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夾縫中的通貨緊縮

秦朝的貨幣分上下兩幣,上等為黃金,以鎰為單位,至於是二十兩還是二十四兩為一鎰,現在學術界依然有些爭議。

在漢朝是二十四兩為一鎰,秦兩較輕,合現在的十六克左右。下等以銅幣為單位,重半兩,稱為秦半兩。除此之外,還有少量四兩重的權錢,是用來權衡半兩錢是否符合標準的砝碼。

一、秦朝實行國有中央銀行制度,禁止私人鑄錢

政府鑄錢的流程是:中央政府鑄造一些樣板錢,稱為"權錢",然後快馬傳檄到帝國的各個地方郡縣,在當地官吏的監督下把通行整個帝國的秦錢鑄造出來,並八個一摞地與權錢在天平上進行衡量,不符合標準均不能參與流通。

史書夾縫中的通貨緊縮

秦人制造的這種天圓地方的銅錢,亦即後人所稱的"孔方兄",在今後的朝代裡形狀一直沒有大的變化,直至清末。 查秦漢的度量衡經制,二十四銖(一銖約為 0.65克)為一兩,那麼號稱秦半兩的銅錢應該就是十二銖重,約合公制 7.8克。一貫錢,也就是一千枚秦半兩,為 7 800克。

在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國文人殷芸的《小說》中記載了這麼一段故事:幾個行腳的商人在酒樓上侃大山,有人說這輩子希望變富有,有人說希望得道成仙,有人說想去揚州當個地方官好風流快活,最後一個人則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竟把所有的夢想都包攬了。

這句話若是在秦朝說出來,真有人腰纏十萬貫出現在街頭上,恐怕大家不會羨慕,反倒是唏噓可憐他了。因為一貫錢就是 7.8公斤重,這十萬貫錢纏到一個人身上約有 780噸!

史書夾縫中的通貨緊縮

實際上,以當時秦朝的生產力來看,整個秦王朝總共發行的半兩錢有沒有十萬貫也是個未知數。

正是因為秦錢少而重,所以它的購買力自然也水漲船高。我們現在看小說或者電視劇,經常能夠看到有人把成吊成吊的錢拿出來買東西或者送人,其實那大都是唐宋之後的事了,秦朝可大不同。

比如說,漢高祖劉邦繼位之後大封功臣,封了蕭何食邑兩千戶,為什麼是兩千戶呢?因為劉邦在封侯的時候想起來,當年自己去咸陽服徭役,身邊的朋友親戚少不得給自己幫襯,其他人都給了三個錢,而蕭何給了五個! 做了皇帝的劉邦想到這一點,不由得感慨萬千,心想:那可是兩個秦錢啊,差不多能買七八升米了,秦朝的升比今天的升小,約為當今公制的 200毫升。

史書夾縫中的通貨緊縮

當年的一錢,如今就用一千戶的賦稅來還吧!於是,蕭何幸運地成了歷史上最成功的風險投資人之一。 但是,毫不誇張地說,秦朝的短命,有很大一部分能在這兩枚銅錢上看出端倪。

二、秦朝的滅亡和後來的朝代並不相同

比如宋朝、元朝和明朝,它們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實在打不過對手;像漢朝、曹魏以及南北朝時期的小朝廷,又大都是因為權臣篡位,輸得也算是心服口服。

而秦朝總共就十四年,當年威震天下、希嘗一敗的秦軍並沒有失去戰鬥力,內部雖有一個搗亂的趙高,但是趙高的折騰主要在宮廷內部,對秦朝升斗小民的生活並沒有太多的影響。所以,秦朝滅亡的原因,還得從秦朝的內政說起,而內政最首要的便是財政和貨幣政策。

史書夾縫中的通貨緊縮

那麼,從蕭何給劉邦的這兩枚秦錢的價值來看,秦國的經濟出了什麼問題呢?一個錢就能買差不多一公升米,想想蠻美好的啊! 誠然,錢"不值錢"不是好事,這相當於我們之前辛辛苦苦掙來的財富被剝奪,只能購買更少的商品供自己消費。我們都希望自己手裡的錢留著,能夠購買更多的商品。但是,殊不知一旦有一天,如果錢真的越來越"值錢",那可能什麼商品都買不到了。

站在地球外某個地方俯瞰全球的經濟,會發現經濟是由兩個部門構成的——公司和人。公司相當於人們控制的一臺機器,源源不斷地把勞動力和資本轉變成各種各樣的產品,然後賣出賺取利潤,而這個利潤——從宏觀上來看,其實也是人們自己持有的。

當大家預期到將來錢會貶值,也就是"不值錢"的時候,由於存在銀行裡只能獲得很少的報酬,那些風險承受能力相對更高的人就會願意選擇投資來創造"公司"這種機器或者購買股票之類,因為這樣可以獲得利潤或者獲得分紅,也就獲得了比銀行利率更高的期望收益率,從而保持自己的實際財富不變。並且,如果操作得當或者經營良好,還可以獲得實際財富的增加。

而相對追求生活穩定、不願承擔高風險的人會去打工,然後消費,這樣收入相對穩定,當然這時的期望收益率就要低於老闆或者投資者了。於是當老闆的當老闆,當打工仔的當打工仔,做股票的做股票,經濟也就活躍起來了。

這歸根結底是一件好事情,因為畢竟社會生產增加了,社會總財富增加了,消費者存的錢儘管實質上減少了價值,但是因為公司有了豐厚的利潤,當期的工資也增加了,也可以購買更多種類的產品了。

三、最終造就一個雙贏的結果

這也是適當並有預期的通貨膨脹能夠刺激經濟的核心原理。當然,通貨膨脹不能太過分,如果太過分了以至於即便是風險能力承受強的人也招架不住,那這個貨幣就基本失去信用了。

史書夾縫中的通貨緊縮

而另一種情況,即當人們預期到將來錢會升值,也就是錢"更值錢"的時候,即便是風險愛好者們也會選擇把錢存到銀行裡,甚至在家後院挖個坑埋起來。既然自己辛辛苦苦地經營、兢兢業業地投資,還不如把錢安安穩穩放在銀行裡面,甚至不如放在家裡,那又何苦去勞作、去經商呢?

當人人都這麼想的時候,銀行裡全是儲戶,沒有人借貸也沒有人投資,人們如何能夠開展生產與貿易,又有什麼東西能讓人們去購買呢?所以,自古以來,通貨緊縮總是伴隨著失業與大蕭條。 在以前的中學政治課本里,有一個經濟大蕭條的漫畫: "媽媽,為什麼我們這麼冷?" "孩子,因為我們沒錢買煤。" "為什麼我們沒錢?" "因為你爸爸失業了。" "爸爸為什麼失業了?" "因為煤太多了,你爸爸是挖煤工人。" 我們且不去想這個漫畫出現在政治課本中的本意為何,它本身恰恰活生生地說明了當錢"更值錢"時人民的生活窘態:因為煤太多變得很便宜了,所以工人單位時間的產出,按照金錢的單位來計量下降了,所以煤礦主無法承受僱用如此多的工人,於是很多工人失業;工人失業之後,眼睜睜看著很低的煤價,但是全家仍然付不起。

史書夾縫中的通貨緊縮

這,其實也就是劉邦和蕭何所處時代的寫照。因為秦錢的高價值已經阻礙了商業流通,本來商業已經很發達的東部沿海以及洛陽的商人紛紛破產,進而導致原六國領地內的百姓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如果我們繼續追問秦朝的百姓,尤其是生活在都城咸陽附近的百姓:為什麼你們的銅錢這麼緊缺?他們哀怨的目光恐怕都會落到城中的十二尊金人像上…… 那是始皇帝收集了天下的兵器銷燬後鑄造而成的。

可想而知,看到這十二尊明晃晃的金人,始皇帝在沾沾自喜、自覺江山永固的時候,沒有料到這一行為本身對其治下的百姓造成了不小的經濟影響。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秦始皇還是一位好大喜功的主兒,對外的征伐與對內的勞力征發無休無止,而無論兵馬出動還是修建宮殿、長城,都特別需要錢糧人手,並且佔用大量青壯勞力,使得百姓無法從事正常的生產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社會的總財富被大量地消耗,其實這已經相當於歐洲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大蕭條局面,老百姓受困於各種徭役,並且如上文所述,在粗暴地取消六國貨幣之後,並沒有一系列配套的過渡與補償措施,又極大地削減了民間的財富……

總之,一系列作為都直接導致了秦朝初年的通貨緊縮,而通貨緊縮又惡化了蕭條,所以當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的時候,原來六國的百姓與貴族紛紛群起相應,"一夫作難而七廟隳",秦朝二世即亡。

參考文獻:

《為什麼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

《李斯在秦朝國家體系構建上與政治制度確立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分鐘讓你瞭解中國貨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