一回的回目叫“林黛玉重结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阳春时节春暖花开,贾宝玉与园内众姐妹,在大观园中赋诗连句,啸咏唱和,享受春光。正当宝钗的柳絮词写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时。忽然窗外飘来一只从天上掉下来的大蝴蝶风筝,于是大家也拿来风筝。纷纷放起了纸鸢。

读此章不仅能欣赏曹雪芹的如椽之笔,而且能了解古代的风筝文化,还能窥见曹公借助放风筝对人物命运进行巧妙安排的提前铺设文风。

首先是预示宝钗美梦破碎,飞不上青天了。女孩子中第一个放风筝的是晴雯,她把宝玉的大鱼风筝放走了。虽是放晦气,但是鱼儿上天,终归是悲剧,作者借此,也就暗示了晴雯将死。这大鱼风筝又是贾宝玉的,大鱼没了,是晴雯放走的,也就暗示了晴雯第一个离开贾宝玉。

之前,除了晴雯,贾环也放了风筝。放走的是螃蟹,这螃蟹风筝也是贾宝玉的。而螃蟹,在古代又是富贵的象征,寓意八方招财,纵横天下,富甲天下。贾宝玉是个富贵闲人,作为荣国府的继承人,其确实是富贵无比。可是这富贵,却被贾环弄没了,可见,宝玉之悲剧也不远了。也揭示了贾环的阴险。

大鱼没了,螃蟹没了,宝玉眼下只有美人,生活中,他心里眼里也只有美人,于是袭人也就给他送来了美人风筝。这美人,后来又被宝玉自己放走了,这又正好应了大观园里的众芳流散。且这美人,又是林黛玉指点宝玉放飞起来的,它似乎就是林黛玉的象征。林黛玉也即将离开贾宝玉。没了姐妹们丫头们陪伴,宝玉从此也就陷入到了忧愁伤感之中,以致最后出家。

这时候最完美的人物薛宝琴也出来了,但是它放的却是个大蝙蝠,在古代,它是幸福的象征。红楼女儿中,宝琴再完美,再幸福,但是她的这份福气,似乎也就随着东风远去。因为她代表美好,也预示大观园里的美好也必将一去不复返了。

薛宝钗放的是七个大雁,大雁南飞,薛宝钗本身又象征着雪,是代表了苦寒与素净,而之前,林黛玉又喊贾宝玉是呆雁,贾宝玉又最爱鲜艳与热闹,是享受惯了生活之人。他二人不合,是本性决定的。后来二人成婚,宝钗将大雁放走,可谓也是在后来放了宝玉一条生路,放爱一条生路。这一点上,宝钗也算是君子了。

有回书写宝玉成为呆雁,看到是薛宝钗的手臂,想到的却是林黛玉的,这又正好合了黛玉远去,宝玉出家了。

黛玉放的是什么风筝,作者没有交代,重点描绘的是风筝如何远去。

——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再展眼只剩一点黑星,最后展颜,也就不见了。

这似乎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那风筝似乎是到了天上再也不会掉下来了。像曾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如今泪尽人亡,该是返回仙界去了。这是作者对于林黛玉的同情吧。人间终究不曾有过林黛玉,她只是到人间走了一趟,报恩完成,也就回去了。宝玉呢,看着林黛玉的风筝远去了,他也就把自己风筝的线剪断,要去陪伴它,这是贾宝玉的多情与痴情。也暗示了宝玉为林黛玉悬崖撒手,最终也回到了赤瑕宫中吧。

最有意思的当然是探春的风筝,在天上遇上了两大促狭鬼,这三只风筝缠在一起,且又暗示了探春的婚姻,历来都被广大红迷津津乐道,是福是祸,众说纷纭。笔者的感觉是,既然是遇上了促狭鬼,探春的婚姻,对于贾府来说,应当算是一场意外。探春的风筝被挟持而去,探春的薄命或许是因为婚姻而达到极致吧。

值得一提的是,那天竟有两个人不曾放风筝。第一个是李纨,她是竹篱茅舍自甘心,她不放风筝,或许是作者在暗示她藏愚守拙的本性。也符合她寡妇的身份。她虽属薄命之人,因为她的坚守,她的一生相对来说,也算是好的了。失去了贾珠,她再也不曾失去什么吧。

最令人意外就是史湘云了,一个多么活泼的人,一个多么爱热闹的人,竟然没有出现在放风筝的人群中,她刚才不是还在与大家一起填写柳絮词吗?怎么转眼就去躲猫猫了呢?是她不久居贾府,没有风筝的原因吗?

其实,在写柳絮词时曹公己隐喻了湘云的命运。湘云填的柳絮词是: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全词写的意思是蛛网沾住飞絮,希望留住春光!引起鸟儿妒忌。此章的意象是:柳絮本就是无根无依的,永远不由自主,只随着风向东南西北,或零落成泥碾作尘,或飘零水面,化作无根的浮萍。迷蒙莫辨,似花非花,最恨便是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我们知道,湘云后来与官宦世家公子卫若兰结合,新婚是美满的,但丈夫不久病逝,湘云年轻守寡!所以词中开头不承认用以寄情的柳絮是衰残景象。对于她的幸福,有人可能会触痛伤感,有人可能会羡慕妒忌,这也是很自然的。她父母双亡,寄居贾府,关心她终身大事的人可能少些,她自诩“纤手自拈来”,所以在她的词中从占春一转而为惜春、留春,而且情绪上是那样地无可奈何,这正预示着她的所谓美满婚姻也是好景不长的。同时也预示了贾、薛,王、史四大家族在这茫茫的命运面前,也不过是春之柳絮,皇权压顶,恩宠尽失之时,哪里还有一点点人力能为的余地呢?



青丘狐的花圆


 红楼儿女,皆痴情;红楼一梦,皆悲情。《红楼梦》中的人物,也皆有自己的命运,即所谓金陵十二钗,人人有判词。于是从本书的一开始,作者就给了我们很多关于人物命运的暗示,每一处的细节,也都隐藏着与人物至关重要的信息。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放风筝的这一环节中,曹公又给了我们怎样的暗示呢?

  在书中的第七十回中,曹公主写的是“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之事,本意是想展现大观园中姑娘们的才情,但是在此回中,曹公却用了四分之一的段落来写姑娘们在园中放风筝的事情,还把各自放飞的风筝还做了详细说明,这一点确实是值得人去推销的。另外大家都知道曹公擅长“不写之写”,所以此段重点写放风筝之事,其实还暗藏玄机。

  


  首先,放风筝之事是由隔壁大老爷院里的娇红姑娘的蝴蝶风筝起因的,为了放晦气,于是姑娘们也展开了放风筝之事。先来看看姑娘们各自拿到的风筝:

  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好看,不如三姐姐的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琴的三姐姐是谁?那当然是贾府的三姑娘贾探春了,她拿到的是凤凰风筝。自古众人皆把凤凰视为瑞鸟,雄为“凤”,雌为“凰”,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贾探春拿的是凤凰,预示着探春将来也会如凤凰一般高贵吉祥。但问题是探春的凤凰风筝最后竟然和另外一只凤凰跟探春的绞在一起,又有响鞭和喜字缠绕在一处,说明对方也是凤凰般的高贵身份,响鞭和喜字都喻示着探春将来的王室般的盛大婚礼,而探春最终也是外嫁成了王妃,也确实如凤凰一般高贵。但是三个风筝最后都飘飘摇摇的飘远了,说明是探春远嫁,与探春判词,千里东风一梦遥相对应。

  


  贾宝玉期初想放的是大鱼风筝,结果被告知大鱼风筝是被晴雯拿走了,可见晴雯拿到的是大鱼风筝。鱼本是水中游的,但风筝却是要飞上天的,这里就巧妙的暗示着晴雯的身份,她本是贾府的丫鬟,却心比天高,同时也对应了给晴雯的判词。而晴雯拿走的大鱼风筝却偏偏是在宝玉要放风筝之前早早就放走了,这里也就预示着晴雯是宝玉身边最早离去的人。

  接下来宝玉又想放螃蟹风筝,结果却被袭人告知:“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贾府的三爷是谁,那当然是贾环了。贾环,赵姨娘之子,庶出,性格顽劣,善妒,并且与宝玉不和。他拿走螃蟹,颇有横行霸道之意。毕竟螃蟹是出了名的横着走的。这里也就暗示着将来贾环可能会小人得志,喜欢横行霸道和螃蟹一样。

  


  最后贾宝玉拿到的是美人风筝,但是却怎么也放不起来。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宝黛的爱情了。林黛玉也是美人,但是贾宝玉却放不起来美人风筝,这里就暗示着宝玉第一次与黛玉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毕竟是飞不起来的。

  随后书中是这样描述的: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风筝的顶线不好”这句话是由黛玉说出口的,顶线,也叫系牵线,顶线的好坏,决定着风筝能否能飞起来,是否能飞的稳。而单单宝玉的顶线有问题,暗示着宝玉的上层和宝玉并未一心,就如宝玉的婚姻是由贾府上层决定的,在参考宝黛最后的结局,即使是才子佳人,但也拗不过贾府高层的决定。

  


  但宝玉第二个风筝放上去了,书中但没有明说是什么风筝,但是后来黛玉的风筝剪断以后,他也剪断了自己的,随黛玉的去做伴了。说明宝玉中就能找到能放飞的风筝,但是他却剪短了自己的风筝线,随黛玉的风筝一起飞走了。这就预示着以后宝玉的心始终追随黛玉,就如结局一般,黛玉病逝,宝玉出家,赤条条的来,也是赤条条的去了。

  最后宝琴放的是蝙蝠风筝,蝙蝠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是福气的谐音和象征,暗示宝琴是有福之人。而书中曹公对宝琴也是宠爱有嘉,小时候游历四方,长大后嫁给梅翰林之子,一生平安幸福。但宝琴不在金陵十二钗内,说明她可以不用进入薄命司的,也是《红楼梦》中少于的福气之人。

  


  黛玉的风筝也没有明说是什么,只告诉我们黛玉最后剪断了风筝线,飘飘摇摇的飞走了。其实这也预示着黛玉的未来,年少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她的命运如断线风筝一般,没有依靠,飘摇无定,最终也不知会落于何方。

  最后再来看看薛宝钗,她放飞的是七个大雁。很多时候大雁被定义为忠贞爱情的象征。雁有仁心,向来是从一而终,飞行时排为“一”字或“人”字,雁本成双,可宝钗放飞的大雁确是单只7雁,这也预示着宝钗最后只会孤独终老,因为无人与她凑成一个完整的人字

欢迎交流评论


烦哥说球


放风筝这一节主要突出的是探春远嫁这件事,其他几个人都是陪衬,而史湘云早于探春嫁出去了,所以作者故意不安排她出场。按理说,依史湘云的性情,描写她一段放风筝的情节,最合适不过了,可作者偏不写,就是故意避开湘云了。

本回是探春的寿日,又重点写了她的“软翅子”凤凰风筝,是要告诉读者探春后文代替一个“硬翅子”凤凰出嫁。那个玲珑喜字风筝象征婚嫁,而且远远的去了,可是这时的史湘云早已嫁给了卫若兰,并没有机会目送探春远去,所以作者故意避开了她。

其他如宝玉、黛玉、宝钗等,都是“清明涕送江边望”的人,所以在放风筝时也就涉及了他们几个。


雏凤清


红楼梦七十回的放风筝是佐证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的宿命论。如果要想知道其中的含义,千万不要单挑,要象风筝线那样,牵一线而动全身。如果想知道其中的奥妙?首先要知道林黛玉放的是什么风筝?她与宝玉悲悯的谶语是如何在诗词里面的传递?

在这里恕我村姥姥信口开河:林黛玉放的风筝是自己亲手做的美丽的蝴蝶,当嫣红的蝴蝶风筝掉在她潇湘馆的竹林上时,紫鹃特别想占为己有,她想和林姑娘的蝴蝶风筝配上一对,所以当宝玉说是大老爷身边的嫣红时,紫鹃就说"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她有这个不成",后来探春说紫鹃小气,拿别人的晦气,虽然黛玉知道紫鹃懂她,但还是叫紫鹃送过去。当黛玉放风筝时间较长时,线勒手疼宁愿让紫鹃用手帕垫着都舍不得剪断,即使剪断了还有十分不舍,不舍的原因不仅是别离了自已亲手做的风筝,还有就是没有成双成对的比翼双飞,有些孤单的凄楚,犹如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而宝玉在填柳絮词时拈了个《蝶恋花》,偏偏他只会有嘴上安慰人的本事,实际上是个银枪蜡样头。“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因为他们是神瑛侍者与绛珠草的仙缘,即使再见已隔世隔代隔离了红尘。探春的凤凰展翅成双成对还有报喜爆竹,只是证明她这朵杏花必招贵婿。

而宝钗用了七只大雁的风筝,想独占鳌头,她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而这一社本是潇湘子的桃花社,整个招待果品点心费用都是潇湘馆独家承担,而却成全了史湘云的偶填词。为什么无独有偶?就是渲染这命运的悲凉之雾,佐证柳絮词是为放飞的风筝而填,而贾宝玉的蝶恋花则是为林妹妹的蝴蝶风筝而歌。他们变相的填写了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命运交响曲!

史湘云一直在他们左右,从未走远,则是展眼吊斜晖罢了!


快乐人生40206654


红楼梦风筝是寓意情节,风筝是徐徐飞,是徐妃,是朱家的王妃,红楼梦作者是徐家小女,元迎探都是徐妃,都是徐飞的风筝,这是红楼梦真事隐的方法


洛夏37


史湘云在红楼梦里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她不在大观园住,人物出现也是断断续续的情况,也许是曹公希望她像云一样自由自在捉摸不定。


半亩方堂


大观园姐妹们,放风筝玩的真的很开心,史湘云也就在后面当时史湘云可能没有心思去放风筝吧,他在想着别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