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红楼梦》史家为什么那么穷?

爱读书的毛荷西


其实,史家根本就不穷,他们家不但是百年世家还出高官,也只是富贵人家的一些小情调罢了

在《红楼梦》当中,贾史王薛是非常有实力的四大家族,它们互相依附俱荣俱损,就连平常老百姓都耳熟能详。贾府的老太君贾母就是出身史府,不但享尽了荣华富贵还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可见史家是很有实力的,但为什么还要湘云等人自己做针线活呢?他们家真的有这么穷吗?

其实,史家根本就不穷,他们家不但是百年世家还出高官,比如史鼐被皇家委派做外省大员,还要带着全家人去上任,足以说明此时的史家还是极得圣宠的。史湘云来贾府做客的时候不但穿着不俗还有丫鬟婆子使唤,如果真的穷困潦倒估计做不到这样。史湘云之所以要自己做针线活,一方面是因为她父母双亡依附叔婶生活,不得不放下小姐的身段去体现价值,否则早晚会被厌弃;

另一方面就是刻意营造“真穷”的假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史家向来主张节俭

其实从贾母的生活习惯上就可以看出,她虽然活得精致却并不崇尚浪费与奢靡,否则也攒不下那么多的体己钱,这与她自身的教养有关。史家的改变非常明显,不但摒弃了以往铺张的生活习惯还厉行节约保存实力,给家族男丁的顺利升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贾府的做法就不同了,明知家中实际情况却依旧不思己过做出改变,还想方设法从别的地方捞钱,败势早已注定。

史家想要明哲保身

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中,风头太盛不是一件好事,迟早会被皇帝或者政敌所打击。王子腾去世后,王家的实力大不如前,而且很少再出现优秀的小辈。薛家虽然有万贯家财,却偏偏有薛蟠在不断的祸害,最后居然还得拿女儿的婚事做筹码,这对于薛家来说可是重大的打击。而且,为了营救薛蟠薛姨妈可是下了大本钱,只可惜功亏一篑,所以薛家的败落也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至于贾府这边,除了贾政还有些功绩作为之外,其他人都是指望不上的,贾元春的死便是贾府衰亡的征兆。想明白这其中的利益关系后,史家迅速做出了应对,那便是故意装穷消除别人的戒心,顺便跟朝廷表忠心,以免落得跟其他人一样的下场。

脱离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的势力之所以那么坚不可摧,主要还是有姻亲关系,贾母、王熙凤、王夫人以及薛宝钗的婚事就是最有利的证明。但是,史家不想再继续跟其他三大家族有牵扯,以免影响了自家人的仕途,所以才会那么迅速的为史湘云定亲。虽说贾母一直想把林黛玉嫁给贾宝玉,但史湘云未必不是贾母心中的人选之一,毕竟史湘云的性格更活泼一些,跟贾宝玉也能相处得很好。但自从史家开始装穷以后,贾母就打消了这样的念头,以她的聪明程度不可能看不破这其中的玄机。

其实,四大家族的实力确实大不如前,只不过史家并没有穷到“靠女人挣钱”的地步,之所以这样做大多是出于政治考虑罢了。


浊酒话烟语


《红楼梦》里贾史王薛四个大家族,唯独这史家是个特例。四大家族按理说不缺钱,但史家和其他三家相比,处处透着穷酸的小气。

薛家,那薛蟠仅一顿中秋小宴,用掉的银子就像哗哗的水淌,一点儿不在乎的。贾府,虽然前八十回看来内囊尽空,但置办起排场来,还是要多体面有多体面。

那王家,更不用说了。按照王熙凤说的:拿我们王家的银子,地缝里扫一扫,就够你们贾家用的了。如此说来,这史家,的确低调了一点,的确憋屈了一点。史府真的穷吗?确实穷。

当然,在平头百姓看来,史府仅看外表,自然是阔气得了不得。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让我们从几件小事看,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一、史湘云每次回家,必做女红针线

我们知道,小户人家的姑娘出阁前,做点儿针线活,贴补家用,这个无可厚非。就算成家后,手工活儿也还是不能停的。毕竟,小门小户的女子大都不能往高处攀嫁了,等级社会讲究的还是门当户对。

可令读者纳罕的是,文中有好几处,有关史湘云回家,深更半夜的时候,还得在灯下做针线,做鞋袜,刺绣。这就匪夷所思了。

史湘云是个孤儿,没父亲没母亲,她依靠叔叔婶婶过活。可不管怎么说,她还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身边不缺人伺候。史湘云是有丫头,不止一个,但她却也要和丫头一样,有空的时候,干点儿活计,贴补贴补,尽量给叔叔婶婶省点儿钱。

这是史湘云的叔叔婶婶小气吗?非也。大户人家还是要脸面的,不是真的到了经济窘迫的时候,也不愿意为难这个无依无靠的侄女儿。

而且,史湘云做绣活,往往一干就干到深夜,这就更不是耍耍玩玩,而是实打实地希望史湘云在日常生活中能节省一些家里的开支。


二、史湘云和宝玉宝钗等谈话,均流露出希望留在贾家的意思

史湘云是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子,性格好,人也实诚。她不像薛宝钗,心眼儿多,不说假话。一旦说出口的话,都是真诚的,都是发自肺腑的。

史湘云不想回家,但又不好对着贾母明说。究竟贾母作为长辈,也有长辈的难处,她得照顾娘家侄儿和媳妇的感受。

但如果宝玉和黛玉出面,对着贾母提出,希望湘云留在大观园里多玩几天,小孩子嘛,都希望有个伴儿,那么贾母看在宝玉等人的面子上,还是会答应的。

史湘云不喜欢回家,这就很有意思了。自己的家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不喜欢回去,不外乎在家里呆着压抑,日子过得苦,还要受着婶婶的管教,既要做活计,又要恪守大户人家小姐的规矩,更要兼顾叔叔婶婶的脸面。

史湘云年纪小,她毕竟不是小户人家女子,长期做活计,心里必然埋怨,但又不敢表露出来。而亲戚贾家是唯一善待她的地方,府里又有许多和她年纪相仿的人。如果史府不是真的穷了,史湘云断断不会“赖”在贾家。


三、忠靖侯史鼎财力薄弱

史鼎继承了爵位,但官职上没有迁升。爵位高了,但官儿做不大,相仿应酬还多了许多。时间一长,人情往来就是一项极重的开支。史府又没有别的进项,长此以往,家里又有一拨下人要养,官场还要打点,可不就穷了。

穷,还得要面子。要想场面儿继续好看,那少不得叫家里人多吃些苦了。史湘云只是史鼎的侄女,并非亲生女儿,有些时候,也只有委屈一下她了。


少读红楼


四大家族中,贾府才是“穷精了”还在死撑着,而史家已经是在转型的路上了。贾府唯一实权的贾政老爷,不过是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史家一门两侯爷,皇上的恩宠史家正盛呢!

史家对贾府,可以说就是一个“躲”字。史家老姑奶奶史太君,把娘家侄孙女儿史湘云从小接到贾府来和宝玉一起养着。史家眼看着湘云也五、六岁了,就将她接回史家去了,免得女孩子家的和贾府“混世魔王”宝玉呆在一起名声不雅。

史家与贾府不即不离的,贾府里有多大的热闹都不过是派一个史湘云这样的小辈儿来非正式的走动一下就罢了。

史家对贾府的动向敏感异常,农历五月初一清虚观打醮老宗祖贾母亲自为宝玉指出了“金麒麟”麒麟,史家赶着在端午节五月初五之前就找人家来相看了史湘云,免得夜长梦多让湘云和宝玉之间再有什么牵扯。果然端午节第二天五月初六贾府就被忠顺王府找上门来,宝玉挨打宝钗巴巴的赶着去送棒疮药。黛玉更是眼睛都哭肿了偷偷溜进宝玉房间,又从宝玉床后面偷偷溜走。唯有湘云,只和香菱、平儿等丫头在怡红院门口掐凤仙花玩儿,反正就是不进宝玉的怡红院去。

四大家族中,史家是最清醒的、有意识的在改变自己家族的生活作风,与旧豪门贾府的奢华糜费形象做切割。并且有意识的避开和贾宝玉这种不问“仕途经济学问”的纨绔子弟联姻,为下一代选择有前途的青年才俊结亲,努力走出一条家族发展的新路。


阿丹151014015


穷,还是不穷呢?

《红楼梦》开篇就已经言明,书中无论是朝廷也好,四大家族也罢,此时都到了摇摇欲坠的末世。

薛家是早已经没落了,王家在书中虽然有升迁时候,看似蒸蒸日上,其实也在走向末途。书中浓墨重笔的贾宝玉家贾家看似中兴,也日渐倾覆。那么史家呢?

史家是史老太君贾母的娘家,史湘云的母家,同样位列四大家族。

大家往往觉得史家可能比较穷,至少是四大家族最穷的,可能是因为:

一、史家家里人的针线活都是女眷们自己动手。

宝钗听见这话,便两边回头,看无人来往,便笑道:“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神情,再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他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的很。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我看着他,也不觉的伤起心来。”

很多人觉得是史湘云的叔叔婶娘苛待史湘云,其实不然。

史湘云的婶娘也是和史湘云一样做针线活,并没有说,厚此薄彼,单只有史湘云做的情况。

固然贾家每次接史湘云都是一接就到,从后来南安太妃的口里也不难发现,湘云是常见达官贵人的,不会像贾家女儿一样常常被拘在园子里。

而且湘云但凡出门,嬷嬷和丫鬟标配她也有,衣服首饰,也不会少于别人的。

可见史湘云的叔叔婶娘在物质上其实是没有亏待过史湘云的。

史湘云的性格是照例天真的,她的贴身丫鬟翠墨也天真。

可见没有受过真正的风雨磋磨。

那么为什么史湘云会出现在家做针线活以及月例钱不够花的情况呢?

从文中可以得知,史家最初也是摆过阔的。

贾母认识许许多多的新鲜玩意,用过许多现今宫廷也用不上的好玩意,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也有过枕霞阁这样的亭子。

可见曾经的史家至少比现而今的贾家阔。

到了史湘云叔叔这里,依然袭保龄侯,官位不比贾家低。

史家诸人们在外面的礼节还是没有错的。该应酬依然是应酬,该交际也还是交际。

史湘云在外面时候衣服首饰甚至仆从从来是不会低于其他小姐们,该有的教养学识也从未差过。

但是枕霞阁已经不存在了,婶娘和湘云都开始自己做家用针线,不是锦上添花会的那种,而是实实在在的家用。家里人的月钱也眼可见的将将够花。

既然并不是苛责虐待湘云,也不是家里穷,那么保龄侯何以如此之“小气”呢?

至少针线还是可以雇人做的嘛!

其实这正是保龄侯的清醒所在。

假如读者们留意过的话,作者对史老太君是不吝于赞美之词的。大概年幼时候也真的有这么一位疼爱子孙的慈爱祖母吧。

对史老太君,就是贾母的娘家,作者也颇有回护。

宝玉和黛玉有爱情,宝钗和宝玉有意无意总有婚约。

湘云不。

湘云就只有娇憨、天真、敏捷和才情。

但是文中史家从来也没有兄弟一说。

也就是说,很可能史湘云并没有一位男性兄弟。

而在那个唯有男性可以做官打天下的时代,这是致命的。

意味着史家后继无人。

那么保龄侯为子孙计,在看清家族即将末途的情况下。不招摇的节流无疑是对自己也对家人最负责的做法。

PS:其实史湘云这才哪到哪呢?后来王熙凤的女儿巧儿,恐怕是既无丫鬟仆役服侍,又无月钱分例使用。只能靠着双手勤勤恳恳挣钱吃饭了。


春秋随话


《红楼梦》中,作者借宝钗之口把史家的光景大不如前,日子越过越穷说了出来。当时袭人准备让湘云帮忙给宝玉做双鞋,宝钗拦住了她并说湘云在家里过得不如意,史家家风严格,女红手工都是自己加工,不去花钱请人来做。宝钗这么一说,跟贾家的奢侈生活相比,史家给人的感觉像是小户平民人家,确实很穷。

但实际上,史家未必就很穷,不过家族在走下坡路却是肯定的。葫芦僧的门生曾经对贾雨村说过:

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

而冷子兴在演说荣国府时,把贾府说成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由此可见,史家其实也和贾家一样,外强中干死撑着。

我们在看书时,明显可以感觉到史家基本没有什么存在感,尽管史家一门双侯。但尽管如此,史家也没沦落到让小姐干粗活的地步吧!可是事实就是作为大小姐的史湘云在家要干很多活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史家最先觉醒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史家很有可能已经觉醒。他们慢慢认识到了穷奢极欲的害处,感觉到了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生活的危机,所以他们在悄悄变革。

这种变革表现在多方面,比如和腐朽但不自知的贾家疏离,巴结高升节度使的王家,给湘云找个好婆家联姻,再比如整顿家风,约束史家内部人员,让贵为小姐的湘云做女红就是很好的证明。

尽管史家最早觉醒并做出相应的措施,但也禁不住历史车轮的无情碾压

事物的发展都有个由盛转衰的过程,四大家族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贾王史薛都没有禁住历史车轮无情的碾压而相继崩盘。

贾家的宝玉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林家的黛玉俨然一人间仙子,薛家的薛蟠更是一败家的草包,唇亡齿依的四大家族哄然倒下三个,即使能够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史家独木难撑大厦。

即使是曹公,也只能眼看着大厦将倾而无能为力!

综上所述,就是我所理解的《红楼梦》中史家为什么那么穷的原因!

本文参考文献《红楼梦》,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墨雪问心


史家更靠近皇权。

史家一门两侯,保龄侯史鼎是世袭,忠靖侯史鼐却是皇帝恩赐加封的。显然史家正在受到皇帝荣宠。这样的家庭怎么可能穷?史家绝不会穷,表现穷,只是政治自保的表现而已。她们认识了穷奢极欲的害处家的长远眼光还表现在提倡节俭制家。

史家两兄弟不断外放,也是皇帝的信任,做官低调,治家严谨,严格管束家人,最后,皇帝向四大家族开刀,史家受到的影响一定是最低的。甚至都

因为这些原因,史家也不知受到亲戚朋友多少讽刺嘲笑,史家却能做到把衣食住行中排第一的“衣”字这一项开支省得最低,史家兄弟有个致命缺点。史家太过急功就利。

史家兄弟终不能免俗,没能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史家家务上厉行节约,可惜对外交往上仍与其它家族一样趋利。史家更从来不参与违法犯纪,甚至隐隐与四大家族做了切割。史湘云找婆家也没找四大家族子弟。这个史家不能小看。

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王家胜在得了联姻的好处,史家一门两侯不简单,薛家是彻底败了,不然不会进京讨生活。贾家结局都知道了。四家基本三世而终,有勉强传到四代也不过苟延残喘,最后结局除了史家不好说,其他都一清二楚。


海南养生美美哒


认为《红楼梦》中史家穷的人,大概是被误导了。书中讲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如今逐渐衰败,只是说不象之前那样鼎盛。哪里能到“穷”的地步?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再者,史湘云在家亲自动手做针线活,做家务活,就是穷的体现吗?

史家不是穷,是低调,内敛的表现,这正是史家的高明之处。可以说,在四大家族中,史家拥有最智慧的处世之道。

在四大家族中,史家排在贾家之后,位列第二。可见当时是何等的荣华富贵。贾母私人财产,金的银的、圆的扁的,装满了整个大屋子。虽说贾母在贾府当主母多年,肯定收聚了很多财富,但谁敢否认贾母的财产中,大部分不是当年的嫁妆?

史家如今还有史鼎、史鼐两位侯爷,其中没有抄家之类的变故,怎么可能变穷。史家的后人知道勤俭才能长久的道理,所以让家里的孩子亲自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让孩子不仅学会技能还能明白勤俭的道理。

不仅如此,史家后人不愿意与胡作非为、娇奢淫逸的贾家交往,以免惹祸上身。贾母是史家的后人,是如今还健在的长辈,按理说史家晚辈应该经常问候贾母才对,可是史家除了史湘云去贾府,其他人除非有大事才去。




chen清英雅秀


说真的,史家其实是四大家族中最理智的。

作为两侯,又出任外省大员(不应该低于三品的),史家这叫节俭。

当谁都和贾家一样,有钱是炫耀,没钱还要穷奢极欲?

虽然史湘云的话可能夸大,但也说明史家用小姐做针线,是在裁剪人手,缩减开支。


四川達州


经常有人在问:《红楼梦》里的史湘云为什么老要被接来接去啊?贾母不能将她留在贾府吗?在大观园里给她安排一个园子,让她和姐妹们一起玩耍、做女红、吟诗作赋,多好啊!还有史家为什么那么穷,史湘云还老要做针线,来作个客也不得安生。

贾母在贾府的女眷里看起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和荣光,那是靠她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历练出来的生存智慧赢来的,用她自己的话就是从做重孙媳妇到有了重孙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就不容易,何况熬了那么多辈。


但是,贾母的权威在贾家是行得开的,在贾母的娘家史家却行不开。因为对于史家来说,贾母早就是嫁出去的姑娘,是那泼出去的水,史家的任何事她都没有权力作主的。贾宝玉求了老祖宗派人去接史湘云,史湘云的婶婶可以让接也可以不让接。让接,是看在贾母辈分高的基础上,算是尊重她。不让接,也名正言顺。

史湘云从小没了爹娘,跟着叔叔婶婶过。叔叔在外面忙着,家里的事必定事婶婶说了算。我们从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状态也可以推知一二,一般贾政是不会去过问黛玉的事的,相信湘云的叔叔平时也不会过问。湘云生活中所有的事应该都是湘云的婶婶来料理。那么,湘云的婶婶对湘云好不好呢?

我们且来看宝钗和袭人说到湘云的一段对话:

宝钗因而问道:“云丫头在你们家做什么呢?”袭人笑道:“才说了一会子闲话。你瞧,我前儿粘的那双鞋,明儿叫他做去。”宝钗听见这话,便两边回头,看无人来往,便笑道:“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神情,再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他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的很。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我看着他,也不觉的伤起心来。”

这里有几层意思:一是湘云在家里过得真的很苦,表面上看起来是大小姐,可是干的却是粗使丫头的活,这样的活在贾府里连袭人和晴雯都是想干就干,不干也无所谓呢,可是在史家湘云却必须干。二是湘云辛苦的程度远超出我们想象,苦到连一向不随便展示同情心的宝钗也觉得跟着伤心了。

那么,湘云的叔叔婶婶家是不是就落魄到要靠湘云做家务活维持下去的程度了呢?当然不是啊!贾家当年是国公爷,后来降到一等将军了。但是,湘云的两个叔叔在《红楼梦》里始终是侯爷,一直都没有降过。这样的身份和相应的俸禄也一定是不菲的,哪至于靠大小姐来干活维持生计?如果你还不信,我们还可以找文本来佐证。

在“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那一回,史湘云的婶婶来祭丧是什么样的场景:“接着,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们就知道了,有喝道之声,这是多大的排场啊!我们大概只有在电视上看那些王公贵族们出行,才看到的场面,在忠靖侯夫人出场的时候也一样使用。有这样的场面支撑的侯爵夫人,家里需要靠史湘云去做针线来维持生计吗?

所以说史湘云在婶婶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啊?简直是受虐待的连贾家的丫头都不如的日子!

但是,史湘云的婶婶一方面虐待史湘云,一方面又不想失了面子,毕竟史湘云的父母不在了,史湘云是史家的姑娘,不能长期呆在贾家,来贾家只是作为客人来串门,长期让史家的姑娘呆在贾家是有损史家的颜面的,史湘云不能长期呆在贾家。所以,史湘云来了不久就要被接回去,接到史家继续被虐待。

贾母当然是知道史湘云的境地的,但也是无可奈何。到了第四十九回,因为史湘云的叔叔保龄侯史鼐迁委了外省大员,要带了家眷去上任。贾母舍不得湘云,便留下她,接了她来贾府。贾母的不舍,也是因为她太了解湘云的处境了。这一次应该是史湘云在贾家住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了。也只有在贾府,在跟这些姐姐妹妹们在一起的时候,年少的史湘云,才有那么一些人生快乐吧?从这个角度讲,她的命运比黛玉还不如,黛玉在贾府,王夫人虽然对她不热乎,还不至于要靠她做家务,更有贾母时时护护着她。但是,史湘云只有靠她自己豁达的性格弥补了她许多的缺憾。


苏小妮


史家出现了两个侯爵,分别是保龄侯以及忠靖侯,官位其实也不是很低。按照爵位来分析,这时候的四大家族,以史家为首,因为只有史家的爵位高。这样的侯门望族不会是穷光蛋。

史家穷的说法应该就出自薛宝钗对袭人说的一番话。

“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神情,再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他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的很。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我看着他,也不觉伤起心来。”

这段话透露了三条信息。

一,史湘云在叔叔家“做不得主”。

二,史家嫌费用大,不用针线上的人,所有的针线活都是自家人做,史湘云也得做针线活很累。

三,宝钗说史湘云“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也就是说上面两条是宝钗猜测的,有一定的想象成分,不能当做史家贫穷的证据,同样也不能当作婶婶虐待湘云的证据。

下面分析一下前两条是否说明史家穷了。

  • 史湘云在叔叔家“做不得主”。

史湘云在叔叔家做不得主,其实那时候的孩子谁又能做得了自己的主呢?贾宝玉和柳湘莲就说过在家里自己做不得主,到哪里去都不自由,家里有钱,又不归他,他手里也没什么零花钱。

迎春、探春、惜春是贾府正经的小姐,她们同样也不能做主。迎春的奶娘把她的累丝金凤当了赌钱,奶娘的儿媳妇还拿金凤要挟迎春去救奶娘,否则就不还迎春的金凤。迎春一点招儿都没有。

黛玉在贾府是贾母的心干肉,可是她同样也不能做主。吃点人参,都怕人家嫌她多事。

那个年代是家长制,儿女没有发言权,所以史湘云在史家做不得主,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 史家嫌费用大,不用针线上的人,所有的针线活都是自家人做,是否说明史家穷了?

史家人嫌费用大,不能说明史家穷了,只能说明史家家风勤俭,不奢靡浪费。

贾家的下人分工明确:有掏厕所的;有浆洗的;有扫地喂鸟的;有伺候茶水的;有跟班出门的;有拉冰床、抬轿子的;有养花种草的;有做针线活的,个人分管一摊工作,别的事不管。小红就说过,她的事做完了,别找她!周瑞家的也说,她就负责跟着奶奶太太出门,别的事不管。

贾府的小姐和少奶奶,不用做针线活。没事了,当作玩一样做一两件。

湘云也有一大帮的丫头和婆子。史家每个人都有一定数量的丫头婆子。史家的佣人不是专门负责一项工作。他们一人身兼多职。伺候小姐茶水,出门也负责做针线活。因此他们家就不单独设专门做针线的人。

史家的太太、奶奶和小姐必须做针线活,史湘云的婶婶和妹妹们和湘云一样都做针线活。史家的针线活由主子娘们和丫头婆子一起做。

小孩子都爱玩,谁也不爱做活。尤其是史湘云是一个爱玩的女孩子,她坐不住。让她一天到晚做针线活,对她来说是一种折磨,因此她不爱回家。湘云一提起来眼圈就红了。

自己家人做针线活不能证明史家穷了,只能说明史家是一个崇尚节俭,不铺张浪费的家庭。

湘云零花钱很少吗?

湘云要做东办诗社,宝钗说湘云没有钱。这似乎证明了湘云家很穷。因为探春能办诗社,湘云却办不了。

探春办诗社时,没写她准备了什么,估计也就是几碟果品,几杯茶水。黛玉也办了一个诗社书中写只“预备了几色果点之类”。如果这么办诗社,湘云应该请得起。

宝钗张罗的螃蟹宴,不是诗社成员的聚会,而是荣国府诸人的大聚会,贾母、王夫人、凤姐、薛姨妈都参加了聚会。这样的聚会,需要花费20两银子,相当于探春一年的零花钱,所以即使是探春、迎春和惜春也请不起。湘云请不起不足为奇。

湘云请不起螃蟹宴,不能证明史家穷。

湘云的叔叔都是侯爵,俸禄自然不低,而且她的叔叔不是闲职,有官职。

湘云住进大观园就是因为叔叔去外地赴任。她的叔叔有官职,就有一定的权力。史家有爵位的俸禄还有当官的俸禄,所以说史家倒不至于穷。

荣国府一个一等将军,一个五品官都能养活一大家子人,何况侯爵。

再者,贾家用了流水一般的银子修建了一个大观园,仍然过着奢侈的日子。史家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应该不会太穷。

我是润杨,还有关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