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夹缝中的通货紧缩

秦朝的货币分上下两币,上等为黄金,以镒为单位,至于是二十两还是二十四两为一镒,现在学术界依然有些争议。

在汉朝是二十四两为一镒,秦两较轻,合现在的十六克左右。下等以铜币为单位,重半两,称为秦半两。除此之外,还有少量四两重的权钱,是用来权衡半两钱是否符合标准的砝码。

一、秦朝实行国有中央银行制度,禁止私人铸钱

政府铸钱的流程是:中央政府铸造一些样板钱,称为"权钱",然后快马传檄到帝国的各个地方郡县,在当地官吏的监督下把通行整个帝国的秦钱铸造出来,并八个一摞地与权钱在天平上进行衡量,不符合标准均不能参与流通。

史书夹缝中的通货紧缩

秦人制造的这种天圆地方的铜钱,亦即后人所称的"孔方兄",在今后的朝代里形状一直没有大的变化,直至清末。 查秦汉的度量衡经制,二十四铢(一铢约为 0.65克)为一两,那么号称秦半两的铜钱应该就是十二铢重,约合公制 7.8克。一贯钱,也就是一千枚秦半两,为 7 800克。

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文人殷芸的《小说》中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几个行脚的商人在酒楼上侃大山,有人说这辈子希望变富有,有人说希望得道成仙,有人说想去扬州当个地方官好风流快活,最后一个人则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竟把所有的梦想都包揽了。

这句话若是在秦朝说出来,真有人腰缠十万贯出现在街头上,恐怕大家不会羡慕,反倒是唏嘘可怜他了。因为一贯钱就是 7.8公斤重,这十万贯钱缠到一个人身上约有 780吨!

史书夹缝中的通货紧缩

实际上,以当时秦朝的生产力来看,整个秦王朝总共发行的半两钱有没有十万贯也是个未知数。

正是因为秦钱少而重,所以它的购买力自然也水涨船高。我们现在看小说或者电视剧,经常能够看到有人把成吊成吊的钱拿出来买东西或者送人,其实那大都是唐宋之后的事了,秦朝可大不同。

比如说,汉高祖刘邦继位之后大封功臣,封了萧何食邑两千户,为什么是两千户呢?因为刘邦在封侯的时候想起来,当年自己去咸阳服徭役,身边的朋友亲戚少不得给自己帮衬,其他人都给了三个钱,而萧何给了五个! 做了皇帝的刘邦想到这一点,不由得感慨万千,心想:那可是两个秦钱啊,差不多能买七八升米了,秦朝的升比今天的升小,约为当今公制的 200毫升。

史书夹缝中的通货紧缩

当年的一钱,如今就用一千户的赋税来还吧!于是,萧何幸运地成了历史上最成功的风险投资人之一。 但是,毫不夸张地说,秦朝的短命,有很大一部分能在这两枚铜钱上看出端倪。

二、秦朝的灭亡和后来的朝代并不相同

比如宋朝、元朝和明朝,它们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实在打不过对手;像汉朝、曹魏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小朝廷,又大都是因为权臣篡位,输得也算是心服口服。

而秦朝总共就十四年,当年威震天下、希尝一败的秦军并没有失去战斗力,内部虽有一个捣乱的赵高,但是赵高的折腾主要在宫廷内部,对秦朝升斗小民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影响。所以,秦朝灭亡的原因,还得从秦朝的内政说起,而内政最首要的便是财政和货币政策。

史书夹缝中的通货紧缩

那么,从萧何给刘邦的这两枚秦钱的价值来看,秦国的经济出了什么问题呢?一个钱就能买差不多一公升米,想想蛮美好的啊! 诚然,钱"不值钱"不是好事,这相当于我们之前辛辛苦苦挣来的财富被剥夺,只能购买更少的商品供自己消费。我们都希望自己手里的钱留着,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但是,殊不知一旦有一天,如果钱真的越来越"值钱",那可能什么商品都买不到了。

站在地球外某个地方俯瞰全球的经济,会发现经济是由两个部门构成的——公司和人。公司相当于人们控制的一台机器,源源不断地把劳动力和资本转变成各种各样的产品,然后卖出赚取利润,而这个利润——从宏观上来看,其实也是人们自己持有的。

当大家预期到将来钱会贬值,也就是"不值钱"的时候,由于存在银行里只能获得很少的报酬,那些风险承受能力相对更高的人就会愿意选择投资来创造"公司"这种机器或者购买股票之类,因为这样可以获得利润或者获得分红,也就获得了比银行利率更高的期望收益率,从而保持自己的实际财富不变。并且,如果操作得当或者经营良好,还可以获得实际财富的增加。

而相对追求生活稳定、不愿承担高风险的人会去打工,然后消费,这样收入相对稳定,当然这时的期望收益率就要低于老板或者投资者了。于是当老板的当老板,当打工仔的当打工仔,做股票的做股票,经济也就活跃起来了。

这归根结底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毕竟社会生产增加了,社会总财富增加了,消费者存的钱尽管实质上减少了价值,但是因为公司有了丰厚的利润,当期的工资也增加了,也可以购买更多种类的产品了。

三、最终造就一个双赢的结果

这也是适当并有预期的通货膨胀能够刺激经济的核心原理。当然,通货膨胀不能太过分,如果太过分了以至于即便是风险能力承受强的人也招架不住,那这个货币就基本失去信用了。

史书夹缝中的通货紧缩

而另一种情况,即当人们预期到将来钱会升值,也就是钱"更值钱"的时候,即便是风险爱好者们也会选择把钱存到银行里,甚至在家后院挖个坑埋起来。既然自己辛辛苦苦地经营、兢兢业业地投资,还不如把钱安安稳稳放在银行里面,甚至不如放在家里,那又何苦去劳作、去经商呢?

当人人都这么想的时候,银行里全是储户,没有人借贷也没有人投资,人们如何能够开展生产与贸易,又有什么东西能让人们去购买呢?所以,自古以来,通货紧缩总是伴随着失业与大萧条。 在以前的中学政治课本里,有一个经济大萧条的漫画: "妈妈,为什么我们这么冷?" "孩子,因为我们没钱买煤。" "为什么我们没钱?" "因为你爸爸失业了。" "爸爸为什么失业了?" "因为煤太多了,你爸爸是挖煤工人。" 我们且不去想这个漫画出现在政治课本中的本意为何,它本身恰恰活生生地说明了当钱"更值钱"时人民的生活窘态:因为煤太多变得很便宜了,所以工人单位时间的产出,按照金钱的单位来计量下降了,所以煤矿主无法承受雇用如此多的工人,于是很多工人失业;工人失业之后,眼睁睁看着很低的煤价,但是全家仍然付不起。

史书夹缝中的通货紧缩

这,其实也就是刘邦和萧何所处时代的写照。因为秦钱的高价值已经阻碍了商业流通,本来商业已经很发达的东部沿海以及洛阳的商人纷纷破产,进而导致原六国领地内的百姓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如果我们继续追问秦朝的百姓,尤其是生活在都城咸阳附近的百姓:为什么你们的铜钱这么紧缺?他们哀怨的目光恐怕都会落到城中的十二尊金人像上…… 那是始皇帝收集了天下的兵器销毁后铸造而成的。

可想而知,看到这十二尊明晃晃的金人,始皇帝在沾沾自喜、自觉江山永固的时候,没有料到这一行为本身对其治下的百姓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影响。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秦始皇还是一位好大喜功的主儿,对外的征伐与对内的劳力征发无休无止,而无论兵马出动还是修建宫殿、长城,都特别需要钱粮人手,并且占用大量青壮劳力,使得百姓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总财富被大量地消耗,其实这已经相当于欧洲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大萧条局面,老百姓受困于各种徭役,并且如上文所述,在粗暴地取消六国货币之后,并没有一系列配套的过渡与补偿措施,又极大地削减了民间的财富……

总之,一系列作为都直接导致了秦朝初年的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又恶化了萧条,所以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的时候,原来六国的百姓与贵族纷纷群起相应,"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秦朝二世即亡。

参考文献:

《为什么古人规定一斤为十六两?》

《李斯在秦朝国家体系构建上与政治制度确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分钟让你了解中国货币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