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史湘云为何经常被接来送去的?

李容海


史湘云从小在贾府被贾母收养抚养长大,她继续留下去贾府也不会赶她走,倘大贾府不差她一人,又教养有感情。东府惜春一直在西府,史湘云对于贾母比惜春从感情上更近,是娘家人。应该是史家在湘云长大后被叔父叔母接了回去,湘云有叔婶。这个叔叔认为湘云是史家人一直居贾府外人见不大好,湘云长大也要嫁人,长居贾府身为叔父失抚养内心不好过。然而接回之后,对待不如亲生子女,尤其婶母方面。家里活都是湘云干,下人辞退,家里经济早已不景气,裁人缩开支。湘云是在叔家从情感及经济上,湘云有用上被接回府。每日劳作夜月上帘栊。乐意上贾府闲居一阵。

诗社开,被宝玉接来,贾府看戏也好接她。与姐妹们一起相处。湘云每来通过下人接,与姐妹相处,与几个主人丫头来往,送几人戒指,请客对常来打搅人的感谢。走时不忘让宝玉时常接她,家里活太过劳累之故,来了又不能久待,以免出来久不做活被叔家人嫌。一段时间又回。湘云应该是这样生存方式。有了婆家,家穷人好也同意,不受这样的无爱之苦。


圃香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经常有人在问:《红楼梦》里的史湘云为什么老要被接来接去啊?贾母不能将她留在贾府吗?在大观园里给她安排一个园子,让她和姐妹们一起玩耍、做女红、吟诗作赋,多好啊!

可是,我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不可以!

贾母在贾府的女眷里看起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和荣光,那是靠她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历练出来的生存智慧赢来的,用她自己的话就是从做重孙媳妇到有了重孙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就不容易,何况熬了那么多辈。

但是,贾母的权威在贾家是行得开的,在贾母的娘家史家却行不开。因为对于史家来说,贾母早就是嫁出去的姑娘,是那泼出去的水,史家的任何事她都没有权力作主的。贾宝玉求了老祖宗派人去接史湘云,史湘云的婶婶可以让接也可以不让接。让接,是看在贾母辈分高的基础上,算是尊重她。不让接,也名正言顺。

史湘云从小没了爹娘,跟着叔叔婶婶过。叔叔在外面忙着,家里的事必定事婶婶说了算。我们从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状态也可以推知一二,一般贾政是不会去过问黛玉的事的,相信湘云的叔叔平时也不会过问。湘云生活中所有的事应该都是湘云的婶婶来料理。那么,湘云的婶婶对湘云好不好呢?

我们且来看宝钗和袭人说到湘云的一段对话:

宝钗因而问道:“云丫头在你们家做什么呢?”袭人笑道:“才说了一会子闲话。你瞧,我前儿粘的那双鞋,明儿叫他做去。”宝钗听见这话,便两边回头,看无人来往,便笑道:“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神情,再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他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的很。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我看着他,也不觉的伤起心来。”

这里有几层意思:一是湘云在家里过得真的很苦,表面上看起来是大小姐,可是干的却是粗使丫头的活,这样的活在贾府里连袭人和晴雯都是想干就干,不干也无所谓呢,可是在史家湘云却必须干。二是湘云辛苦的程度远超出我们想象,苦到连一向不随便展示同情心的宝钗也觉得跟着伤心了。

那么,湘云的叔叔婶婶家是不是就落魄到要靠湘云做家务活维持下去的程度了呢?当然不是啊!贾家当年是国公爷,后来降到一等将军了。但是,湘云的两个叔叔在《红楼梦》里始终是候爷,一直都没有降过。这样的身份和相应的俸禄也一定是不菲的,哪至于靠大小姐来干活维持生计?如果你还不信,我们还可以找文本来佐证。

在“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那一回,史湘云的婶婶来祭丧是什么样的场景:“接着,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们就知道了,有喝道之声,这是多大的排场啊!我们大概只有在电视上看那些王公贵族们出行,才看到的场面,在忠靖侯夫人出场的时候也一样使用。有这样的场面支撑的侯爵夫人,家里需要靠史湘云去做针线来维持生计吗?

所以说史湘云在婶婶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啊?简直是受虐待的连贾家的丫头都不如的日子!

但是,史湘云的婶婶一方面虐待史湘云,一方面又不想失了面子,毕竟史湘云的父母不在了,史湘云是史家的姑娘,不能长期呆在贾家,来贾家只是作为客人来串门,长期让史家的姑娘呆在贾家是有损史家的颜面的,史湘云不能长期呆在贾家。所以,史湘云来了不久就要被接回去,接到史家继续被虐待。

贾母当然是知道史湘云的境地的,但也是无可奈何。到了第四十九回,因为史湘云的叔叔保龄侯史鼐迁委了外省大员,要带了家眷去上任。贾母舍不得湘云,便留下她,接了她来贾府。贾母的不舍,也是因为她太了解湘云的处境了。这一次应该是史湘云在贾家住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了。也只有在贾府,在跟这些姐姐妹妹们在一起的时候,年少的史湘云,才有那么一些人生快乐吧?从这个角度讲,她的命运比黛玉还不如,黛玉在贾府,王夫人虽然对她不热乎,还不至于要靠她做家务,更有贾母时时护护着她。但是,史湘云只有靠她自己豁达的性格弥补了她许多的缺憾。


苏小妮


史湘云在史家与贾府之间,常被接来接去,从表面看,是因史湘云是孤儿的身世背景造成,实际并非如此。《石头记》是一部写史纪实作品,史湘云的名字,可以解读为:史相云;实相云;真相云。


作品里面同时出现宝玉、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湘云等人员的名字时,其他人的名字不带姓氏,独史湘云的名字带了姓氏,特别扎眼。这种情况,在文本里出现多次。本人认为,作者是刻意突出一个“史”字,以“史”字提示读者对所叙事件的关注。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是十分难得的一次机会,如此盛大热闹的场面。按理而言,贾母、宝玉等应该派人接史湘云来,也让史湘云开开眼、凑凑热闹。

可是,元妃省亲时,主子们都将位居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四的史湘云忘记了。

作者之所以不让史湘云参加元妃省亲大典,是因元妃只是一个虚设的角色,作品是隐写康帝南巡。贾母、黛玉、宝钗等人不可能跟着到场,因此,史湘云就不能出现在这样的场合。


宝玉差点被贾政打得半残废时,贾府的主子、半主子、奴才、宝钗、黛玉等,随时都有一拨拨人前去怡红院探望宝玉。

在宝玉养伤的三个多月期间,史湘一直就在大观园住着,可是,他就象人间蒸发了一样,从未去看望过宝玉一眼,从未问过一句宝玉的伤情。

作者这样写,意在提示:受耻辱情烈死金钏,忠顺王府长史官跑到荣府要人,贾政棒打宝玉甚至嚷着用绳子勒死,这几件只不过是因创作需要而杜撰,不能当成史实阅读。金钏之死,应该是实事,但是,不是投井而死。


第三十六回结尾,作者将史湘云眼泪汪汪的打发回家,这是唯一的一次见到史湘云落泪。紧接着,第三十七回开头,作品就写贾政被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宝玉等诸子弟送至酒泪亭挥泪泣别。

作者作出这样安排,是因黛玉的原型人物于八月十九日深夜病逝(之前发过帖子提过此事),这是史实。因此,作者方才让史湘云眼泪汪汪的告别先回史府。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诗。大观园姊妹们诗社成立,湘云被接了回来。

史湘云以自己迟到为由,先自罚东道邀一社,表面上好象还可勉强说得过去。可是,当细细琢磨,就总觉得史湘云自罚东道邀一社的事,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第三十八回,湘云写的诗为:《对菊》(对局);《供菊》(供局)。看到两首诗的诗题,就与“史相云;实相云;真相云;”之名吻合。

这样一想,作者苦心安排史湘云自罚东道邀一社的意图,也就很明显了。


宝黛钗湘琴纨等正在填柳絮词,忽然窗外竹子一声响,一个大蝴蝶风筝飞来挂在了树梢上。随后,黛玉便提出大家放风筝散散晦气。

大家放风筝活动开始后,史湘云又玩人间蒸发游戏突然消失了。作者是以史湘云突然消失之事暗示:姊妹们放的不同类型风筝,最后的走向,只是作者的杜撰,不能被当作史实研读、看待。


夜舞风花雪夜


首先,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由叔叔婶子监管。男人粗心,一般不大管家里事,所以她还是由没有血缘关系的婶子照顾。有过孩子的都知道,一个小孩,你要为他费尽心血,他还能把你折磨疯了。但是由于血缘的力量太强大了,所以能硬压着你忍下去。

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呢?那就不妙了。所以,俗话说亲妈打孩子,背后自己落泪;后妈打孩子,暗地里加劲。婶子是比后妈强点,但史湘云或多或少地受到点冷落、虐待,那是免不了的。

再者,史家也确实穷(相当于贾家而言)。虽说位列金陵四大家族,但史家本身就没贾家底子厚,又败落的快。所以,财政越来越捉襟见肘,针线活都请不起人做,得小姐、奶奶们亲自上阵。这样史湘云过的就更艰难了。

所以,能有个贴心的亲人把史湘云接出去,对她来说是种解脱。

贾府的老祖宗史太君,〖很疼爱孙女〗,宁国府里的惜春,跟她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父亲修道,母亲早亡,贾母还让王夫人把她抱到荣国府抚养。

史湘云看上去跟她关系很远,实则很近。哪有姑姑不疼娘家侄子的。何况这侄子又夫妇双亡,只留下一个幼女,姑奶奶就更疼她了。


再加上,贾母又很注重血统,尊卑秩序很严,比如她曾经说过〖不能让奴才把主子得罪光了〗,再比如把宝玉看的跟凤凰一样,贾环就跟个”小冻猫子”似的,因为他母亲是卑贱的婢女。而史湘云是正牌保龄侯小姐,尤得贾母喜爱。在这些女孩中,贾母喜欢的顺序应该是:黛玉、元春、湘云、迎春、惜春、宝钗。

所以说,有机会贾母就会把史湘云接过来。

但是,史家毕竟是正牌的侯府,家里的亲眷还没死绝,史家又没穷的要饭,就让自己的嫡亲侄女住在别人家,传出去,让自己脸往哪搁?

所以,他们也也不停地接回去。


待我施为地煞变


因为史湘云就是一只飘泊的船,她的命运自己做不了主。



史湘云襁褓之中便没了父母,从小在贾府长大,贾府中有自由,有友情,有关爱,但贾府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她身后还有史候府,还有她的叔叔,婶婶,她的出身便束缚她不能自由。因而当她稍大一些,史湘云便被送了回去。



在史候府当然不如在贾府,史候府当时己败落了,家中的针线都要女眷们去做,史湘云在家中就如同一个免费的小工,做活慢了少了还要受到婶婶的怒火,因而她也时常希望到贾府透一透气,于是她有时会捎信让贾母派人去接她。虽然在贾府也要捎上家中的针线,但毕竟可以不看婶婶的脸色了



但梁园再好,也非久留之地,史湘云还是要回去,因为那是她的家,将来也是她的依靠。


A坚决不生气


史湘云不是贾家的人,只是因为贾母的疼爱才能经常出入荣国府,而且她又不像薛家常住在贾家,必然就是给我们一种常被接来送去的映像。史湘云父母都离世,只是跟叔叔生活在一起,只能算是名义上的史家小姐,林黛玉虽然也无父母,但至少有巨额的家产带到了贾家。

史湘云为什么愿意经常去荣国府?一是贾母疼她,二是贾宝玉和姊妹们对她都不错,三是逃离史家。为什么说是逃离呢?因为史家已经开始衰落,而且她也算不得正经的主子,在家里吃亏受气是常有的事情,而且还得没日没夜的做针线活补贴家用,她的日子甚至都不如荣国府的丫鬟们过得舒适。

所以,史湘云每次离开荣国府之前,都要嘱咐贾宝玉一番,让贾宝玉经常的在贾母面前提起她,隔三差五的把她接到荣国府小住。所以就有了我们经常看到的,如果可以的话,史湘云更愿意一直住在贾母身边。


90后百科


史湘云在我的印象里像是一只白鹤。渴望一飞冲天的自由,但命运多舛,襁褓中失去双亲,只好寄人篱下,以小姐的身份过着下人的生活,要看着婶婶的脸色生活,真是难为了她。所以她是被困在笼中的鹤。





她是贾母的娘家人,贾母应是她的姑奶奶,贾母或许是处于怜孤,时常派人去接史湘云到跟前来玩,每每史湘云被接过来,就如同脱笼之鹄,再加上史湘云比较豪放洒脱,在贾府很有人缘,和宝玉很处的来,有时候,贾宝玉也会差遣人去史家接史湘云来玩。



但史湘云毕竟是寄人篱下,在婶婶跟前,由不得她使性子,活出本我,倒是时常让她赶着时间做女红,在婶婶的冷眼中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生活着。所以呆在贾府的日子不会太长,史家又会差人来接她回去。



她确实又像一片孤云一般,但又难得闲适和自由。被接到贾府自然是欢喜一番,以史家小姐的身份穿梭于贾府,可以活出本我。被接走回到史家,自然有风霜刀剑严相逼,终日自然是快活不得,更不要说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和联诗连句了。


浅浅水可


我不请自来,史湘云为何经常被接来送去的。

史湘云是史家正经的小姐。从小失去父母,贾母疼爱湘云时不时接来住,贾母辈分高,再有威望她也只是贾府的老祖宗史家不过是她的娘家而已,她也不能过分干预娘家的事。湘云从小没有父母,她还有两个亲叔叔呢还有史家一大家子的远近亲房,于情于理于法都应该是姓史的亲人,族人义务抚养孤女湘云。所以湘云的抚养权和婚姻决定权还是在史家叔叔手里不可能交给贾母常住贾府的。

史家也是四大豪门家族之一,还有不少亲房叔伯,达门贵族,一个孤女还给嫁出去的姑奶奶抚养史家可丢不起这个人。这才形成J湘云经常被接来送去的原因。

谢谢!喜欢请点赞关注评论,不喜勿喷!





燕菲女裤


因为史湘云是史家的人,而红楼梦的故事背景放在了贾府,尤其是荣国府,集中于大观园。史湘云只是一个客人,虽然父母不在了,但是叔叔婶婶是她名义上的监护人,不像林黛玉是投靠外祖母家,所以史湘云并不能久居贾家,只能是来来去去。

古代的女子,特别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讲究的是一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们只能养在深闺中。但是史湘云是贾母兄弟的孙女,加上住的近,所以可以经常到贾家做客。也正因为如此,书中经常出现史湘云不在的情况。其实史湘云虽然名气大,在红楼梦中的出场时间其实很短,和香菱差不多,还没袭人多。书中很多重要的场合都没有史湘云的身影,比如大观园省亲的时候,放风筝的时候,群芳夜宴抽花签的时候,贾宝玉挨打的时候等等。有时候虽然出现了,但感觉像是加上了名字,并没有戏份,比如宝玉挨打后,看宝玉的人中虽然包括了史湘云,但史湘云并未有一句话一个动作。

虽然不是贾家人,但是因为小时候也在贾府待过,而且和贾宝玉等人的感情好,所以贾宝玉等人也喜欢和她一起玩儿。但是史湘云作为一个深闺女子,要出门总得有理由,所以这时候往往是贾宝玉让贾母去接她来贾家玩,但是史家的人总不能把她扔在贾家不管,所以她的叔叔婶婶也总会在她在贾府住一段时间后就派人接她回家。这样

就造成了史湘云的出场就是贾母接来,离场就是史家的人接走的局面。


一棵歪脖树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史湘云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有点特别。她并不常住贾家,而是经常来来往往。要么在贾母想她的时候接来,要么在史家外放为官时寄养贾家。她的来来去去,让她每一次到来都激情饱满,与大观园中众女孩子与贾宝玉都能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和林黛玉薛宝钗不同,几乎没人不喜欢这个心胸阔达,快言快语的史大姑娘。



一,史湘云和哪个叔叔生活?

史湘云出生不久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那么史湘云两个叔叔,她跟谁生活呢?

史湘云的叔叔是忠敬侯史鼎,保龄侯史鼐。史家一门两侯,这在护官符中没有体现。尤其忠靖侯史鼎,他在书中有两次出场,他应该比保龄侯史鼐年纪小。

“接着,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 “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

这是十三回,十四回秦可卿葬礼史家只有忠靖侯史鼎一家出现。而史鼐要到四十九回才出现,这一回也让人知道史湘云跟着史鼐生活:

“当下安插既定,谁知保龄侯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了家眷去上任。贾母因舍不得湘云,便留下他了,接到家中,原要命凤姐儿另设一处与他住。史湘云执意不肯,只要与宝钗一处住,因此就罢了。”

这里史湘云和史鼐住就明确了。之所以说史鼎年纪小于史鼐,第一史鼐袭了史家的爵位,第二是史湘云称呼。史湘云笑道:“都是二婶婶叫穿的,谁愿意穿这些。”(三十一回)这里史湘云说的二婶婶应该是史鼐的夫人。因为按照中国人的称呼习惯,自己父亲是老大,那管父亲的弟弟要叫二叔,三叔。所以史湘云这个二婶婶也表明史鼐在史家居长,史湘云父母去世后就由史鼐抚养,这也符合实际情况,毕竟史湘云父亲去世,史鼐才有机会袭爵,由他抚养也正常。


二,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史湘云的可怜就在于无父无母的孩子,在史家的生活并不如意。只看端午节那么热的天,史湘云来贾家,还穿了一层层的正式衣服,可见史家的规矩特别多,坚决不在人前示弱,哪怕来贾家,都让史湘云全套装扮起来,也表明史湘云的感受根本不受重视。

而史湘云比林黛玉还小的年纪,就有人到家里相看。可知史家迫切的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丢掉,为家族和亲做贡献。

史湘云在家里不断要承担家里一应女红,做活做到很晚还不得说话。史湘云的性格爱说爱笑,让她处处谨言慎行真比杀了她还难过。而她在自家婆子面前不敢有任何的抱怨,只告诉贾宝玉好歹想着提醒贾母定期接她过来散散心,也是闻之让人落泪。


三,史湘云的来来往往。

史湘云的情况与林黛玉薛宝钗不同。林黛玉是寄养贾家,薛宝钗是寄住贾家。她们的监护人贾母薛姨妈都在贾家。史湘云不同,她有家,她的监护人叔叔史鼐不在贾家,必然造成她不可能常住贾家。要不是贾母辈分高,喜欢史湘云,她连常来常往都不可能。同样是史家的孩子,忠靖侯也好,保龄侯也好,他们的孩子一次都没出现。

史家的情况很特殊。有很多疑点,比方一门两侯到底是不是亲兄弟?兄弟的关系如何都没有写,连出场都一言带过。史家感觉上家道艰难,连缝纫女红人员都裁撤了。可这比贾家强撑着死要面子好很多。而且史鼐经常外放为官,也表明皇帝还是信任他们的,这也好于贾家。而忠靖侯史鼎与忠顺王都是忠字头的,这是唯二的两个头带忠字的爵位。与义忠亲王老千岁完全不同。史家也是四大家族中唯一与贾家保持距离的家族,出场极少,只有史湘云一人来来往往,实在难以想象这个家族的结局。

无论如何,史湘云父母双亡,跟着叔叔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能来贾家定期住一下,是她成长的难得快乐。这个姑娘,娇憨可爱,让人不能不爱。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